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瑜伽】瑜伽的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阿斯汤加Alan 2020-04-30

日常的教学和与会员的交流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大家问及一些关于瑜伽注意事项有哪些或者我也会在课堂开始之前跟他们讲到,为了大家可以更好的习练瑜伽,我今天在此跟大家总结一下。

一.减肥方式是进行某个部位的体式运动

许多人认为瑜伽练习身上某个部位的伸拉,那个部位的脂肪就会“消耗掉”,这个观点需要修正,实际上是,不论进行哪个部位的肢体动作,所消耗的是整个身体的脂肪,而不是某个部位的脂肪。当然,如果你减少了整个身体的脂肪,那你自然也会看到,如:腹部脂肪的减少。

二.瑜伽练习时必须流大汗

流汗只会降低体温,使身体避免过热,而不能减肥。练习后体重可能会减轻一些,但减轻的是失去的水分,一旦补充了水,体重又会复原。

三.只要多练习瑜伽,不控制饮食,便可达到减肥目的

这种做法只能做到热量的入出平衡或不增加肥胖,其实回到生活当中,常喝的饮料、吃的糕点、干果,尤其能榨出油的干果和热量高的食品,就能将你辛辛苦苦的减肥成果化为乌有;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减肥效果,除了进行练习外,还应从饮食上进行合理调控

四.瑜伽初始就采取动作量、强度的练习

突然量多、强度肢体运动,机体难以适应,会出现严重的疲劳感、浑身酸痛或引发旧病,还可引起肌腱、肌肉拉伤,很难坚持长期练习。正确的锻炼方法是:从小幅度动作开始做量、简单容易的动作开始,让机体有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叫“适应期”,大约半个月,然后逐渐增加量,加大幅度,动作也要慢慢地由易到难

五.瑜伽练习后,一段时间内不能恢复正常呼吸就是过度了

是的,瑜伽练习后5分钟左右呼吸应当趋于正常,心跳不应急速,身体反应也不应是精疲力竭;有利于健康的锻炼不应是过于费力、感到不适或疲惫不堪,而应是舒适,畅快,精神焕发;瑜伽修习过程中,若出现疲劳感,那说明你练习有不当或者是过度的问题了

六.瑜伽练习中,用力的伸展运动能使肌肉富有弹性

瑜伽各种肢体伸展的练习,如腰部的扭动或弯曲、上体前屈双手触摸脚尖等,应该在缓慢中进行,让肌肉在伸展中放松,而用力的伸展运动会使肌肉绷紧、受伤,瑜伽不同于健身体操

七.瑜伽体式动作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

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体内脂肪的减少取决于时间的坚持,而不是动作的强度。因为瑜伽练习开始时,首先消耗的是体内的葡萄糖,在糖消耗后,才开始消耗脂肪。而动作强度过度在消耗糖后多已精疲力竭,难以再继续坚持,因而脂肪消耗不多,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只有较缓慢而平稳地持久运动,才能消耗更多的热量,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八.瑜伽练习完毕后,马上洗浴

人体在瑜伽练习时,身体知觉系统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热,此时,如洗冷水浴会因对皮肤的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而如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血液过多地流进肌肉和皮肤中,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昏眼花,重者虚脱,还容易诱发其它慢性疾病

九.晨练比暮练好

其实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相反,黄昏是瑜伽练习的理想时间,因黄昏时的心跳、血压最平衡,最适应动态时心跳、血压的改变;瑜伽经论记载:人在黄昏时分,味觉、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最敏感,人体应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黄昏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达到最佳水准,所以,应该是暮练比晨练好。

总之,瑜伽练习需要“因人而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练习多久才能使身体健康,取决于一个人的身心状态,身体好了还不行,还要保持下去,而保持健康和获得健康更需要心灵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练习起来不像以前那么艰难了,因为你的身体已处于身心和谐的良好状态,由此说明,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END-



你最想问小编什么问题?

欢迎在下方留言!

记得点赞哦

Namast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