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因素与疾病

 miyasa 2010-09-14

  心理因素与疾病

  众所周知,中国有句俗话:“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形象地说明了人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即积极的情绪能增进人的健康,消极的情绪有害人的健康。

  □一、七情致病关于心理与健康的关系,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中国古代医学对心理与健康的关系有过非常丰富的经验。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情志异常,饮食劳伤在一定条件下都能造成疾病。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情志过于激烈,或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造成疾病。即所谓的七情内伤致病。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医学所指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致病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主要是心境引起的疾病,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微弱的不良情绪状态。例如《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这种贪欲的不良心境致病,在临床上也是多见的。祖国医学认为七情失调可以引起阴阳失衡、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常而患病。《素问·举痛论》指出,情志变化能够使气机发生紊乱,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同时,《内经》还认识到心为五脏六腑的主宰,“心藏神”。因此,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可引起其它脏腑功能的失调。

  《灵枢·口问篇》曾指出:“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另一类疾病是激情致病,即暴发性强烈情绪,如绝望、恐怖、盛怒、狂喜等引起疾病。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临床上可见暴怒导致心脏病发作,视力障碍,耳闭耳聋。

  中国传统医学不仅认识到自然环境,生物因素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已认识到社会因素对人的身心健康的作用。他们已认识到社会因素能够影响人的心理,而人的心理又能影响人的健康。

  中国传统医学认识到,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不同,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差异,并能对人的健康和疾病产生影响。例如《医宗必读》指出:“富者多任性而禁戒勿遵,贵者多自尊而骄恣悖理。”富贵者这种任性骄横的性情是较容易患病的。

  大量的临床事实与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除与生物因素有关系外,还与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代的医学模型正由生物医学模型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转轨。

  其实远在二千年前,中国传统医学已经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中国传统医学在二千年之前就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的传统医学模型的特点。

  其实远在二千年前,中国传统医学已经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中国传统医学在二千年之前就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的传统医学模型的特点。

  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医学特别是现代心身医学、现代医学心理学、现代健康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人的心理与人的健康与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健康。”

  巴甫洛夫还指出:“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疾病大开放便之门。”

  这位伟大的生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创始人从生理学角度深刻而形象地指出了人的情绪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我国现代医学心理学开拓者之一,着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认为:“心理活动不应排除于病理过程之外。”丁瓒教授认为,人作为一个个体除了生理方面之外,还有心理方面。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内脏器官的活动都是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进行的。因此大脑的机能特点的心理活动是可以影响内脏活动的。

  我国着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指出:“事实表明,不仅有害的物质因素能造成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同样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所谓心身疾病或心理生理疾病或如大家所熟视的所谓医源性疾病就是明显的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

  笔者认为:“积极的心理对身心健康的良好作用是任何药物和补品所不能代替的,消极的心理对身心健康的危害不亚于病菌与病毒。”

  大量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证明,人的情绪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的生理功能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不良的、消极的情绪,如抑郁、焦虑、忧愁、悲伤、惊恐、怨恨、恐惧、愤怒、委屈、嫉妒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引起人体机能系统的失调。

  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以引起心慌、意乱、健忘、失眠。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能够引起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区疼痛、血压升高等。

  在消化系统方面能够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单纯性腹泻等。

  在泌尿系统方面可引起尿急、尿频、尿失禁、排尿困难等。

  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可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月经不调、乳汁分泌减少等。

  在皮肤毛发方面能够引起多汗、脱发、白发、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湿疹等。

  当然,不同的人在消极情绪作用下机体的功能失调表现的方面和具体的症状不尽相同。

  □三、心身医学的兴起世纪年代起,在国际上兴起了一门新兴的科学——心身医学。它是心理学与医学的交叉科学。

  心身医学即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新生部门。

  它的出现表明医学科学已开始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人的健康与疾病中的地位和作用。

  心身医学的特点:

  现代医学强调生物因素对疾病的作用,强调病菌、病毒对人体器官的危害。而心身医学的兴起则表明它重视人的心理因素,重视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心身医学强调人对环境刺激的心理生理反应。

  居住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与同事的关系,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都会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都会引起人的情绪反应。这些心理活动与心理反应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疾病都发生关系。

  心身医学重视研究社会、个性心理特点、遗传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心身医学重视个性与疾病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人格与疾病存在某些关系。例如,高血压的人格特征,多有被压抑的愤怒,好高鹜远等。

  冠心病的人格特征为忙碌、竞争性强、急躁。

  哮喘病的人格特征是过份依赖、幼稚、希望得到别人帮助等。

  偏头疼的人格特征是固执、好强、谨小慎微等。

  溃疡病的人格特征是抑郁、情感易挫折。

  人格特征与某种疾病有某种趋势关系,这并不意味着某种人格特征的人一定会得某种疾病。也不是说,某种疾病一定具备某种人格特征。由于人的人格特征极其复杂,而疾病的种类繁多,给人格特征与疾病的关系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

