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清区纪委调查认为:村支部纪律检查委员设置存三问题

 徐徐读书 2010-08-30

今年1—4月份,长清区纪委认真分析上半年立案调查案件,对所报的17起案件分析认为,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15起,占立案总数的88.2%,从违纪主体上来看,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接近9成,农村支部委员会设置纪律检查委员进行监督成为当前农村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迫切要求。为此,从今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长清区纪委以村支部纪律检查委员设置情况为调查对象,在全区4个乡镇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3份。调查范围主要围绕村支部纪律检查委员设置、办公环境、经费保障、工资待遇、人员素质、履行职责、民主监督、装备配备等8个方面。

一、纪律委员工作有“三难”。即“人员配备难、工作开展难、监督落实难”,这三个难处是当前农村支部纪律检查委员缺失的最为直接的写照。虽然党章中明确规定,党的总支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设纪律检查委员一职。但是,在所调查的设置村支部纪律检查委员一职(包含村支部书记兼任)的仅为12个村,其中,单独设立支部纪律检查委员的为2个村,占0.04%,比例低。对村党员进行有效监督,或者是要求村支部书记进行自我监督有一定的难度,非常不利于农村党员干部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二、履职能力有“三低”。一是政治地位低。对村支部纪律检查委员整体不够重视,设置不到位,导致村支部纪律检查委员缺乏应有的履职意识,对村进行纪检监察工作有较大的难度,难以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二、人员素质较低。12名村支部纪律检查委员中,1人为高中学历,11名为初中学历。村支部纪律检查员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应有的法律意识,思想观念老化,参加培训机会少,没有办案经验,难以主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三是经济待遇低。在待遇方面,目前全区只有村支部书记、主任、村会计领取一定额度的工资或补贴,村支部纪律检查委员没有列入应发放之列。

三、工作条件有“三差”。一是装备配置差。村级装备几乎没有。所调查村中,配备电脑的有50个,机器配置老化,使用时间一般在7年左右,使用的是上级组织部门送给各村的远程教育电脑,占所调查村总数的17.67%,其他装备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录音笔、照相机等配备比例几乎没有。二是经费保障差。山区乡镇经济薄弱、多数村没有集体经济,导致财政压力大,仅有15个村有集体收入,占5.30%。三是办公条件差。办公桌椅紧张,有的没有专门的办公用房,条件十分艰苦。

调查表明,当前农村村支部纪律检查委员中,其设置几乎出现真空状态,重视农村支部纪律检查委员的设置须提上议事日程。长清区纪委建议,要切实加强村支部纪律检查委员设置,加大政策倾斜,切实落实制度,配齐配强人员,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更好地让村纪律检查委员发挥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