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癣(鹅掌风)-10个有效秘方

 随龙 2010-09-15
手癣,俗称"鹅掌风"。皮损与足癣大致相同,多从一侧手开始,皮 损主要为水疱型和角化型,而浸渍糜烂型较少见。
  治疗:
  手足癣:局部治疗为主,根据不同类型而选不同的抗真菌药。
  水疱型:可用酊剂,复方苯甲酸酒精,复方士槿皮酊。
  浸渍糜烂型:渗出液不多时用足粉,足爽粉;渗出液多用1:5000pp粉。
  角化型:复方苯甲酸软膏。
  参考资料:
  手癣
  (Tinea manus)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中医称鹅掌风,其致病真菌与足癣相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
  临床表现
  多自手部某一部位开始,尤其拇指或食指的侧面、屈面和掌心,然后逐渐扩展。其分型同足癣。但由于手掌露在外,帮很少看到指间浸渍糜烂。但白念珠菌引起者,指间可见浸渍糜烂。丘疹鳞屑型常有小水疱发生,耐用有环状鳞屑。水疱型瘙痒显著,如发生在掌心和手指近端,易继发感染。角化过度型掌指部明显角化,常有皱裂。
  手癣为手掌的皮肤癣菌感染。若仅累及手背,出现环形或多环形损害,则仍称为体癣。手癣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双手长期浸水和摩擦受伤及接触洗涤剂,溶剂等是手癣感染的重要原因。患者以青、中年妇女为多,其中许多人有戴戒指史。 流行特征 发病机制 治疗
  水疱鳞屑型可外用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锁辛搽剂等。角化增厚型可作复方苯甲酸软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皲裂者,可加用尿素脂等。皮损消退后应继续搽药至少2周。手部搽药次数应适当增加,特别是洗手后加搽软膏或霜剂。病程久者或局部治疗效果差者可口服灰黄霉素,酮康唑等。或氟康唑50%mg/日或150mg/周顿服,连服2-4周。伊曲康唑200mg/日顿服,连服一周。疗霉舒250mg/日,连服2周。 预防
  甲癣和手癣互为传染源,应予以同时治疗,包括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尽量避免搔抓和热水烫。少接触各种洗涤剂,肥皂和有机溶剂等。 临床表现
  有二型:水疱鳞屑型:起病多为单例,先以手掌的某一部位开始,特别是掌心,示指及无名指的掌面,侧面及根部。开始为针头大小的水疱,壁厚且发亮,内含清澈的液体。水疱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觉瘙痒。水疱干后脱屑并逐渐向四周蔓延扩大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损害,边缘清楚、病程慢性、持续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并传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对侧手掌。有时水疱可继发感染形成脓疱。角化增厚型:多由水疱鳞屑型发展而成,患者有多年病史,常已累及双手,皮损无明显的水疱或环形脱屑,掌面弥漫性发红增厚,皮纹加深,皮肤粗糙,干而有脱屑,冬季易皲裂,裂口深而有出血,疼痛难忍,影响活动。促使手掌角化增厚的因素除皮肤癣菌外,还与长期搔抓、洗烫、肥皂、洗涤剂,各种化学物品和溶剂刺激以及不适当的治疗有关。 诊断
  起病于手掌某一部位,缓慢扩大,最终累及大部、全部甚至两侧手掌,损害为红斑,水疱、鳞屑和角化增厚,应考虑诊断为手癣,真菌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并发症
  病因
  手癣多来自于搔抓足癣,股癣和头癣等的直接接触传染或甲癣及手背部体癣的蔓延。手癣的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约占55.6%,其次为石膏样毛癣菌,约占22.7%.白色念珠菌也可引起与手癣相同的损害。
  手痒、脱皮就一定是手癣吗?
  手癣俗称鹅掌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患了手癣会常常感到瘙痒,手部皮肤还会出现丘疹、水疱、红斑和脱屑。初起为小片,随后损害逐渐扩大,界线清楚。时间长了,手部皮肤会变得粗糙、干燥、增厚,还可伴有皲裂和出血。但是如果出现手痒、脱皮等症状,能不能说就一定是手癣呢?当然不能,还有很多皮肤病都可以见到手痒、脱皮的症状,如湿疹、汗疱疹、接触性皮炎、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等,应仔细鉴别,否则会延误诊断和治疗。
  湿疹多发生在手掌心,且双手对称。皮损呈多形态,可见丘疹、水疱、糜烂、渗液和结痂等同时存在,常以其中二至三种为主。病情变化与季节关系密切,与饮食和休息也有一定关联。如果双手掌接触水和肥皂等刺激会加重损害。真菌检查为阴性。
  汗疱疹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于春夏之交发病,入冬自愈,主要见于青年人。皮损也是对称分布,以水疱为主,成批发作,可见于手掌面、指侧面和指端,水疱干涸后脱皮,露出新生皮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和灼热感。本病发生与出汗不良或过敏反应有一定关系,损害处真菌检查为阴性。
  接触性皮炎是因接触了引起过敏的物质后引起的,是皮肤的过敏反应,有明显的接触史。皮损发生于接触部位,境界清楚,形态较一致,多以红斑、水肿为主,严重者可见水疱、大疱等。脱离接触物后可逐渐消退至痊愈。局部真菌检查为阴性。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是一种表浅的掌跖部角质剥脱性皮肤病,常伴有局部多汗,易于暖热季节发作。皮损主要累及手足心,双侧对称,表现为角质松离形成的小白点及易剥脱的薄纸样鳞屑,其下皮肤正常,瘙痒不明显。真菌检查阴性。