  肯定地说,人格健全、人格发展成熟的人在同样条件下比人格不健全、人格发展不够成熟的人不容易患病,即使患病也容易恢复健康。

  □四、心身疾病的特点什么是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具有什么特点?各家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可以说大同小异。

  笔者认为,可以用一句容易被人们理解的话来表达心身疾病,即病由心生。

  心身疾病或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指的是外界各种刺激引起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反应。由于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反应使脑的机能因此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使人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产生症状群或疾病。

  可以把心身疾病概括成以下几个特点。

  存在着生活事件所谓的生活事件指的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自身环境的某些事件例如,地震、火灾、社会重大变革,人际关系紧张、离婚、患有严重疾病。

  其中最重要的是情绪变化。例如,产生焦虑、抑郁、惊恐、恐惧、悲观、绝望这些不良的情绪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当中起着主导作用,导致机体的损伤,甚至造成器质性病变。

  在心理因素中,情绪因素极为重要。但也不能忽视认知评价(认知评价)的重要作用。同样的生活事件,某些人可能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某些人情绪不大很容易恢复平静;还有的人没有引起什么情绪变化。

  人生活在世界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自身环境的刺激。是否会引起情绪的强烈变化或者持续变化,认识评价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充分适应各种刺激的认知评价类型,对人的健康终身发生有效的作用。

  笔者认为,良好的、充分适应各种环境的认知评价模型对健康的作用绝不亚于山珍海味及各种各样的营养食品、形形色色的保健剂。

  个性特征与心身疾病有一定的联系不同个性特征的人与某些心身疾病有一定的联系。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什么人易得什么病。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心身疾病由社会生活事件引起心理变化特别是情绪变化,由此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失调,造成植物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器官发生病变。

  □五、常见的心身疾病常见的心身疾病如下:

  神经系统方面常见的心身疾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痛觉、过敏、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脑血管障碍、慢性疲劳症、失立症、失行症、神经性震颤、眩晕症。

  心血管系统方面常见的心身疾病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率过速、心率过缓、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呼吸系统方面常见的心身疾病常见的呼吸系统方面常见的心身疾病有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等。

  消化系统方面常见的心身疾病常见的消化系统方面常见的心身疾病有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过敏、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食道喷门、幽门痉挛、习惯性便秘等。

  内分泌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心因性多饮、更年期综合症等。

  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心因性多饮、更年期综合症等。

  肌肉骨骼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有类风湿关节炎、痉挛性斜颈。

  皮肤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常见的皮肤系统的心身疾病有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斑秃、过敏性皮炎、皮肤划印症、银屑病等。

  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心身疾病有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前期综合症、痛经、性欲减退或缺乏、神经性多尿症等。

  五官科常见的心身疾病常见的五官科心身疾病有青光眼、弱视、美尼尔氏症、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舌疼、口嗅等。

  其他□六、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

  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很多。例如遗传因素、食盐过多、吸烟过多等等。

  尽管高血压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是不良心理因素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高血压发病的诸多心理因素中,下面几种心理因素更为重要。

  紧张人在紧张时血压升高。

  国外有的学者研究了名医学院的学生,在休息时,考试前分钟,考试后分钟的血压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休息时有人血压轻度升高。在考试前分钟,51人有着非常明显的血压升高,其中人收缩压一般高出~40mmHg,最高者竟高出,其中人舒张压升高。

  考试后分钟。51人中只有人有轻度的升高,其余的都恢复了正常。

  在正常人群中,心情紧张,血压升高这是常见的事情。在中国学生中,由于考试压力大,血压升高者常有人在。

  情绪紧张血压升高,紧张的情绪消除后,血压一般会恢复正常。长期情绪紧张,易使人的血压处在较高的水平,就容易造成高血压。

  有人研究发现,长期从事紧张的工作的人,例如医院的麻醉师、飞机驾驶员工作的性质造成他们长期情绪紧张,易患高血压。

  愤怒人在愤怒时,血压升高。因此经常生气发火的人血压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患高血压的机会就可能多。

  平,患高血压的机会就可能多。

  惊恐人在突如其来的惊恐袭击下,血压会迅速上升。长期处在惊恐刺激下会使血压维持在非正常范围内。长此以往,容易引起高血压病。

  心理冲突经常的心理冲突,经常的思想斗争,经常的动机斗争,易使人的血压升高。在一定的条件下导致高血压。有的学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动物实验,把一只嘴馋的猫放在一个装有鲜鱼食品盒子的地方,猫要吃到鲜美的鱼肉,就必须脚踏蹬在食品盒前面的一个通电的电极上,这样猫就得忍受伤肤的电击疼,否则就得不到美味可口的鲜鱼肉。在这种取鲜鱼忍受电击疼不取鲜鱼又难煎熬的情绪折磨下,使猫形成了严重的心理冲突。猫变得愤怒、恐惧与矛盾,引起了高血压病。

