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外洗治疗下肢丹毒

 张部 2010-09-13

中药外洗治疗下肢丹毒

石丽艳

关键词:丹毒;中药外洗法;银翘消肿汤

  1996年3月~1998年9月,笔者采用自拟银翘消肿汤外洗治疗下肢丹毒,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下肢丹毒诊断标准的病例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78岁;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2个月;单侧患病者19例,双侧患病者5例。对照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76岁;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2个月;单侧患病者19例,双侧患病者3例。两组年龄、病程、病情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银翘消肿汤药物组成: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马齿苋、紫草各30g,丹皮、黄柏各15g。加减:水疱较多者加藿香、土茯苓各30g;患肢冷而色暗者,加桂枝9g,附子、当归、红花各15g。1剂/d,水煎30分钟,取汁500ml~1000ml,待凉后浸洗患肢,每次20分钟~30分钟。浸洗后自然凉干,不用清水冲洗,浸洗2次~3次/d。
  对照组 青霉素80万U,肌注,2次/d;外涂红霉素软膏。两组分别连续治疗7天,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3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 治愈:红肿消失,皮色如常,无淋巴结肿大;好转:红肿明显减轻,皮色稍红,淋巴结肿大及压痛明显减轻;无效:红肿坚硬明显,淋巴结肿大、压痛,不能行走。
  结果 治疗组24例中,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8%;对照组22例中,治愈8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治疗组用药未见任何毒副反应,治愈病例追踪观察2个月,未发现复发病例。对照组治愈患者,有3例复发。
4 典型病例
  阎某,女,60岁,1997年7月6日诊。患足癣10余年,3天前右足面及踝处突然红肿、疼痛。检查:右足各趾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渗出,右足面红肿坚硬,皮肤紧张、光亮,压之褪色,无凹陷。足踝处隐约有一丝红线上行。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0.2×109/L,余无异常。诊为:(1)下肢丹毒;(2)足癣。予清热解毒燥湿之剂,药用: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大青叶各30g,黄柏15g。1剂/d,水煎取汁1000ml,待凉后浸洗患处。8剂后下肢丹毒及足癣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
5 讨论
  中医学称下肢丹毒为“流火”、“腿游风”,好发于青壮年,多在春、夏、秋季节发病。病因病机多属湿热下注,化火成毒;或素有脚湿气,或外伤染毒而成。若湿热毒邪缠绵留连,则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若邪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则形成大脚风(即象皮腿)。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银翘消肿汤方中,重用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清解毒热,佐以紫草、丹皮、地榆活血凉血,以清热凉血、活血通络、消肿止痛。足癣是下肢丹毒的主要诱因,所以应积极治疗足癣,以防诱发。现代医学认为,丹毒系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粘膜内网状淋巴管后引起的急性感染。西医一般用青霉素治疗,但临床上许多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不能用药;加之有耐药菌株产生,导致疗效欠佳。中药外洗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易被患者接受,尤其适用于抗生素过敏患者或不便来院作肌注治疗的患者。■

石丽艳(唐山钢铁公司医院(河北 063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