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新理论(二)——生态心理

 星夜静 2010-09-07

美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新理论(二)

——生态心理

邓明昱   李青莲

生态心理学(Ecological Psychology)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种心理学改造运动,近二十年来,这一运动对当代心理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思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生态心理学研究是当代心理学的一个新课题.

生态心理学认为,人类行为乃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的函数:B=f(P,E)。行为的生态观(Ecological Theory)强调内外因的互动与平衡。生态心理学的创立者Baker和他的同事根据Lewin在30年代提出的场论(Feild Theory)发展出行为情绪论(Behavior Setting Theory)。所谓行为情境指的是引发行为的小生态系统,不同的情境引发出不同的行为。人患心理障碍或疾病乃表示个体行为与环境配合不良,是生态系统失衡(discordance)的结果。

生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取向,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范式。所以,把它称为一种取向比把它称为一种学科更为合适,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

生态心理学在方法论上倡导将交互作用原则作为主要研究原则。具体来说,就是主张实际生活环境的研究原则、多元方法选择原则、多元交互解释原则。这些原则带来了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从探讨思辨中或实验室中的心理向探讨真实环境中的心理转变;从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探求转向对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探求;从对理论模型的追问到对理论背景与实验设计之间匹配的关注;从分析性思维模式为主转向综合性思维模

生态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是指狭义生态心理学。狭义生态心理学的两大理论核心是以巴克为代表和以吉布森为代表的理论范式,其他人的思想都基本上在整合和延伸他们的思想的基础上展开的。作为一种研究取向,可以把狭义生态心理学初步界定为:生态心理学是一种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的取向。

生态心理学是一种伴随着主流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取向,但是它一直处于心理学研究的边缘地带,倍受冷落。随着一批倡导生态心理学的心理学工作者的努力,特别是当主流心理学陷入困境之后,生态心理学由于它自身的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心理学以生态哲学作为新的基础,以交互作用原则为中心原则,以生态效度的实验研究法和自然主义研究法等为主要方法,通过揭示人和环境的交互关系来研究、解释和预测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心理现象。与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它更加符合社会生活对心理学研究的迫切需要并且也更加符合人的心理的真实情况。因此,目前,它在心理学的各种分支领域中都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历来有内因论与外因论两大对立派别。分析学派(或称心理动力学派)强调驱力(drives)、需求(needs)与动机(motivation)等内在因素的作用;行为学派则强调外在因素,主张通过控制外界刺激或奖惩强化作用来改变个人行为。而行为的生态观则包容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强调二者相互作用,而不苛求分辨孰因孰果。近年来广为流行的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家庭治疗便是应用此理论的典范。生态心理学认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中,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长远和稳定的效果。

生态心理学可以补充和修正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不足和错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当代心理学出现的一些理论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当前心理学呈现出四种主要的发展趋势:高新化、综合化、本土化和实用化,生态心理学是一种与这些发展趋势相暗合的研究取向。因此生态心理学是一种有生命力的研究取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