  型性格高血压病与人的性格特征也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说来,以竞争性强、时间紧迫感强为特征的型性格,易患高血压。竞争性强,经常心理紧张,心理冲突多。时间紧迫感强,心理得不到适当的放松。这样就容易使人的血压长期处在较高水平,使人在一定条件下引发高血压。

  认知评价特点对同一生活事件引起有些人的情绪紧张、惊恐;但对另一些人则不引起较大的情绪反应。这是因为这两种人对同一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的模式不同。

  同样是考试,有的学生把它看得很重、顾虑重重、焦虑不安、血压升高。

  另外一些学生并不把考试看得那么严重,他们认为考试是对他们的学习的一个检验,会促使自己认真复习,系统巩固,融会贯通,因此他们的情绪比较平稳,血压稳定。

  上述对形成高血压比较重要的心理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不良的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使大脑的控制功能失调,使下丘脑、脑垂体等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功能失调,造成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心肌收缩增强,心输血量增加,全身小动脉痉挛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强,引起血压升高。

  □七、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冠心病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尽管对它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很多,例如家族史、肥胖、吸烟、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不良心理因素。

  不良心理因素是冠心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在引发冠心病的不良心理因素中,下列不良心理因素危害比较突出。

  着名生理学家享特性情急躁,冠状动脉供血不良。他曾经说过,他将死在惹他真正动怒的人手里。后来在一次医学会议的争论中,他受了很大的精神刺激。在盛怒之下,冠心病瘁发而死亡。

  紧张长期的紧张,易使人在其它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作用下发生冠心病。

  过度紧张也常是一些冠心病人复发的心因。有的学者曾做了动物实验,在白鼠脑中的情绪中枢部位埋入一个电极刺激脑细胞,就能引起白鼠的防御性反应,白鼠躲在角落里缩成一团。这样连续刺激三四小时,白鼠的机体发生严重的生理失调,呼吸频率改变、血压升高。更有甚有,有的动物在类似条件下出现心脏严重衰竭和血管梗塞。

  过喜中医认为,喜伤心。过喜、过于激动、过于兴奋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在一定条件下诱发冠心病。有的人因股票得了大钱,喜出望外,异常兴奋而诱发了冠心病。曾有一位冠心病病人住院治疗,病情比较稳定,在春节前夕要求回家团圆。当他走到离家十几米处,过于兴奋冠心病再度复发。

  型性格型性格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冠心病的易发的性格特点。A型性格的人竞争性强,急躁易怒、办事缺乏耐心、争强好胜,容易诱发冠心病。据国内外的研究报告,A型性格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型性格的人。因此改变型性格,消除冠心病的性格危险因素,防治冠心病颇为重要。

  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诱发作用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并且与其它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发冠心病。

  不良的心理因素,能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造成冠状动脉收缩。不良情绪的变化,也会使儿茶酚胺分泌增高,也会促使冠心病发作。

  □八、呼吸系统的心身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心身疾病。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但半数以上是在岁以前发病。

  心理因素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引发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心理因素如下:

  心理应激考试紧张、入托、入校、玩具被破坏、意外事件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可以诱发哮喘病或使病人哮喘发作。

  应该指出,常常是心理因素和物理因素共同参与引起哮喘。

  有的研究表明,如果让这种儿童暂时离开他的父母去住院或下乡劳动,哮喘病症状就会减轻。

  暗示性高暗示性高的人在一定物理因素条件下,比暗示性低的人易于诱发支气管哮喘。有人做过研究,有过敏史的哮喘患者与相同人数的正常人做比较研究,告诉全体受试者做空气污染的研究,他们要吸入几种不同浓度的刺激物。实际上刺激物对人无害,也不引起过敏。研究结果表明,正常人组没有出现任何呼吸道症状,而有过敏史的哮喘患者组确有三分之一的人出现了呼吸困难,引发哮喘病发作。告诉了他们实验的真象,受影响的有过敏史的哮喘病患者也就恢复了正常。

  由于支气管哮喘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在治疗上应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药物治疗。

  催眠暗示疗法,行为矫正疗法和松驰训练疗法都能使支气管痉挛减少或得到松驰。

  在自我心理调节方面,患者应努力提高情绪愉快度,提高情绪稳定性以更好地适应应激刺激,力求心理平衡。改善人际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对预防和减轻支气管哮喘很有作用。

