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仲舒五十七世孙董俊后裔昭穆派衍考

 华夏董氏大全 2010-09-15

作者:董孝忠   
    藁城南董南大章乡会编篡的<<董氏家谱>>与<<董氏祖事>>记载的昭穆派系只有一门(武二.尉六)留存于世.而且其中尚有若干失落派系.从家谱中可算出的人口也仅仅2640人在册.至于落籍地等重大项目则很少涉及.本文试图按每支门的上支可能任职地点,结合当时形势,推导可能的落籍点,供同宗参考.
由于董俊及其后裔多为武将,故而必须弄明白元明时代军事建制等人们尚不甚了解的一些细节.(明代军事状况已于资料一中介绍,此文不赘)

一.元朝忽必烈成为藩王时及其母在采邑情况

      藁城属真定地区,金末元初,河北平原属于真空地带.各路地方豪强纷纷招兵买马自主管理,成为割据一方的武装势力.蒙古入主中原的木华犁,采取收服吸附政策,凡归降的地方豪强,一律就地授官,或原职不动或改授高职,依旧管辖原有地盘.这就促使越来越多的地方豪强纷纷归顺木华犁.金朝在中原原有地方机构迅速土崩瓦解彻底溃退.木华犁规定,归附蒙古的各地方豪强,必须承担两项基本义务:出兵从征和缴纳贡赋,同时蒙古国承认他们称霸一方的管辖权力.而且,这种权力是世袭的...董俊一族的跃起,就是在这种大历史背景下走上历史舞台的.
    成吉思汗的幼子(第四子)拖雷,按照蒙古"幼子守灶制度"可得祖上大部分资产.包括十万户军民,十万一千骁勇蒙古军,乃至被蒙古军占领的全国土地,统归拖雷继承.但是不能继承皇位.皇位的继承应由成吉思汗遗嘱及蒙古类似长老会议决定.这样,在成吉思病逝后,拖雷只能任监国,皇位则由其长子窝阔台也就是太宗继承.由于拖雷得到中原大部分土地,他就将其采邑封地之一设置在正定一带,其中就包括藁城.拖雷妻子唆鲁禾帖尼遂迁至真定.忽必烈是拖雷第二个儿子,因此也就封为藩王,跟随母亲唆鲁禾帖尼居于藁城潜藩官邸.(忽必烈封藩后采邑在开平,就是后来的上都).
     又根据蒙古制度,凡诸王贵戚封地的汉族官员,须将子弟送往封君处作人质.唆鲁禾帖尼指名藁城令董文炳之弟文用文忠,先后应召入侍忽必烈.文用曾以词赋应试,被忽必烈留在身边主管文书,并为忽必烈延请亡金遗老...1251年蒙哥即位,忽必烈受命治理汉地.在以后十年间,聚集了流落的儒生和地方军阀的门客.在忽必烈周围组成一个幕僚集团...
由于上述机遇,董俊一族得以在元朝廷组建之际介入上层领导集团,成为当时各族望戚.这也是董俊一族能在元朝占有贵族一席之地的客观原因和形势.

