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南上游第一胜迹 芙蓉楼 --中国国学网

 zhentiancheng 2010-09-08
楚南上游第一胜迹 芙蓉楼

发布时间: 2010-3-31 10:29:12   

古龙标芙蓉楼,座落在沅、舞水汇流之处的黔城镇,为古典园林建筑,占地4250平方米,北廓临江,依林踞阜。筑叠巧思、错落有致,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清乾隆四年(1775年),知县叶楚麟于黔阳县城东门外修建“芙蓉亭”,以示纪念“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处”,也纪念“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宴宾送客之地”,后来几经修复并改为“芙蓉楼”。 
  一九五六年六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芙蓉楼”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七九年以后,国家多次拨款对“芙蓉楼”进行复修、维修,并扩建了芙蓉楼西园修建了根雕陈列室。二零零二年,公布“芙蓉楼”为第二批国家aa级旅游区。
  清乾隆四年(1775年),知县叶楚麟于城东门外建“芙蓉亭”,以为纪念。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知县曾钰,择西城外香炉岩辟地作园。正者为楼,高者为亭,拱而翼者为廊,缀其旁者为宝,并缭以长坦,因以石阑。主楼上的楹联:“楼上题诗,石壁尚留名士迹;江头送客,冰壳如见故人心”。雅韵犹存,楼后正中一池,亦名“芙蓉池”,中蹲怪石,柑桔、石榴并植岩上。相传有“芙蓉仙子月夜吟诗弄风箫”的美好传说。池后为“半月亭”,左五十步则为“耸翠楼”、“三角亭”,右数步高阜间的梧桐绿荫下,“玉壶亭”掩映其间。
  清道光十九年(1839),丁酉,黔阳知县龙光甸复修芙蓉楼,于重九日落成。龙光甸与其子龙启瑞(辛丑状元)、教谕黄本骥新修芙蓉楼碑廊。黄本骥四出收罗古代名人书法作品,汇辑芙蓉楼碑廊。至今上面还刻有黄庭坚、米芾、岳飞、赵孟頫等历史名人手迹。同时三人从《全唐诗》里选录王昌龄宦楚诗二十九首,由龙启瑞编次,龙光甸撰《王少伯宦楚诗跋》,刊刻《王少伯宦楚诗》於芙蓉楼碑廊。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状元、江西布政使龙启瑞合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壶形镌石,仍竖亭间。园南,碑廊横列,刊有颜真卿、米芾、黄庭坚、岳飞、赵孟頫等历史名人脾刻镌石八十余方。河边梅花石畔建有“送客亭”。
  民国十四年黔阳县县长张其雄重修,并于民国二十七年七月撰《芙蓉楼记》。

资料图


来源:网络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