  □九、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消化性溃疡溃疡病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据估计约有%的人在一生中有该病的症状。下列心理因素是影响溃疡病的主要心理因素。

  心理应激严重的生活事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诱发溃疡病的发生。

  曾有报道,某省女子蓝球队为迎接大赛,时间安排很紧凑,并且加大了运动量。由于离大赛时间越来越接近,全队队员情绪紧张程度越来越强。在训练的二十几天内,有六名队员出现了恶心、呕吐、胃疼等症状。在医院做显微镜检查,她们患了应激性胃溃疡。

  有的学者对动物实验表明,应激引起的情绪紧张在溃疡病形成中的作用。实验时用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相同的三只鼠。每只鼠的尾巴上都安一个电极,其中有两只鼠不断接受同等强度的电击,而另一只鼠不接受电击。

  其中接受电击的一只鼠,每次电击前秒钟给予预先能听到“吱”的一声的信号报警。另一只鼠,则不固定在什么时候或在电击前、或电击时,或电击后听到“吱”的一声。实验结果表明,未接受电击的鼠没造成紧张因而没有发生胃溃疡。接受电击的两只鼠,因电击造成情绪紧张均发生了胃溃疡。

  特别有意思的是,不能预先知道发生电击的鼠的胃溃疡,要比能够预先知道发生电击的鼠的胃肠溃疡严重得多。这足以说明,情绪越紧张发生溃疡病的机会就越多。

  知道发生电击的鼠的胃肠溃疡严重得多。这足以说明,情绪越紧张发生溃疡病的机会就越多。

  恐惧长期恐惧,常常是造成溃疡病的一个重要心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伦敦经常受到德国飞机的轰炸,市民长期处在惊恐之中。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明显增加。

  近年来,我国某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经常考试。学生心情焦虑、恐惧,容易形成溃疡病,这是青少年学生溃疡消化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良个性倾向情绪抑郁、过份关心自己、性格内向的不良个性倾向在一定条件下,易促使胃肠溃疡的形成。

  溃疡病的治疗要把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心理治疗的方法如下:

  心理病因的消除溃疡病患者找出形成溃疡病的主要心因,并努力消除。

  提高愉快度溃疡病病人消除抑郁心情,对治疗溃疡病非常重要。

  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习惯爱好,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提高情绪愉快度例如,经常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十、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过敏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又称为粘液性结肠炎、结肠激惹综合症、结肠神经官能症、功能性结肠炎。

  由于心理压力引起情绪失调是过敏性结肠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引起该病的主要心理因素如下:

  生活事件在生活与实践中,对患者构成生活事件的应激,患者适应困难或感到受到威胁。

  焦虑与恐惧在生活事件的压力下,患者出现焦虑与恐惧的情绪反应,影响肠道的运动功能与分泌功能。

  不安全感患者的不良个性倾向也是该病发生的一个心因。

  过敏性结肠炎患者多有谨小慎微,依赖性强,不安全感。这些不良的个性倾向,易使在生活事件的作用下,出现恐惧,不安的情绪反应。

  科学家虽做过实验,有意识地使受试者产生内疚、不满、恐惧情绪,这时大肠蠕动增强,乙状结肠松驰,使人即刻感到想要大便,甚至发生遗便。

  时大肠蠕动增强,乙状结肠松驰,使人即刻感到想要大便,甚至发生遗便。

  炎便消失了。

  □十一、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神经厌食症神经厌食症的最基本症状是厌食,食欲极度缺乏,身体明显消瘦。

  神经厌食症多发在~30岁,多数为~23岁。

  女性神经厌食症明显高于男性,女性神经厌食症约高于男性倍以上。

  神经厌食症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对人体外形美的认识偏差在该病的病因中起着主导作用。

  该病的主要心理因素如下:

  过于追求苗条青春期女性,特别是少女片面追求苗条身型,惟恐长胖,有意控制饮食,情愿挨饿,造成食欲逐步减退,发展到厌食程度。

  片面追求减肥有的女性身体稍胖,心理压力很大,采用少吃与不吃的方法减肥,逐步食欲减退发展到厌食程度。

  敏感、自我中心的个性倾向不良的个性倾向,如敏感、自我中心的个性倾向也是神经厌食症的一个心因。

  □十二、内分泌系统的心身疾病:糖尿病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身体消瘦。

  糖尿病可造成机体代谢紊乱,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溃疡病、脑栓塞、脑出血、肾小球硬化症、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糖尿病发生有生物因素、遗传、肥胖、感染,也有心理行为因素。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心理行为因素如下。

  情绪紧张正常人在情绪紧张时,例如考试,失恋也会出现血糖升高,尿中的糖和酮体的含量增加。当紧张情绪消除后,血糖、尿糖和酮体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在经常情绪紧张或激烈的情绪紧张造成血糖持续升高而形成糖尿病。

