分享

拉菲们的把戏:高档酒的成本探索

 cntic 2010-08-28

这篇文章属于以下系列: 苏雅的葡萄酒投资参考

  1. 苏雅的酒窝 | 期酒那些事儿
  2. 苏雅的酒窝 | 拉菲们的把戏:高档酒的成本探索
  3. 苏雅的酒窝 | 波尔多2009期酒天价:试探市场的底线

拉菲的把戏还是消费者的跟从去年的期酒,正值金融危机影响正猛之时,于是《纽约时报》经济版对高档葡萄酒的超高定价有了一番极为猛烈的攻击, 仿佛高价葡萄酒就是华尔街人人喊打的次级贷款衍生债券。引文如下:“现在很多把高档酒价格炒到天价的投机商消失了,或者从买方变为了卖方,绞尽脑汁兑换现 金以弥补之前滥用杠杆的赌注。那些不加思索就把几百美元扔在一瓶葡萄酒上的银行家和交易员,现在都在担心输掉自己的奖金,如果不是工作的话。”——苏雅窃 以为,这个记者David Jolly或许是有点不加思索的把对金融危机的气都撒到高档葡萄酒身上了,满篇的投机、杠杆、赌注、还有彼时基本成为过街老鼠的银行家和交易员。

此君在文章中列举伦敦百年老字号的酒商Berry Bros. & Rudd的经理Simon Staples的发言,后者把拉菲推出来举例——他说在期酒市场上,一箱12瓶的拉菲在2005年这个他“曾经品尝过的最好的年份”, 价格是4000英镑,虽然接下来的两年有所回落,但最低也就是07年的2800英镑。而他估计,一瓶拉菲的成本也就是10英镑——由此仅在期酒市场上,拉 菲便是20多倍的翻倍。但是Staples并未列出估价原因,这个记者也未试图加以说明,于是我引用在此只做参考,抛砖引玉。

相比纽约这位愤怒的记者,零玖年二月期法国品醇客杂志Revue de vin de France对此问题的调查报告——《高档酒的真实价格》则可信的多。报告选择了反差极大高档酒和低档酒,根据波尔多的 “国家农业工程师学院(ENITA)”三个研究者出版的一本研究葡萄酒成本的书《葡萄园指南Références Vigne》,分别估计了每款酒从葡萄到酿造到销售的一系列税前成本,并与2009年的税后专卖店价格作比——关于税收,法国商品增值税TVA 19.6%,对高档商品的价格影响还是很大的,不可忽略。

RVF选取的高档酒分别来自香槟区、波尔多和勃艮第:香槟王Dom Pérignon 2000(零玖年的税后专卖店价格:129欧);波尔多“无冕之王”Petrus 2005(4 500欧);和《神之水滴》第一门徒所属酒庄Domaine Georges Roumier 酿造的一款Musigny Grand Cru 2006(1 500欧)——无论名气或价格,这几款酒都可以算得上法国经典的高档酒了。而低档酒的代表是一个AOC Bordeaux的小酒庄Château Carpenet(1.86欧)。

经过RVF详细的调查,三款高档酒的税前成本依次为:22.28欧,30欧和30欧。波尔多的这家小酒庄则是1.38欧,

藏酒是为了提升口感还是期待升值在像纽约时报经济版那个愤世嫉俗的评论员,愤怒地把次级房贷泡沫和高档酒价格等同起来,质问后者的价格泡沫之前,苏雅觉得我们可以先问两个问题:首先,这近三十倍的成本差距何在?对最初的成本而言,一分钱实在是一分货的,人民币三百块显然不同于十块的质量:具有精致品质的高级酒首先就不能等同于本身资质不良的次级债——而且这显然不喝酒的经济记者居然把可品尝、可陈酿的葡萄酒和次贷债券等同了,这的确是有点让我不可忍。

其次,这近三十倍的成本差距为何可以创造出百倍甚至数千倍的售价差距?这个答案或许是有投机商、有价格泡沫存在,但更多的其实是地摊货和奢侈大品牌的区别,如果可以再加进一点对金融危机前疯狂的中国制造的反思,某个方面上来讲,这可以是世界代工厂和研发中心的区别。

数千倍的售价差异,把戏之一:跻身奢侈品

如同市场上存在的一切的奢侈大品牌,拉菲们有了30欧的质量,是不会按照30欧来销售的,因为伊们已经成了奢侈品,于是理同LV那动辄几千欧的包——这其实就是拉菲们的把戏之一,跻身奢侈品行列。

