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摘录)
小荻同学作品
学习和生活用品准备篇 一个良好习惯养成需要21天,学校家庭配合很重要! 一、学习用品的准备 1.一个美观实用的书包。 2.一个美观实用的铅笔盒(要求简单实用不花俏,否则影响孩子注意力) 3.一块橡皮,一把直尺。 4.5支削好的HB铅笔(在家削好,不要把铅笔刨带回学校) 5.学习用品上面最好帖上名字。 6.二套1-10数字卡片。 7.准备四个文件袋(语文1、数学1、英语1、通知-要小一点1)在书包里面,方便分门别类装各种材料,要贴上标签识别。 二、生活用品的准备 1.午餐用品:二个小饭盒、一把匙、一双筷子、餐巾纸 2.小手巾1条、帽子1顶。 3.一个饮水用的杯子或水壶(宽口杯),不能带饮料。 4.午休用品:一床薄的小被,一个小枕头。 三、家庭学习环境的准备 家里有供孩子固定做作业的地方,桌椅高低要合适,不要在桌面上放过多与当前学习无关的东西,教会孩子用一样取一样,用后还原。这些好习惯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自然光线不足时可以人工照明。 四、学习用品的整理 1.上学的前一天晚上,家长应督促孩子按课程表理好书包,将第二天要穿好的衣物叠好,放在身边,让孩子养成统筹安排的好习惯。 2.入学2-3周内,家长提醒她第二天需要带的物品;3周以后,家长可站在一旁引导孩子如何整理书包,如教孩子将第二天要的本子、试卷理在一起,其他各学科分档归类,剪刀、胶水、短绳之类,可放在书包侧袋中,以免搞脏书本;一个半月后,家长可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常由家长包办一切的孩子,容易显得毫无主见,时时处处都要依赖家长。所以,整理书包家长可以起指导性作用,而不能完全代劳。 3.抽空翻翻孩子的书包;如果书包很零乱,应该告诉她,一切都应该是有条不紊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一年级孩子父母要求篇 古人云:养其习于意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 目标:整个小学阶段的人格发展的任务在于“学会勤奋”。中小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习惯。 一、一年级孩子应培养的学习习惯 1.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认真做功课,自己负责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培养孩子做事情专注的习惯,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2.踊跃举手发言,培养孩子上课的参与意识。 3.书写规范,培养孩子规范书写的习惯, 4.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5.珍惜时间,学习时不磨蹭,培养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 6.自己看课程表,整理书包,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7.认真、细心、不马虎,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态度。 8.正确的学习姿势,注意用眼、用脑卫生等,对孩子的眼睛、身体发育有好处。 二、帮助孩子尽快转换角色 1.心理:在入学伊始容量产生焦虑。 2.密切与学校老师联系,多表扬和鼓励孩子——“你一定会办得到的!”,并使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的责任,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 3.帮助孩子适应新规则,如按时到校,自觉进课室自习,早操静、齐、快,上课不能喝水,手要放好,不能做小动作等。 4.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尊重老师贩劳动,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老师好的形象在孩子的头脑中得以确立,孩子自然会信任老师、用心学习。 5.培养意志力,如定时让孩子单独做一件事、专心学习等。 6.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一个思维懒惰的孩子,不可能成长。 7.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在平时,要让孩子养成定时看书、喝水、如厕的习惯。督促孩子下课上好厕所,课间要迅速整理好下堂课的学习用品。 8.让孩子学会专心倾听,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坐得住、听得懂、表达得清”。上课时,要求孩子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家长可查下孩子的书上是否有乱涂的画、乱写的字。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向老师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 三、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1.尽可能地和孩子谈话。 2.扩展谈话内容。让孩子以父母的思路为借鉴,逐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有效解决的能力。 3.利用孩子的好奇进一步反问。 4.耐心和尊重是有效的前提。将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好朋友一样对待。 5.和孩子一起谈趣事。每天坚持花半小时的孩子谈一些趣事或看报,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 6.解决难题,父母最好的应对方法应是:坐下来与孩子一起探讨。“逼问”有没有更好的答案。 7.多用正面语言。 8.做个积极的倾听者。 四、孩子品德修养引导 1.孩子的品德修养需要从一点上滴抓起。家长尤其要重视“第一次信息”。如第一次借同学东西不还,第一次撒谎,第一次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第一次放学后不及时回家。。古语说:爱子,教子以义方,弗纳承邪。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要引起重视,决不可迁就,教育时要注意方法,以耐心说服引导为主,让孩子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 2.教导孩子注重礼节——多管孩子的行为,少管她的功课。 五、教会孩子自己学习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孩子知识,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学习。 2.回家先把作业做完,是一个指标,必须达标。只要做完作业,孩子怎么玩我都不管,这是对她抓紧时间的奖励。 3.要孩子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是“求”学,是要自己追求、去努力探索的,学好知识、增强能力是孩子自己的责任。
六、做作业要求 1.在做作业前,不妨征求孩子意见,哪一科先做,让孩子明确计划;让孩子先复习再做作业,可提高效率,减少困难;上闹钟限时;任务适度,不再额外布置作业,要留有空闲给孩子放松。 2.做作业要求:一是要注意写字姿势;二是要规定在吃饭前做完作业,不能拖拉,不能做做玩玩或做做吃吃;三是要求作业正确率高,字写得端正,本面整洁。做完后,要每题读三遍,以检查作业质量。 3.做作业要投入,要专心致志,认认真真完成作业,高高兴兴地玩。 七、记忆也要讲卫生 1.与大脑争夺血液最强的竞争者就是胃。因此,我们尽可能不要暴吃暴食,并且在饱餐后不要马上去思索和记忆。 2.睡眠对记忆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了有较强的记忆力,需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3.记忆力的好坏与人的情绪有很大关系。因此,在识记材料时应保持心平气和,才能有个好记性。 4.体育锻炼对增强人的记忆力是有利的。体育运动不但增强了体质,减少了疾病,而且也使大脑得以休息,脑功能得到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