  不良行为人的不良行为如特别是多食行为,缺乏运动行为,饮酒行为,房事过度行为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糖尿病。

  疗法。

  心理疗法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如下:

  改变不良致病心理因素糖尿病患者仔细反思哪些不良心理因素对自己糖尿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并尽量克服其消极心理因素。

  树立治疗的信心现代医学发展水平认为,糖尿病是终生疾病,因此病人多悲观失望。糖尿病病人消除悲观心理建立治病的信心是取得治疗效果的基本心理条件。

  改变不良行为糖尿病患者要主动采取措施,消除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建立定时、定量的进食习惯与控调意识。

  □十三、皮肤科的心身疾病: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心身疾病,俗称风疹块。

  慢性荨麻疹是急性荨麻疹迁延而形成的皮肤科常见的心身疾病。该病在急性发作期受到过敏、物理刺激、化学刺激与心理因素的共同刺激而发作。

  慢性荨麻疹主要由心理因素或纯粹心理因素而引发。

  下列心理因素是常见的引发荨麻疹的心因。

  高度情绪紧张高度情绪紧张常常可以诱发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患者在紧张性心理应激可诱发此病。甚至在谈论高度紧张的家庭冲突事件时也可以诱发荨麻疹。

  心理过敏心理过敏的人,在一定的情景下重现引起急性荨麻疹的情景,或目睹类似的环境都可能引起荨麻疹的发作。曾经有位画家,在乡下画画时,接触了油菜花粉而发生皮肤过敏,出现了较大面积的荨麻疹。病情拖延了较长时间才得以控制。以后每当春季油菜花盛开的时候,他总是非常小心,避免与油菜花接触。但是后来在一次参观美术展览时,看到一幅油画上画的是盛开的油菜花顿感浑身奇痒,引起此人荨麻疹突然发作。

  暗示国外有的学者在患者睡眠状态下,用语言暗示诱发荨麻疹。患者苏醒后被暗示的皮肤部位确实发生了荨麻疹。

  □十四、皮肤科的心身疾病:斑秃□十四、皮肤科的心身疾病:斑秃要原因的。

  引起斑秃的主要心理因素如下:

  心理应激在突然的心理应激作用下,使人的情绪发生激烈的变化。严重的紧张、恐惧等情绪干扰常可诱发斑秃发生。有一位女工,下夜班后,突然间遭到流氓骚扰,情绪高度紧张,结果突然发生脱发。

  不良个性倾向刻板、固执、抑郁、多疑、敏感的个性倾向的人,在受到严重精神刺激后易发生斑秃。

  过于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具有这种认识倾向的人,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于敏感。不仅易在严重精神刺激下发生斑秃,而且斑秃发病后,该病又成了患者的心理刺激。加重病情,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十五、妇科的心身疾病:闭经妇女除在青春前期,哺乳期与绝经期外,三个月不来月经者,称为闭经。

  心理因素造成的闭经比较多见。明显影响闭经的心理因素如下:

  长期情绪紧张有些妇女工作与学习负担过重,造成长期情绪紧张,在一定条件下引发闭经。

  生活事件引起精神打击一些妇女,在严重的生活事件打击下,易发生闭经。

  地震、火灾、水灾、犯罪、离婚、子女死亡、工伤、车祸、性骚扰造成精神上的重大打击,严重的心理压力引起闭经。据报道,日本福冈女犯人中,有%出现拘留性“闭经”。

  盼子心切某些已婚妇女,婚后急切盼望怀孕获得子女,在这种强烈的求子心切的精神状态下,由自我暗示,在一定的情景下造成闭经。

  闭经的心理学治疗方法主要是找出闭经的心理原因,针对病因,消除消极心理因素,可能收到治疗效果。

  □十六、妇科的心身疾病:经前期紧张症□十六、妇科的心身疾病:经前期紧张症经前期紧张症的主要症状为烦躁不安、容易激动、多愁善感、心烦易怒、经常有无名火、想找人出气。有的人还出现易怒性、进攻性,因此容易与人发生口角。此外还会有全身反应例如失眠、乳房胀疼等。

  造成经前期紧张症的主要心理因素如下:

  抑郁有些妇女,特别是高年龄的妇女,在月经来潮前,心情苦闷、闷闷不乐;这种抑郁的情绪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经前期紧张症。

  心理冲突有些妇女存在心理矛盾,例如工作压力大又无法解决、夫妻关系紧张又得不到缓解、同事关系紧张而又得不到缓解等,这些心理矛盾都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形成经前期紧张症。

  治疗经前期紧张症的主要方法如下:

  加强自我心理调适,逐步消除心理上的抑郁情绪,提高心理愉快度水平。

  改善人际关系,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本着平等、友好的原则处理家庭矛盾与同事的矛盾。逐步消除心理失衡,恢复心理平衡。

  病情严重,自我心理调节效果甚微的人,可找心理医生咨询。

  □十七、妇科的心身疾病:痛经痛经是月经功能不正常的一种最多见的症状,其中青年妇女为多,尤其未婚妇女更多。

  痛经主要表现为,月经来潮前和开始时小腹、腰部、骶骨处有压迫感的隐痛或酸疼。

  据报道,大约%的青年妇女有一般性痛经,大约%的青年妇女有明显的痛经。

  痛经的主要心理因素如下:

  对月经的错误认识相当多的少女由于种种原因,对月经有着不正确的认识。误认为月经倒霉等,错误的认识偏见形成对月经的不良的认识评价。

  暗示性高有些青少年女性,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母亲或同伴痛经的影响,由于接受了月经疼痛的暗示而形成了痛经。

  笔者曾在妇产医院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痛经的青年妇女中,她们的母亲多半有痛经。

  经也比较朋显。

  消除痛经的心理学方法如下:

  正确认识月经在初中一年级普遍进行月经的生理、心理教育,使青春期前的少女接受正确的月经观念,对防止痛经有着重大意义。

  自我调节提高情绪稳定性,提高情绪平衡性。

  痛经严重者可找心理医生咨询□十八、妇产科的心身疾病:妊娠呕吐妊娠呕吐,是妇女怀孕期间常见的现象。造成任娠呕吐的原因很多,其中心理因素是该症状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下列心理因素常常引起妊娠呕吐。

  厌恶小孩有些妇女不想怀孕或对生孩子有恐惧,厌恶感,这种不良的情绪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妊娠呕吐。

  分娩恐惧有些孕妇,由于自身的原因或接受别人关于分娩痛苦的影响,形成对分娩严重恐惧的心态,在一定条件下也易引起妊娠呕吐。

  对哺乳的焦虑有的孕妇,由于自我适应能力差等原因,对哺乳孩子产生心理负担,形成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在一定条件也可引起妊娠呕吐。

  对生产后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顾虑有的孕妇对生孩子之后对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带来的新问题顾虑重重,心理负担很大,这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引发妊娠呕吐。

  上述的不良的心理因素,能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使呕吐中枢过度兴奋而产生妊娠呕吐反应。

  治疗妊娠呕吐,关键在于医生、患者与家属的密切合作。医生要热情体贴与关怀病人,消除孕妇对妊娠的种种偏差的认识,消除其不良的情绪反应。

  患者要密切配合治疗,纠正对妊娠认识的偏差,消除不良的情绪。

  家属要适当关照患者,家属对患者冷淡会使患者心情更加焦虑、抑郁。

  家属过份关心与照顾患者,会使患者情绪更加紧张。这些对治疗都是不利的。

  家属要适当关照患者,家属对患者冷淡会使患者心情更加焦虑、抑郁。

  家属过份关心与照顾患者,会使患者情绪更加紧张。这些对治疗都是不利的。

  有的学者对无法抑制的妊娠呕吐人采用暗示疗法,在短期内获得满意效果。其%的病人一次暗示治疗就达到全愈。

  □十九、男科的心身疾病:阳痿男性在性生活中,有性的欲望与性的冲动,但阴茎不能勃起,或者勃起不全,影响性生活的进行。

  引起阳痿的因素很多,例如脊髓神经损伤、睾丸、阴囊疾患等。但引起阳痿最常见的因素是心理问题。

  有人曾做过调查研究,发现岁以下的阳痿患者,仅仅有%的病人不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引起阳痿的心理因素中,下列因素最为常见。

  对性生活的错误认识有些人受某些不正确的认识的影响,误认为精液是男子身体的精华,射毕大伤元气,造成性生活时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阳痿。

  夫妻关系不和夫妻双方感情不和,关系紧张,甚至相互猜疑,可引起阳痿。

  焦虑有些人在性生活时,有明显的焦虑,经常如此,可引起阳痿。

  一位中年男子因避孕措施不当,使妻子怀孕,后来人工流产终止妊娠。

  夫妻感情很好,妻子不愿意用女性避孕措施,而他不愿使用阴茎套。他们只好在安全期内进行性生活。一次妻子月经错后,搞得夫妻都很紧张。以后每当性生活时,妻子担心怀孕,他也非常紧张,并且想起妻子流产时的痛苦情境。逐渐在性生活时,勃起不充分,而引起阳痿。

