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疸

  2010-09-11

什么是阻塞性黄疸

  中年(40岁以上)有右上腹绞痛或黄疸史者多见为CBD结石阻塞性黄疸或肿瘤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进行性加重或有明显波动着应考虑到肝内外梗阻;阻塞性黄疸尤其是恶性梗阻性黄疸多见皮肤搔痒,而肝细胞性则较少见。肝外阻塞性黄疸较深,体检时可发现肝脏肿大。

  TSB:阻塞性黄疸肝内梗阻一般少见>171 umol/L,阻塞性黄疸肝外梗阻可达256.2-513 umol/L,且少有波动;阻塞性黄疸AKP:肝外梗阻或高较明显,恶性梗阻更为明显;阻塞性黄疸ALT:梗阻性一般<5000U,而肝细胞性多>5000U;阻塞性黄疸严重时粪胆原排出明显减少;粪便可呈陶土色。

  病因

  任何原因,只要使胆管受到阻塞,就会产生阻塞性黄疸

  一是良性的病因,像是最常见的

  (1)胆管结石或胆囊结石(Mirrizzi' syndrome)石头阻塞了胆管,造成胆汁无法排入十二指肠。

  (2)慢性胰脏炎病人形成胰头部假性肿瘤,从外而内压迫胆管。

  (3) 胆管因发炎或手术后造成之狭窄。

  (4)其他如罕见的胆道出血(hemobilia),血块阻塞了胆管,造成黄疸;肝吸虫或误入胆道的蠕虫等。

  另一是恶性的病因,如

  (1)胆管本身或胆囊的恶性肿瘤(胆管癌)

  (2)胰脏头部癌

  (3)华特壶腹癌──即十二指肠乳头癌

  (4)肝癌栓塞子(tumor thrombus)堵住胆管─ 即所谓的黄疸型肝癌

  (5)癌症病患胆管旁之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胆管造成胆管阻塞
 

黄疸的并发症和预防

  黄疸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本病的转归与黄疸的性质、体质强弱、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阳黄、阴黄、急黄虽性质不同,轻重有别,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阳黄若患者体质差,病邪重,黄疸日益加深,迅速出现热毒炽盛症状可转为急黄;阳黄也可因损伤脾阳,湿从寒化,转为阴黄;阴黄重感湿热之邪,又可发为阳黄;急黄若热毒炽盛,内陷心包,或大量出血,可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阴黄久治不愈,可转为积聚、鼓胀。

  一般来说,阳黄预后良好,唯急黄邪人心营,耗血动血,预后多不良。至于阴黄,若阳气渐复,黄疸渐退,则预后较好;若阴黄久治不愈,化热伤阴动血,黄疸加深,转变为鼓胀重症则预后不良;急黄病死率高,若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预后极差。

  此外,还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黄疸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调护

  饮食有节,勿嗜酒,勿进食不洁之品及恣食辛热肥甘之物。 黄疸病人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 本病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其食具、用具加以清毒,将其排泄物深埋或用漂白粉消毒。 经治疗黄疸消退后,不宜马上停药,应根据病情继续治疗,以免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