二.元代的侍卫亲军

     1260年忽必烈就任元朝皇帝,首建中统年号,建都于开平府称上都.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开始组建侍卫亲军.首席组建人就是董文炳.侍卫亲军是仿中原王朝禁军制度组建的中央军队.第一个卫军组织延袭金制,称武卫军,兵员三万人左右.士兵来源:中原各汉军万户属下的军队.至元元年(1264)武卫军改名侍卫亲军,分为左右两翼.至元八年改建为左右中三卫.至元十六年以后,三卫军按不同民族分类,扩充为前后左中右五卫.以汉军为主体,称为汉人卫军.后又增添了武卫(1280),虎贲卫(1297),大同侍卫(1308),后改为忠翊卫,海口侍卫(1309)等汉人卫军.同时将原来隶属于蒙古军籍的色目诸国人之勇悍者聚为亲军宿卫...此外还设立了直属于东宫或后宫的左都威卫(1279年始设东宫侍卫军,1294年改为隆福宫左都威卫)...到元朝后期,侍卫亲军总人数在20万到30万之间,汉军士兵约占三分之二.
    元朝军队分禁军和镇戌军.禁军又分怯薛军和五卫亲军.组成怯薛军的人员,根据忽必烈在位情况有四种.1.先朝拔赐或所分子的拖雷家族所属世臣子弟.1250年,唆鲁禾帖尼命择真定藁城拖雷系封地中子弟入侍.董俊子文用受征,侍忽必烈于潜藩.2.忽必烈即皇位后所征召的贵臣官员子弟.中统元年(1260)四月,忽必烈即位,立即征诸道兵六千五百人赴京师宿卫.这些人大部都是当时由忽必烈所控制的军民官员子弟.在元代,臣属将自己的年轻子弟奉献给皇帝,或诸王作为怯薛,是一种荣誉的义务.同时也是登仕的捷径.怯薛地位颇高,因此元朝的怯薛人员绝大部分是贵族阀阅,与高官世家的子弟世袭担任的.3.从质子中擢拔,即所谓秃鲁花<<元史兵志>>.或取诸侯将校之子弟充军,曰质子军,又曰秃鲁花.4.异能之人...皇帝怯薛沿用成吉思汗定制,定员大体一万人,分四番轮流入值宫中,每番三日.第一怯薛例由皇帝亲领,第四怯薛则由右丞相兼领.忽必烈以后的皇帝怯薛队伍,越来越扩大,最多达一万七千人.元朝定例,皇帝死后怯薛照旧保留,人员往往维持在七八百人.这样,累朝都有各自的怯薛,诸王又有各自怯薛,总计起来,怯薛数额相当庞大.怯薛的职能是多方面的,除宫殿警卫外,他们承担皇帝的饮食服饰车马医药巫人奏乐等生活所需的一应事务.凡怯薛长之子孙,或由天子所亲信,或由宰相所荐举,或以其次序所当为即袭其职以掌环卫.虽其官卑勿论也,及年劳既久则遂擢一品官.董俊一族,为世袭怯薛,尤以文用文忠及其子为最著.受到忽必烈的极大信任.从家谱中可看出,这种世袭的组织已延续到尉字辈以下,随元朝的灭亡方终止.据家谱所记载,在内宫服务的董俊后裔所担当的职务有:太常礼仪院太祝,宣徽院以下,判官,尚官奉御,内供奉御,法物库使等.(这里,没有包括高层职务者).

三.忽必烈称帝后的两都概况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初,采取两都制.以原藩邸开平为主要都城(上都主体宫殿建于1266年),以中都为陪都.至元四年(1271)新中都城建成,同年忽必烈废蒙古国号改为大元.第二年忽必烈命名中都新城为大都,宣布建都于此,上都开平为夏都(陪都),于大都南北遥望成为元朝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忽必烈曾在1273年在此向全国发出兴师伐宋诏书.
    忽必烈确定的两都巡幸制在元朝延续下来,每年农历四五月份元朝皇帝都会离开大都到上都避暑.每年九月份再从上都回到大都.继忽必烈在开平继皇位之后,元朝还有五位皇帝是在上都登基的,他们是成宗,武宗,文宗,天顺和惠宗.
