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与哲学的追问

 和和2002 2010-09-13

【原创】教育与哲学的追问 - 竹白 - 守望的距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逝去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青春,还有生命。面对逝去的流水,不仅仅是无奈的情绪,还有对过往的释然,对未来的畅然。眼望流水而去,无有阻挡,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心境?对生命是怎样的一种理解?由无奈的情绪,到释然的情愫,至坦然的情操!

(1)教育的追问

一年来,不断地探讨,不断地追问。身为一名教师,先要充实自己,才能奉献自己,先要内心存在爱和智慧,才能奉献爱和教育。身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所清高,摆脱低级趣味,常常仰望星空是教师的必备精神,我想一名教师一味地脚踏实地,那他不懂得真正的教育之道。灵魂需要仰望星空才可寻得,教育需要启迪灵魂,一个人找到了灵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教育不就是教人做人嘛。

一个教师,一定是要常写作的,“写作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化过程,要使外化的质量提高必须有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无论是生活随笔、教育随笔、人生感悟等等,都要去写,一个不写作的教师,他很难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教育的本质,记住是“领悟到”。一个教师,一定是常读书的,读书是“一切尚未开始的生命和几千年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意义世界之间的联结,这就可能为我们的生命成长奠定一个宽广、深厚的精神底子,并使他们自身潜在的生命力量获得健康的引导和高强度的激发。”无论是教育书籍、哲学类书籍、传记类书籍等等,都要去读,如此才可丰富一个人的精神领域和生命体验,一个灵魂匮乏的人无法教育出一个真正意义的人。

一个教师,一定要善于质疑,善于反思,如此才可以出真知,这也是辩证法的必要条件。但敢于质疑、正确反思需要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和正确的价值观,获得的途径是读书与实践,零散的思维需要通过写作形成体系。反思教学方法、知识体系、各种情感、自身成长等,质疑经典、经验理论或在时代发展的条件下检验先有理论,进而反思创新。一个教师,一定要做科研,教学是第一线,科研可称其为第二线。科研不一定非要是专业知识的科研,也可以是教育的各个领域,哪怕是生活的各个领域。科研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也是自我认识世界本质的必要途径。

一个教师,一定要做人师,不做经师,但经师也是通往人师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人文情怀和教育理念。知识的教育侧重于知性,去认识和发现世界,人文精神的教育侧重于感性,去体验和享受世界,教育理念是一种快乐自由的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理念,去认识发现万物、去体验享受万物的过程理论。

(2)哲学的追问

回到第一段,时光如梭啊!一年的实践,在舞台上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天性的要求,个人的生命不需要掌声和鲜花,需要的是宁静和独处,那样一种沉寂的思考的状态,是圆融的、羽化的。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开始时,找到自己最合宜的位置,他是幸运的,让自己感动的。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不在于多少人追求它、崇拜它,而要问问自己的灵魂,是否感到快乐,问问自己的生命,是否感到激情。

哲学的问题,都没有最终的答案,追问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的追寻,生命的快乐就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很多人都懂得这样一个过程,但真正能够深刻体验到的却是寥寥无几。针对自己,在生命真正意义的开始时,一直处于这样一个过程中,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我懂得了“生与死亡、有限与无限、内我与外我、小我与大我,快乐与幸福、孤独与寂寞、肉体与灵魂、至真至善至美……”等等哲学的问题,仅限于懂得并体验其中的趣味。倘若有人认为这些问题都过于虚幻,没有实在的意义对象,那他仍然不能摆脱低级趣味,成为一个拥有高级情感的人。

一位朋友说:“生活随意就是幸福”。我理解这里的随意是珍惜当下,把握每一个瞬间,在当下的瞬间中用心、投入情感,这是幸福的必要条件;随意还包含了无论生活状况如何,都要释然、坦然,外在的要随遇而安,内在的要有所坚守;随意还有享受当下的境遇,把握整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什么境遇都会厚重生命的底蕴,丰富生命的元素。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话:“如果想知道20年后会不会幸福,就个人心态而言,看看现在的状态就可以知道:如果你当下感到幸福,20年后也应该会幸福;如果你有太多的东西寄于明天,20年后,这些愿望无论是否实现,你都可能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

哲学是人人都需要的一门学科,如果你热爱智慧,你就具备了哲学的素养,但哲学一定需要善于思考的人,一个不爱思考的人,无论如何不能领悟哲学问题的极大趣味。倘若你真正热爱智慧,把追求智慧作为一生的事情,那外在的一切表象都是浮华的、倏忽万变的。你看到的不是美的东西,而是美的本质,体现了人类的情感和智慧,体现了自然运作的大美。你看到的不是零碎的、离散的,而是一个整体,一个全貌,你拥有了历史观,宇宙观,如此,得失之间就淡化了。佛讲放下执着、分别和妄想就成佛了,这才是人类的大智慧,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觉悟。

(3)生命的归宿

我的生活离不开教育的追问,也离不开哲学的追问,这就组成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倘若某一天我失去了工作,那只不过失去了一个职位,没有丢掉的是一生的信念,无论在职与否,都终生相伴。一个人找到了一生所从事的事业,生命才真正的学无止境,生命才有止于至善之说。这是生命的大欢乐,生命的体验才真正体现在过程而非结果!

这时,我才明白了季羡林为什么能每天早晨四点起床,学习到七点,再开始一天的工作!我才明白了周国平的最安静的位置所体现的圆融与羽化的生命之美!我也明白了梵高对真生命的渴望,也明白了莎乐美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