跻身奢侈品,Dom Pérignon,品牌推广是金

路易·威登算是在中国及其知名的一个品牌了,相对于伊那在中国炙手可热的四瓣花纹的图腾,其所属的LVMH集团其实还拥有很多奢侈酒庄的事实就少为 人知了,以传说中的香槟创始人名字命名的香槟王Dom Pérignon便是他们的主打奢侈酒之一,年产五百万瓶。此酒继承了LV擅于行销宣传的风格,每瓶成本里花费最多的单项是市场推广:请来了刷新了单笔广 告费收入记录的传奇超模克劳蒂亚·雪佛(Claudia Schiffer)和香奈儿超级拉风的艺术总监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推广费用每瓶成本达到5到10欧,决定了此酒成本在17.28到22.28欧。再加上香槟区顶级酒田和七年瓶陈的品质,如今Dom Pérignon被很多人列在了喝完了要保存瓶子的酒单之列。于是我突然想到了史玉柱这个营销神人的脑白金,经过他的广告洗脑后,大概现在人们送礼还送脑 白金——我们的生活其实离不开广告。

跻身奢侈品,Petrus,上流社会策略

平均年产3万瓶的“无冕之王”Château Petrus,实至名归的算作如今世界上最有名的葡萄酒之一。

在Pomerol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做出了品质绝佳的美酒后,伊的推广策略其实和众多波尔多列级庄差不多:着眼上流社会推广之。只是1855年列级庄 都是在拿破仑时代就已推广好,出名了列级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看着他们近代就有些懈怠——至少在上流圈有些懈怠。而后起之秀的Petrus,一战 后由刚买下酒庄的Loubet夫人不断的介绍给富豪朋友,在法国上流社交圈流行起来、也渐被英国贵族认可——Château Palmer也 做过这事儿,不过那是拿破仑时期;二战后英皇伊丽莎白二世的订婚宴上就采用了Petrus——Château D’Issan做过更跨时代意义的皇室婚礼用酒,不过那是遥远的中世纪;六十年代Jean-Pierre Moueix掌庄,他又使Petrus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喜爱——Château Rauzan Ségla也受过美国总统的喜爱,不过那是独立宣言时期的杰弗逊。

综上所述,Petrus成功的站在了前人们的肩膀上,博采众长,成为了诸如女皇和总统这类顶级名流们的用酒,于是乎最后这瓶30欧成本的酒以450欧的价格在2006年时通过期酒销售,2009年到达终端的价格为4500欧的神奇过程就无胜可书了。

最后,在成本中值得一提的两点是,首先此酒花费最多的单项是防伪:镌刻有Petrus字样的瓶子产量很少,而且酒标上采取了一种类似钞票防伪的复杂技术,导致该项成本达到了8到10欧/瓶; 其次对于土地成本,现任庄主Moueix家族于1964年购得全部酒庄,至今地产的成本已经基本上摊销完毕——这可是及妙的一点,买房的钱都摊销完了,所以成本中没有Pomerol那昂贵地价因素,他们可以来做防伪。

跻身奢侈品,Musigny GC,物以稀为贵

勃艮第酒庄Domaine Georges Roumier的Musigny Grand Cru酒田,小到只有一千平方米,七分之一足球场大,年产量450瓶,仅占整个酒庄产量的1%。物以稀为贵,市场例子搁到勃艮第的顶级酒田,那是绝对的卖方市场。

因为勃艮第的红酒是从宗教开始,西多会教士开创的此区酿酒文化——时至今日勃艮第仍然是法国基督教信徒较多的地方。于是勃艮第的分级系统和波尔多1855以贸易记录为据的分级的大不相同,前者把土地列级,并且进入AOC系统:Grand Cru属列级金字塔的最顶端,风土最佳,产出好酒。勃艮第酒农大概是对外界变化最能沉住气的了,terroir,风土二字,管你新世界旧世界怎么折腾,我依然坚持我的。

风土好的Grand Cru,地价自然不菲。于是此酒2006年份30欧的成本里,地租占到了三分之一还多:11.30欧/瓶。除此之外,都是生产和必要后勤成本,无他,成本 构成和勃艮第酒农一样低调。这瓶酒最后以150欧的税后价格——作为绝对的卖方市场,这考虑到老客户感情的出庄定价也是多么的低调啊——从酒庄售 出,2009年到达终端的价格为1500欧:一年就450瓶,而且几十年内,越陈越香,若以这样的价格上升,来比次贷衍生品,情何以堪。