    公元1333年元顺帝即位,大元帝国已出现分崩离析迹象.1358年红巾军关锋指挥红巾军取道大同,北上兴和,于是年十二月攻克上都,诸多宫殿付之一炬.后来每拨义军攻入上都,都要放火烧一次.逐渐的上都被废弃了.元上都从1259年建立到1358年被烧毁,一共经历了九十九年.
    上都和大都之间的交通联系是元朝政治生命的大动脉.当时从大都到上都道路有三条,一是顺义 - 檀州(密云),出古北口经多伦至上都;一条是出居庸关 - 怀来 - 宣德(宣化) - 宣平(万全) - 抚州(张北) - 宝昌到上都;一条是经八达岭 - 缙山(延庆) - 赤城 - 望云(云州) - 独石口到上都(称为海青驿路).古北口是万里长城在密云境内一个重要关口,距县城60公里,距北京120公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战略地位闻名中外,有"京师锁钥"之称.元朝元统三年立古北口驿,军事意义非同一般.而居庸关经榆林,土木堡到上都一线,是当时一条重要驿路.据史志记载,当时榆林驿设在羊儿峪附近...由于皇帝经常驻跸延庆一带,因此在延庆地区建有数座行宫...基于上述原因,在密云和延庆两地设有大量军营卫所,以备两地卫戍之用.在这两地军队中曾有过一支神奇的快速反应部队 - 贵由赤,一支善于快速行军的特殊士兵.这支部队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组建,卫营地就在檀州,总兵力在万人以上...除贵由赤军外,两地还驻有若干常备军,其兵力也在数万.在这庞大的队伍中,董俊后裔广布其间,特别是中上层领导核心,董氏无所不在.如至元二十四年(1287)四月,东北的宗王乃颜与圣纳合尔,哈丹矢都尔,也不干等宗王起兵反元.五月,忽必烈自上都出兵,扶病亲征.由于蒙古军将多是乃颜的将校或戚属,两军对阵时往往"立马相响语,辄释杖不战".忽必烈命董士选李庭统领汉军,担当护驾宿卫,用汉法作战,"将诸卫汉军从帝亲征".此诸卫汉军,就是当时在上都到大都间驻扎的"汉人亲军".大抵是五卫侍卫亲军...另一名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王庆端(女真人)也奉忽必烈"特敕"率东宫侍卫军扈从征乃颜(东宫侍卫乃怯薛部,称威卫,是卫戍内宫部队,在这个队伍里有众多的董俊后裔,他们大都担任中上级指挥军官...)
    延庆由于是皇帝跸扈之邑,驻军也十分庞大,其中也不乏董俊后人.这就不难理解董氏家谱中所写的"家族始迁于檀州(密云)或缙山(延庆)"的记载了.这里还有一个相映成趣的史料记载,说的是台州有一个叫子遘的军官,把他的女儿分别嫁给了董俊儿子董士方和董士楷.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叫檀,一个叫妫,是从密云和怀来的地名而起的名字.当时的董士楷和董士方就服务于密云和怀来驻军之中(怀来曾是宋代董宗本的驻地).
另外据元史记载,董俊二子董文蔚卒于上都炭山.赣榆董氏族谱记载:密云县志说墙子路有董元帅墓,说明董文蔚埋葬于墙子路.经查,墙子路确有一座庞大古墓"将军坟".傲然矗立,古木森林,寒风凜凛...位于二道河村旁,目前已被平掉,成为宽大的公路.
以上史料均说明元代密云怀来延庆,确有董氏服务于内的众多军旅,而密云等三地也曾有过董氏官邸与宗族留驻于此.只是若干年后逐渐迁徙他去.