方1
【组成】鸦胆子20 克(打碎),生百部30 克,白酒、醋各25 毫升(此
为1 只手用量,如患双手时则药量加倍)。
【用法】共入大口瓶内密封浸泡10 天后备用,用时将患手插入瓶中浸
泡,每次30~60 分钟,每日2~3 次,约11~12 天药液泡完即愈。
【主治】鹅掌风。
方2
【组成】鱼腥草、葱各半。
【用法】捣成1 丸,两手频搓。
【主治】鹅掌风。
方3
【组成】生姜汁、食盐、猪油各适量。
【用法】共研烂,擦于患处。
【主治】鹅掌风。

方一
[来源]《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配方]当归、生百部、木槿皮、黄柏、白鲜皮各15克,川椒10克,黑醋1000毫升。
[用法]上药共入黑醋中,浸泡2小时后煎煮至沸,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洗至药液凉后止,用布擦干,暂禁下水。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润肤。适用于鹅掌风(手癣)。
方二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8)1984年
[配方]花椒、大枫子、明矾各10克,皂角15克,雄黄5克,土槿皮30克,信石1.5克。
[用法]上药加鲜凤仙花朵适量,酸醋500-1000毫升同放入砂锅内浸泡1夜,次日煮沸后,将药汁倒入瓷盆内,待温时将患手浸入药液中浸泡之(第一次浸泡8小时,第二次浸泡2-4小时)。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适用于鹅掌风、灰指甲。
方三
[来源]《新中医》(7)1981年
[配方]侧柏叶250克,蕲艾60克,桐油适量。
[用法]先将柏叶、艾叶加清水适量煎至3000毫升,候用。再用桐油抹擦患处,以纸蘸桐油,用火点燃,熏烤患处片刻。然后将患手置药汤上面熏之,俟温度稍低,即将患手置汤中浸泡,泡至药凉止。
[功效]凉血祛风、消炎止痒。适用于鹅掌风(手癣)。一般轻症用药1次即愈,重症3-5次可愈,效佳。
方四
[来源]《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配方]贯众、乌梅各60克。
[用法]用陶器盛药,加水高出药面约4厘米,煎沸20分钟后,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浸患处,待药温变凉即停。每日2次,2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护皮止痒。适用于鹅掌风(手癣)。
方五
[来源]《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配方]大枫子、木鳖子、防风、红花、地骨皮、五加皮、荆芥各10克,明矾、皂角各3克,米醋2000毫升。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浸入米醋中浸泡1周后,过滤去渣取汁,用其浸泡患手。每日浸泡1-2次。
[功效]消炎活血、祛风止痒。适用于手癣。
方六
[来源]《中草药外治验方选》
[配方]新艾叶90克,苍耳草60克,白鲜皮30克。
[用法]先将上药一同放入瓦罐中,加水3000毫升煮沸取汁,将药汁倒入脸盆内,上覆毛巾,再将两手伸于毛巾下熏一会儿,待药汁转温时,将两手放入药液中浸泡,并搓擦洗涤,直至药汁将冷为止。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护皮、祛风、止痒。适用于鹅掌风。通常连续治疗3-5日可愈,效佳。
方七
[来源]《外科学》
[配方]大枫子肉、鲜凤仙花、花椒各9克,皂角、土槿皮各15克,地骨皮6克,藿香18克,白矾12克,米醋1000毫升。
[用法]将诸药浸入米醋内24小时。煎沸待温,将患手浸入药液中浸泡半小时。每天1次,共3-4天。
[功效]杀虫止痒、润燥祛风。适用于手癣、甲癣、油灰指甲。
方八
[来源]《陕西中医验方选编》(外、五官科分册)
[配方]川乌、草乌、何首乌、天花粉、赤芍、防风、荆芥、苍术、地丁草各30克,艾叶12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部。每日熏洗2次,每剂可连用2次。
[功效]祛风湿、活血通络、解毒止痒。适用于鹅掌风(手癣)。通常连用6天见效,最多15天即获痊愈或显效。
方九
[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配方]荆芥、防风、红花、地骨皮各15克,皂角、大枫子各30克,明矾18克。
[用法]上药用米醋1500毫升,放盆中浸泡3-5天后,备用。治疗时,每晚将手或足入药醋中浸泡30分钟。每剂药可连续浸泡两周,为1个疗程。用之有效,可继续浸泡2-3个疗程。
[功效]灭菌止痒。适用于鹅掌风(手癣)、干脚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