酒庄的一级田(1er Grand Cru)Les Amoureuses的2001年份被写作《神之水滴》的第一门徒后,名气大增,可酒庄官网还是很朴素的简单资料,没有花哩胡哨的flash种种。这大概 也反映了勃艮第酒庄的低调精神,苏雅窃以为觉得爱酒的人们最后的归宿大概都是勃艮第这个神秘的地方。

数千倍的售价差异,把戏之二:成为投资品

法国人的平均工资也就1400欧,正常消费的话,哪能买得起100欧,200欧,500欧甚至几千欧的酒。可早在1943年,二战还没结束的时候,如今和香槟王同属LVMH集团的苏玳区 1855年分级的超一级庄Château d’Yquem(滴金庄),就已经以平均工资的六分之一在卖了——彼时的250法郎。原来那时大家就已经看重了高档葡萄酒增值的潜力,当股票买了:最能陈 年的葡萄酒莫过于甜白了。而且君不见2005年的Petrus期酒时价450欧,几年后就翻了100倍?

于是波尔多六七十年代渐渐开始了期酒,把投资市场的那套未来价格理论拿过来,给酒庄一个机会提前兑换现金流,给买家一个机会便宜买好酒。可如今顶级 酒还是卖方市场,1855分级的这些酒庄,十之八九是大公司控股,不差钱,对现金流的需要没有中小型庄那么迫切,有甚多公司不会卖出自己全部新酒,会留着 自己增值——毕竟成酒出庄价会贵得多,由此在价格制定上,也增加了很多变数。可怎样迷茫的股市也挡不住资本的袭来,于是期酒价格一高再高,纽约时报的经济 记者愤怒得也有几分道理。我只是幻想过,买期酒的都是真正喝酒的人,这类人要是买到一瓶450欧的Petrus,大概也舍不得卖出,自己喝了吧。这或许就 天下太平了。

面对拉菲们的把戏,中国消费者身处何方?

热爱生活的你,其实有很多种方式来对付拉菲们的把戏。

奢侈的拉菲们当然是用于特殊场合。于公,理同公司出差坐头等舱、住五星级宾馆,一场高规格的商务宴请,当然要用奢侈酒,伊带来的精致享受和尊贵感 觉,为拿下这笔巨额的单子创造了良好的气氛,铺垫完毕,接下来,就是你的表现了——我其实相信,一个会选酒的人,大概其他选择也不会令人失望,有几个人能 在上万上亿的酒品中选择合适那晚的酒呢?有几个人能在人生这么多的十字路口,选择合适自己的路呢?

于私,那些重要的场合,比如你和你完美的另一半执手的婚礼,身为喝酒的你,这生命中重要的时刻,大可不必选择脚蹬Christian Louboutin,身着Prada,其实更应该为自己的这一时刻开一瓶值得纪念的酒——女人一生要有那么几件奢侈品,而我么,则会为自己开那么几瓶奢侈 酒:时刻注意着市场,价格合适时抓住机会买下,精心保存起来,在那些重要的时刻,用一瓶尊贵的酒来纪念同样重要的自己。

而在日常生活,想要真正的味蕾享受,那就要跟着自己内心去选酒。把什么Robert Parker的评分抛开,那老头子喜欢隆河希拉子的浓郁深沉,你偏偏爱薄若来加 美的清新活泼,找出自己的口感,大声对权威说不,那感觉会很好。再把酒庄花里胡哨的营销抛开,不要给香奈儿艺术总监广告费,他已经够富有了,你可以拿一瓶 无香槟之名却有香槟之实的Crément,伊的气泡同样可以点亮这个欢乐的夜晚。最后呢,如果你的另一半,一定要你开瓶上标了Grand Cru字样的酒才会和你出行,那么,别犹豫了,别让铜臭味侮辱了你辛辛苦苦寻得的这瓶质量上乘可名气不怎么的好酒。咱挥一挥手吧,干净利落。

外国葡萄酒文化进入中国也有近三十年了:先是八十年代由长城干白在伦敦获得的大奖而掀起的干白热,后是九十年代由一篇红酒健康理论研究而掀起的干红 热。到如今,我们已经到了更加成熟和理性的面对这一特殊的消费品的时代了——比如看穿拉菲们的把戏,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酒,让这一绅士淑女的消费品,带给 我们真正的优雅。

苏雅 2010年5月 于波尔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