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平衡理论

 apllo_2009 2010-09-14

中医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平衡理论指导下肿瘤综合治疗

1)治病治人,扶正祛邪:对恶性肿瘤的发展和转归不能单纯着眼于肿块消长的一面,而忽视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状态。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尤其是晚期癌症病人,治疗不应惟杀癌细胞为目的,要留人治病,通过增强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功能,调动机体的免疫力,充分发挥抗肿瘤作用,达到扶正以祛邪。治病必须治人,要把人、病、治三方面的关系摆正,其中人是主要的,治疗服药,无非为的是人,要把顾护正气放在治疗的首要地位,人体正气不伤,则能抗邪御病,立于不败之地。

2)七分治人,三分治病:就正邪而言,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正气,因为正虚不仅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基础,也是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治水之本在绿化,治癌之本在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少数确诊的恶性肿瘤自愈提示我们,人体可以通过调整机体,提高抗病康复能力,消灭恶性肿瘤。故在注重养正的前提下合理配伍怯邪药,对于诱导正气的恢复,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调动生理功能的发挥,增强免疫力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3)调理脾胃,以求平衡:脾胃为后天之本,治疗肿瘤必须以调理脾胃为第一要图,资助后天以培养先天,通过自然调节,使体内的阴阳相对平衡,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起到间接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病人体力增强,食欲增加,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4)衰其大半而止:《内经》指出对大积大聚患者的治疗原则,是癌症患者带瘤生存的理论依据。

著名中医学家何任教授治疗肿瘤12字原则:“不断扶正,适时攻邪,随证治之”

   不断扶正是治疗自始至终以调整正气,培益本元,提高病人抗病能力;适时攻邪是适时地用中药抗癌药;随证治之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由于症状的轻重、病程的长短,以及年龄、性别的各异,饮食、环境的不同,出现的症状多种多样,不尽相同,视症状而用药加减出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