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大概如此)士君子(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有济世(济助世人)之心者,必托经世(治理国事)之术以运(使用)之,遇(相逢,会面,碰到)不遇无论也。何也?得时(适时,时机适当)而驾,则宇内之休戚利害,隐然共之,视其患若切于身之疾痛疴痒,不措(筹划办理)之安全不止。此士君子之心,得位(位,时位。运气学说术语。指得到本气运当位之时)以行之者也。不幸不获遇,泽不及物,而心不得施,有志君子,往往怀其道而隐于医。故是昔人谓济人利物,无位者不能,惟医以救死扶生为功,故业之者,可以推不忍之心(怜悯心,同情心)及于物,而于道有益。有味(体会,研究)乎其言之也。 然医岂易言哉?吾闻其宗旨,自《内经》、《本草》以来,书之藏于有司者,一百七十九家。非博通巨儒,超悟上哲,专攻其业,何能探讨?洞明其阴阳、寒热、静躁、虚实,消息盈缩之奥,而措之行事。夫人之待命于医,生死攸系,乃以未谙浅薄者尝试之,其不贼人之命者几希。医以济人,至于贼人,可不畏耶!此医之所以难言也。 余顷(往昔)多病,谒告(请假)山居,尝叹济物之衷未措于用。顾思延医以求济其身。然而医之良者,苦不一遇也。乃壬申(1572年)仲秋(农历八月), 余因诘(追问;责问)之曰:“神农尝百草,先天而命之药,黄帝、岐伯,后天而着之经。此天以神授,圣以神符,不可及矣。嗣后若和、扁、华佗、淳于意、仲景、思邈、河间、东垣、朱、滑,莫不簸弄化机,制人命于掌上,术亦神也。何今日之事是业者,不能踵其芳躅(足迹)耶!抑世代之不同也?” 余闻而喟然叹曰:“ 因次其语而归之,爰以订夫业是术者,是为序。 时万历癸酉(1573年)中秋日吴江孙质庵从龙敬书于符丸草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