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新中国成立前北大的历任校长们
![]() 孙家鼐(1827—1909) 字燮臣,安徽寿州(今寿县)人。清咸丰状元。历任工部、礼部、吏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首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 许景澄(1845-1900) 字竹筠,浙江嘉兴人。清同治进士。1898年7月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1899年7月—1900年7月任暂行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 张百熙(1847—1907) 字盖铮,湖南长沙人。清同治进士。1902年1月以工部尚书受命为管学大臣,恢复因八国联军入侵而暂时停办的京师大学堂。1904年2月离任。 张亨嘉(1847—1911) 字燮钧,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光绪进士。1904年2月,以大理寺少卿受命为京师大学堂首任总监督。1906年2月离任。 严 复(1854—1921) 字又陵,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思想家、学者、教育家、翻译家。1912年2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同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任首任校长。同年10月辞职。 何燏时(1878-1961) 字燮侯,浙江诸暨人。1906任学部专门司主事兼京师大学堂教习。次年,任京师大学堂工科监督。1912年12月至1913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1868—1940) 字孑民,浙江绍兴人。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1916年12月至1927年8月,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对北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北大思想的活跃、新思潮的传播和学术的繁荣。众多革新人物和学术大师云集北大,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基地。 胡 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教育家。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研究所哲学门主任、英文系主任、教务长、文学院院长等。1945年9月至1948年1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