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中国2

 老少野云流水 2010-09-10
 

4、从称谓看汉族人的亲族分别
  大家都知道,汉族人关于亲族称谓的复杂程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除了父母、兄弟、姐妹之外,还有种种复杂的称呼,比起英文世界来要麻烦得多。像祖父(爷爷、太公)、祖母(奶奶、大母)、外祖父(姥爷)、外祖母(姥姥),在西文中只有一个grandfather/grandmother,西文中的一个uncle,我们就有伯、叔、舅、姑父、姨父的区别,一个aunt,就有伯母、婶婶、舅母、姑姑、姨妈这么多的称呼,更何况我们还有姑奶奶、姨奶奶、堂兄弟、表兄弟、表嫂、表姐(妹)夫、堂姐妹、表姐妹、侄子、外甥、嫂子、弟妹、姐夫、妹夫,此外还有什么“妯娌”、“连襟”等,看上去很麻烦。可是,看起来看看,西洋人并没有那么清楚和复杂,甚至和我们很近、受汉族文化影响很大的日本、朝鲜人的称谓都没有那么细,像日文中的ぁぃきん、ぁほきん就很笼统。可是中国人呢?姑姑、阿姨、婶婶、伯母、叔叔、伯父、舅舅、舅妈,实在是复杂得很。

 

  为什么要那么复杂?当然是要把彼此的亲戚关系分清楚。不过,要分清楚就要有原则,于是复杂里面也有简单。如果注意分辨,汉族人这些非常复杂的称呼里面,又有一个很清楚的界限和原则:
  第一,中国人对于父亲家的亲人有一种称呼,对于母亲家的人又有另一种称呼;
  第二,对于大的有一种称呼,对于小的又有一种称呼。

 

  当然了,在一夫多妻制的古代,嫡庶之间还有不同的称呼,太太生的长子叫“元子”、“冢子”、“嫡子”,妾所生的叫“庶子”、“支子”,如果妾生了大儿子,只能叫“长庶男”,分得很清楚。中国人常说“三亲六戚”,什么是“三亲”呢?

  第一就是“宗亲”,就是与自己同一祷告的亲人,以及他们的配偶,像父母、祖父母、叔伯以及婶婶、兄弟姐妹,这是与自己同一姓氏最新近的血缘关系。
  第二是“外亲”,就是指母亲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他们虽然与自己不同姓氏,但在自己出生之前,就已经结成血缘关系了,所以是第二重要的亲族。
  第三则是“妻亲”,就是妻子的直系亲属,这种亲缘关系是后天的,是由于婚姻的关系组成的,所以最远。

 

  而中国关于亲族的称呼,实在是非常复杂,甚至成了一门学问。古代最早的字典《尔雅》里面专门有“释亲”一节,后来又有李因笃专门写了《仪小经》,把父母、子妇、岳父母、继母等亲族的称呼,给不同亲人写信的格式、描写的诗文,见面时各种行礼,死后的奉祀方法,写在书里让人学习。稍后又专门有人写了叫做《称谓录》的书,书里不厌其烦地解释各种亲族的叫法,包括对自己家的如何称呼,对别人家的如何称呼,对父亲家的兄弟姐妹如何称呼,对母亲家的兄弟姐妹如何称呼,对这些人的妻子甚至他们的妻子的各种亲戚又如何称呼。举一个例子,比如“母之兄弟”统称“舅”,但“母之兄”是“伯舅”、“母之弟”叫“仲舅”、“母之从父昆弟”叫“从舅”、“后母之兄弟”叫“继舅”,你要分得一清二楚,可是这很难。

 

  那么,古代中国为什么要把亲属的称谓分得这么清楚呢?分得那么清楚又有什么用处呢?

 

5、从男女有别看同姓与不同姓
  上面说过,在这些复杂的称谓中,可以看到的是汉族中国人对待亲属的两个重要原则,简单来说,一是男女有别,二是长幼有序。现在先说第一个,就是同姓的父党与不同姓的母党之间,有明显的等级或价值差别。

 