  自责有的人,婚前长期有频繁的手淫。每当手淫完毕,心中产生自责、后悔、罪恶感等。结婚后在性生活,内心自责,认为是欺骗了妻子、不道德,内心冲突激烈,造成勃起不力。

  心理性阳痿可以自我诊断。具备下列一条者,即可诊断为心理性阳痿。

  手淫可以使阴茎勃起,并能射精。

  在性生活的准备阶段,阳痿能够勃起,但是同房时,却勃起不力,不能正常进行性生活。

  在梦中或早晨醒来能勃起。

  在性刺激物、性情节的诱发下能勃起。

  □二十、男科的心身疾病:早泄早泄指的是在性生活中,男方尚未与女性性交或刚刚开始性交,就已射精,阴茎则随之软缩。

  造成早泄原因很多。阴茎包皮系带过短,老年动脉硬化、前列腺、尿道疾病。

  最常见的早泄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早泄指的是在性生活中,男方尚未与女性性交或刚刚开始性交,就已射精,阴茎则随之软缩。

  造成早泄原因很多。阴茎包皮系带过短,老年动脉硬化、前列腺、尿道疾病。

  最常见的早泄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性欲望过强有的性欲望过于强烈,性冲动发动起来,就无法控制,一触即发。

  纵欲过度纵欲过度造成性中枢调控失灵,造成早泄。

  夫妻关系紧张夫妻关系紧张,特别是夫妻性生活不协调,双方不满意,因此而发生相互责备、怨恨。带有这种心理进行性生活,可造成早泄。

  匆忙习惯过去性生活,限于环境条件,阴茎勃起后便急忙射精。经常如此,就形成阴茎勃起后就迅速射精的匆忙习惯,待到与女性进行性生活时,已往勃起后匆忙射精的习惯仍在起作用,造成早泄。

  对妻子过于崇拜由于对妻子过于崇拜,形成自卑感,在性生活中产生惧怕心理,而造成早泄。

  应该指出在男子的性生活中,偶尔发现过早射精,不能列为早泄。

  下列情况都不属早泄:

  新婚之夜,过于激动,过于兴奋,在没有性交或性交刚开始就射精。

  久别重逢,男性性冲动很强,易在刚刚开始性交就射精。

  过于劳累,往往在阴茎刚进入阴道便射精。

  □二十一、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失眠失眠是一种人类最常见的,最普通的睡眠障碍。根据国外统计,年轻人有失眠体验的占%以上,老年人则高达%。由此可见,失眠在人类生活中是个颇为重要的问题。

  引起失眠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环境因素,疾病因素和心理因素。

  环境因素如酷热的夏天气温过高;严寒的冬天气温过低;噪音过大等都能引起睡眠困难。

  疾病因素如牙疼、咳嗽、搔痒等都能使睡眠不得安宁。

  心理因素是引起睡眠障碍最常见的,最普通的原因。下列心理因素能引起失眠。

  过于兴奋有人过于兴奋,睡前情绪高昂、情绪激动,难以入睡。

  有人过于兴奋,睡前情绪高昂、情绪激动,难以入睡。

  愤怒人在生气时,特别是大怒时,常常难以入睡。

  焦虑人处在焦虑状态、心绪不宁、杂念丛生,影响入睡。

  对失眠的心理定势有的人偶尔失眠,一到睡觉时就想这次又睡不着了,形成失眠条件反射,造成恶性循环。

  紧张紧张情绪,使人的情绪波动很大,难以入睡,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一些参加过高考的人都有体会,高考前入睡发生困难。

  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的治疗主要是心理调适。

  树立战胜失眠的信心平时人们的失眠,绝大部分是心因性失眠,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主要消除一些睡眠不良的心理因素,就会战胜失眠。

  打破失眠心理定势不少失眠者,一到床上准备睡觉时,心想今天又睡不着了,顿时情绪紧张起来,忧心忡忡,生怕睡不着,结果是往往越怕睡不着就越睡不着。长此以往形成条件反射,造成恶性循环。

  失眠固然不好,但是过份的恐惧与焦虑而引起的危害,往往远远超过了失眠本身所造成的危害。

  重视睡前的心理卫生睡前的心理卫生的重点,强调先调心。调心达到入睡前精神放松、情绪平静,顺其自然,自然入睡。

  失眠患者睡前半小时,不要看激烈场面的电视节目,使情绪不过于激动、兴奋。最好在入睡前半小时,适当地放松如散散步、打太极拳等。

  意守涌泉穴躺在床上,意念守在双脚脚心的涌泉穴。不断地心中默念“静、静、静、睡、睡、睡”。

  □二十二、儿科的心身疾病:口吃口吃是人的语言的功能障碍。它表现为说话不自主的重复,没有节律,发音延长或中断。

  口吃患者大多发生在儿童时期,口吃儿童大约有不少是在岁前发生,男孩比女孩多。

  心理因素是口吃发生的主要因素。引起口吃比较常见的心理因素如下:

