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坦布尔是一个同时跨越欧、亚两大洲的名城,而位于黑海(Kara Deniz)和马尔马拉海(Marmara)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I tanbul Bog zi)及金角湾(Hali)横贯其中。

山顶是苏莱曼清真寺

耶尼清真寺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虽然地处欧洲,生活方式却完全遵循伊斯兰人的休闲态度,连接旧城和新城的加拉太大桥上白天总是站满了垂钓的人,密密麻麻的鱼竿伸向大海,收获并不丰厚,钓的就是心情和生活态度。

楼下就是餐馆,也是人满为患,土耳其经济状况并不好,连加入欧盟都被拒之门

从白发老者到少年,都面对着这美丽的大海

从孩子起就有这爱好了
博斯普鲁斯海峡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峡,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这个“咽喉”阵地一直以来都是各国争夺的目标。海峡的水特别清澈、明净,河上两岸的白色西式木造别墅旧址、河边大小货船、沿岸的风光点缀着博斯普鲁斯海峡,为它耀眼的形象再添上一笔。

加拉太大桥

海鲜两岸都是富人区,依山而建的别墅群


这就是横跨欧亚的波斯普鲁斯大桥

停靠在码头边的小船烟熏火燎的,这是一条卖烤鱼三明治的小船,生意火的不行,看这阵势就知道了,4里拉一客,这是伊斯坦布尔最便宜的午餐了。

当地人都聚集在这里


流水线作业

这是混杂了许多奇怪东西的饮料,没尝试

搽皮鞋的柜台金碧辉煌,仿佛擦的不是皮鞋而是金器


托普卡帕故宫,是土耳其最大的博物馆,在土耳其古都伊斯坦布尔的欧洲部分、黄金角海湾南岸一个叫“皇宫鼻”的山顶上。“皇宫鼻”像一小半岛伸入海中,右前方为广阔的马尔马拉海,左前方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入口处,景色绮丽。托普卡帕故宫是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25 位苏丹寝住过的宫殿,1478 年建成,作为皇宫达 400 年之久,是奥斯曼时期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将这座王宫改为博物馆

宫廷的花园盛开着郁金香

美丽的吊灯

穹顶


水龙头

远眺波斯普鲁斯海峡

托普卡帕故宫博物馆分瓷器馆、土耳其国宝馆、历代苏丹服饰馆、古代刺绣馆、古代武器馆、古代钟表馆等,还有一座图书馆及书法展览室。在历代苏丹服饰馆里,有历代苏丹和后妃穿过的丝制大袍,其中有金色图案,有紫地黄花,十分华丽。据说,当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皇帝穿的皇袍,就是从中国运来的丝绸制作的。那时世界上只有中国能缫丝织绸,这些丝绸的色彩鲜艳,质地柔软,通过“丝绸之路”运到君士坦丁(伊斯坦布尔的古称),成为宫廷珍品。托普卡帕故宫最为精彩的储藏,是中国的瓷器,人们称这里是中国陶瓷的宝库。


在花丛中晒太阳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公元537年,是拜占庭造的一座罗马纪念馆。“圣索菲亚”在基督教里是上帝智慧的意思。从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起,到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人占领为止,圣索菲亚大教堂历经沧桑900多年,她亲眼目睹了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衰。
当年,奥斯曼国王穆罕默德率领20万大军包围君士坦丁堡时,他在地中海的战舰上望着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巨大拱顶时,对臣下说,一定要血战君士坦丁堡,要将教堂变成世界伊斯兰圣殿的中心。公元1453年,穆罕默德终于走进了朝思暮想的大教堂。他下令将豪华的罗马宫殿艺术珍品化为灰烬,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并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清真寺尖塔,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大教堂的面貌。不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三拱长方型建筑,教堂的圆顶高60米,相当于20层楼高,是世界有名的五大圆顶之一。

教堂内正在整修,美丽的穹顶已经破旧不堪



蓝色清真寺,是我见过最美丽的清真寺,当初去土耳其,就是为了亲眼一睹它的风采

这巨型的环灯就可以看出这个清真寺的壮观,参观免费

祷告者

跟着祖母来祈祷的女孩

小太子


黑袍女子

清真寺

躲避

清真寺长廊


清真寺夜景

游完波斯普鲁斯海峡,再看过一宫两清真寺后,伊斯坦布尔重要景点几乎看完,现在就奔向大巴扎采购吧
土耳其的大巴扎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市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里面光是出口就有26个,商铺多达5000家。漫步在古老的街道商,回望周围灰色小骑楼式伊斯兰房屋,满眼尽是特色的工艺品,体内的购物欲望一下子迸发了。

各色提包

瓷器很美,但是重且不好带




这灯太美了,真想带个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