  什么是“姓”呢?《百家姓》中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中国有好多姓,每个姓都有自己的谱系,追溯到古代的源头,像姓李的一定要追到唐代的陇西李氏,姓赵的一定要追溯到宋代皇族,总之要攀上名人,这成了写家谱的习惯。比如姓岳的,总是说自己是岳飞的后代,总不会说自己的祖先是《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姓秦的家谱总是追溯到秦叔宝、秦少游,决不会追溯到秦桧。按照汉族人的想像,同一个“姓”意味着也许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同姓意味着是同一血脉的延续,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血缘关系的滋蔓衍生,它是一个认同的标志,在某种意义上说,同一个“姓”,是一家人的象征。当然,“姓”是很广的,并不一定都是可以认同的一家人,老话说:“满天张,遍地杨,旮旮角有都姓王”,现在姓李的所说成了第一大姓了,一个姓几千万人。

 

  但是,如果说这批同“姓”的人们有同一明确的祖先,有同一生活地域,有同一祠堂,那就不同了,这些人关系会更紧密。这种同姓的人,会葬在同一片山坡上,会记载在同一部谱牒里,会住在同一个村寨区域,人常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某字”、“五百年前一个锅里吃饭”,就是说这种特别的认同关系。中国人常常会说“香火”,“香火”是指在家族祠堂里有人祭祀,有人纪念,会点上香火,这意味着同一姓的后代的祭祀活动在延续,自己的生命和血脉也就在继续。

 

6、古代汉族人的婚礼
  首先,有一点儿很重要:“同姓不婚”,这是古代中国很早就确立的原则,血脉也好,“香火”也好,这种延续,毕竟需要与另一个姓氏通婚,生下孩子才行。所以,古代中国人把人伦之始算在“夫妇”头上是有道理的,因为有了婚姻,才能繁衍后代,繁衍了后代,才会有绵绵不绝的家庭。

 

  正因为如此,古人把婚礼看得格外重要,大概在古代中国仅次于丧礼,民间就把婚礼和丧礼说成是红、白喜事。在古代,一个男子或女子,到了成年行过“冠礼”或“及笄礼”之后,就进入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古人很隆重地进行婚礼,要经过很多仪式。完全按照古代经典来复原当时的场景是很繁琐和复杂的!

 

  下面就来简单地归纳一下,粗略来说就是“六礼”,即:六个步骤:
  第一、“纳采”,即:下聘礼,纳采的时候礼物要用雁。
  第二、“问名”。
  第三、“纳吉”,就是占卜吉凶,看两人是否合适,礼物仍然是用雁。
  第四、“纳征”,就是确认这一门亲事。这时的礼物要用黑丝、一匹四十丈帛以及两张鹿皮。
  第五、“请期”,就是确定婚事的日期,这时的礼物还是雁。
  第六、“亲迎”。这就是隆重的婚礼高潮,男家要摆上三鼎、陈设祭品,在北窗下设玄酒,新姑爷乘黑色车,穿着礼服去迎接新人。到这个时候,算是礼仪完成,然后就是媳妇拜见舅姑,行合卺----夫妇成礼。

 

  古代的婚礼很隆重,也很复杂,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你会问:“这么复杂干什么呢”?因为这是要给人留下记忆。庄重的婚礼,本身暗示着一种郑重的承诺,也留下一个人生重大事件的历史记忆。可是,现在这种标准的古代传统婚礼已经很少见了。我曾经在贵州苗族地区看见过相当完整的传统婚礼,甚至新媳妇第二天给公婆做饭、第三天回门都保留下来了。而在韩国首尔我也看到过,新人穿着传统汉族的礼服,要坐轿子,真是让人觉得古人说得对:“虽夷狄之邦,而俎豆之象存。中国失礼,求之四夷”,就是说:“礼失求诸野”,未必汉族人就一定最重视传统和礼仪。

 

  有了夫妇,延续了血脉,和合了二姓,可是,原本同一的亲族扩大了,一姓成了二姓,那么如何处理这里边的互相关系,建立一个共同相处的秩序?恰恰是在夫妇关系上展开的一种异常复杂但又非常严格的家庭、家族、亲族共同体的关系,才显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特点:“内”与“外”的区分,即:父母两族之间的差异。比如,站在男性中国的立场上,妻子的父母即岳父母与自己的父母,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换言之,站在女性立场上,则是公婆与父母也不可同日而语,表兄弟与兄弟是不同的,姨与姑是不同的,舅舅与伯伯叔叔是不同的,外甥与侄儿也是不同的,外公外婆与爷爷奶奶是不同的……在古代中国,凡是属于“同姓”,也就是父系一族的亲族,其亲疏地位都要高于母系一族亲族,这是没有疑问的一个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