  心理因素是口吃发生的主要因素。引起口吃比较常见的心理因素如下:

  模仿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儿童时期正是学习与掌握语言的时候。儿童在生后半年,就能逐渐模仿成年的一些话。如果周围有人口吃,儿童就会跟着模仿,很快地学起来,逐渐就能发生口吃。

  惊吓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受到周围环境的惊吓刺激,就可能使某些儿童逐步形成语言功能障碍,说话重复,发音间断,从而产生了口吃。

  对训斥、惩罚的恐惧有些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经常受到家长或老师的严厉训斥,甚至惩罚,使儿童有恐惧不安的心态,在回答家长或老师的问话时,精神紧张,不敢说真话,心理冲突,说起话来间断、重复,没有节律。经常如此,就可能形成口吃。

  儿童口吃患者在别人面前,特别在众人面前说话存在恐惧、自卑感,担心别人取笑,增强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口吃加重。

  心理学矫正口吃的方法:

  树立口吃能矫正的信心口吃患者大多自卑心理严重,越自卑,越紧张,就越口吃。患者都有体验,在心情轻松时说话,不口吃或口吃轻。即使口吃严重的人,唱歌时不口吃。建立口吃一定能矫正的信心,是治疗口吃最重要的条件。

  进行语言训练学习柔和而又连贯的说话,学会说话时配合手势与表情,打破说话的恐惧感。坚持这种自我语言训练,必有效果。

  □二十三、五官科的心身疾病:咽异感症咽异感症是患者自觉咽喉部有不适的异常感觉。人体的器质性病变,可以引起该症状。非器质性病变,也可以引起该症状。通常把非器质性引起的咽异感症列入心身疾病范围。

  此病的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之间。

  影响本病的主要心理因素如下:

  严重生活事件的心理反应严重的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考试失败、婚姻失败的严重精神刺激,引起患者高度的紧张、焦虑、不安,在一定条件下诱发咽异感症。

  敏感多疑的个性倾向具有敏感多疑个性倾向的人,在严重生活事件刺激下,咽部有不适感,促使异常感觉加重,逐步形成了阴异感症。

  咽异感症患者中,不少人对暗示感受性高。在阴部不适时,到医院接受医生检查,因找不出器质性病因而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接受不良的暗示,诱发该病或使病情加重。

  治疗咽异感症的心理学方法如下:

  自我心理调适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特别焦虑、不安,紧张的情绪,逐步保持稳定的情绪。

  改变不正确的认知倾向患者改变对该病认识的错误倾向,了解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心理因素,消除心理负担。

  转移注意力咽异感症患者注意力集中在症状上,越注意,症状越重。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症状就能有所减轻。

  □二十四、牙科的心身疾病:心因性牙痛很多人都体验到牙疼的滋味。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

  牙疼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越想疼越痛、越着急越疼、越心烦越疼。这说明心理因素在牙疼中的作用。

  牙疼中的一种称为心因性牙疼,它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心因性牙疼发病的高峰年龄在~30岁。下列情绪变化最容易引起心因性牙疼。

  着急有一位中年妇女,因孩子生病而非常着急,牙疼得不得了。孩子病好后,牙也不疼了。后来,孩子考高中她也非常着急,又牙疼起来,坐立不安,听到孩子被录取的消息后,牙疼很快消失了。

  俗话说上火牙疼,谁看见了火?但却有火。那是心火,心火就能引起牙疼,这是典型的心因性牙疼。

  生气一些心因性牙疼是由生气引起的。无论夫妻矛盾、同事矛盾、与领导矛盾引起的生气都可在一定条件下诱发心因性牙疼。

  某女工,在前两天与同事发生口角,互不相让,暴怒数小时。经同事们多方劝说,暴怒有所缓解,但仍感觉委屈,余怒未消,三四小时后右上牙开始轻微疼痛,后来疼痛难忍才去就医。经检查未见明显炎症及其它异常情况,被诊断为心因性牙疼。经暗示治疗与针刺治疗,三次后便痊愈。

  心因性牙疼,情绪波动强度越大,心因性牙疼就越重。情绪反应持续时间越长,心因性牙疼发病率就越高。

  心因性牙疼的治疗:

  心因性牙疼的治疗:

  消除心因心因性牙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引起牙疼的心理原因,牙疼便不药而愈。

  按摩配合自我暗示心因性牙疼患者,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摩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合谷穴(俗称虎口)。一面按摩一边心里默念:“牙疼消失,牙痛消失”,按摩时间为分钟。然后用左手拇指按摩右手合谷穴分钟。按摩过程中心中不断默念“牙疼消失,牙疼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