四.藁城家谱分析

一. 南董镇大章村(名谓出自用章)是董俊的家乡,但是,从家谱中反映出来的却是文用长子董士贞以下第三子董守纬 - 董玉 (敬字辈) - 董良佐,董良辅两门后裔.总人口数(含董俊)仅为2640人.其他的董俊后裔在那里呢?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它乃我辈之天职!
    从朝代纪年分析,敬字辈与武字辈派衍是元明两朝交替时代.这个时代由于战争频繁,社会进入混乱状态.但从历史进程看,世袭与官衙的双重交接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第二代朝廷会继续启用在位的一些官僚层人士,所以家谱上仍延续着世袭职位名称.不过随着执政朝廷的政策变化,家族性官僚体系将会在历史舞台上被逐渐淡化.
    武佐(史料记载曾任左卫指挥使)武辅(史料记载曾任保定后卫镇抚使)两门是后人按家谱排字而赋予的名谓.人们习惯上并不如上称呼,而是将家谱辈字去掉,仅用后一字或添加自己一派的排字.如董俊五代孙董玉(董敬玉)生董佐董辅,因本门派字为良字辈,故称谓良佐良辅.其年代约为明洪武年间(1383).良佐生二子,长子信次子宾(尉字辈).董信一门从七代到十代共计二十四口人,其中九代诚字辈董资官居六安州军储仓大使;十一代肇字辈董仰为易州上陈驿驿丞(相当于兵站主任).董韶迁居山东莱阳十字埠村(经查,十字埠村属赵旺庄镇,确有其族裔).本支从这一代起他们的名谓出现了明显变化.如十代董从,名从用,他的三个儿子的名字叫仰高,希士和希花.而他们的同门表兄(弟)却自起名谓叫福起福德.其他数门族裔仍沿袭希字辈派序,如希孔希程等等.
而董宾一门,则从九代诚字辈就出现异名,如邦辉等邦字名谓.十二代中字辈出现成名一人异名,为生员;同辈人董宪(中字辈)为昌黎县训导.十三代山字辈出现"云运桂喜忠仲"异字.十四代荣字辈出现"朝喜名"异字冠名.十五代发字辈出现"九邦荣"等字.十六代之字辈出现"名臣文"等冠名...在六代至十七代九十一口人中,只有十三代出武举人一人(云翼).说明董氏后人向平民化的转换已经完成.
董良辅(武字辈)一门,则六至十七代人口共九十八人,无一人有社会功名者.其中出现的异字冠名有,八代秉字辈出现"奉先大川仲和"三名异字.十代出现"均"字通名.十一代出现希元.十二代出现民方字.十八代未进行统计...在这些名谓中,有趣的是出现"氢氪瓩"等现代技术名词.十六代的人生活在约十六世纪,相当于清朝雍正年间.那个时代,对于自然科学,人们知道的还很少,能在名字上用上这样的称谓真是具备了超前意识.当然,从侧面也说明董氏后人仍不乏佼佼者出现在中国大地上.
二.从这两门的派衍中寻找自己的祖源,不能以现在南大章家谱的派字中寻觅。正确的作法是:从家谱的后面排字寻找,如武佐(良佐)一门之后的字序是:信,宾(七代)- 俭,让,勤,谦,聚(八代)- 恕,宗,资,奈,顶,彪,辉,耀,直(九代)- 强,从,胤,祚,斌,龙,虎,才,珮,璞,琚,珣,罕(十代)- 起,德,仰,希,花,颜,曾,孔,韶,程,范,周,文,之,能,孟,贡,清(十一代)- 岑,斗,星,登,宜,官,宪,宴,寨,成,端,松,稳,准,可,察,美(十二代)以下从略。
三,从家谱中获悉,这一门(武佐,武辅)只有三户可能在安徽和山东河北落籍,他们是:尉信孙诚资,任安徽六安州储仓大使,他的孙子肇韶迁居山东莱阳十字埠村(现在仍有其后裔居住),还有一个是十二代孙中宪,任昌黎县训导。这三支派衍十分清晰,极有可能在落籍点繁衍生息。其他认可在南大章家谱中获得迁徙信息不是太多。董大章乡会会长董繁良董繁伟提供的资料:南大章是董俊三子文用,文用子士贞的后代。藁城市南董镇北大章村是董文用五子董士恒的后代。藁城市九门乡庄货头村是董俊四子董文直的后代。藁城市北楼乡北楼村是董俊八子董文忠三子董士恭后代(藁城市兴安镇董家庄,石家庄长安区董家庄同是董士恭后代)。另外河北省隆平县陈墩村;宁晋县东陈村是董文忠四子士信的后代;保定市雄县开口村董良辅家谱记载,是文用三代孙武辅后代;
四。其他董俊以下诸门派情况如何?在讨论其他七支后裔之前应先弄清楚以下一些具体问题。
1.关于董俊先祖的迁徙地.根据睢宁董氏族谱和网上相关信息提示,董俊一族并不是从山西洪洞迁徙藁城.这一定位十分重要,可以避免许多徒劳无益的寻访工作.董俊是董仲舒第四十一世孙董全祯的后代.董全祯字凌子,唐天佑年间(904)为御史兼八寨将领,当时驻地在皖赣浙三省交界处的德兴一带任职(被后人常误认为是董晋后裔.董晋三代孙董全祯乃唐朝德宗(780 - 785)时代人物,两者相差百余年).他的七世孙(仲舒四十八世孙)董鍵徙居藁城,估计也是由于履职之故.互联网上有董氏后人寻觅祖源说,"董俊先祖从安徽迁徙至梅花藁城...".当时的安徽历史上应从现在的皖南再向南划出去一截地面,即现在的德兴以北.其中的婺源就属于徽州,那里有我董氏后裔数支派衍,人口十分可观.
2.关于藁城董氏族谱中未尽记载.藁城家谱重点记载是其文用一支的后代.其他支派没有记载的必要,因此该简即简是其续谱的方针.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在他们的原始家谱中有着其他各系记载的相关信息.事实上不可能在七代以后截然将世系图终止.所以有必要挖掘原始家谱的后续部分,为现代服务.据山东广陵董长福讲,他们的谱系连接就是由藁城南大章村的家谱中(未公布部分)找出董守业和确定其渊源的.
3.关于墓地.葬于南董镇的董俊后裔有文炳,士元,士选,和第三代守仁等记载.从文史中获知,占地九百多亩,埋葬着数百座不同时代的董氏后人坟墓,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已被全部平毁.原本就无法辨认的墓主就更加扑朔迷离...不过,墓主人的名谓并不能断定其落籍点,也不能提供准确的分支关系,只能说明他的归宿罢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硕大的董氏墓地只能是为它的后裔子孙设置了一个"归去来兮""落叶归根"一捧土,仅此而已.探讨墓主人的落籍点仍须我辈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得到.
4.董俊三代到七代的名谓中存在着与当时代潜规律相悖的几则疑点.A.元明乃至以前,各士大夫除了有原名外尚有字与号之分,家谱对其均有明确规定.藁城家谱则只有董俊到第二代人不完全的号字记载,绝大部分没有这方面的记录.这说明这份家谱并非原始抑或早期版本.B.我国古代人幼年时由家族命名,男二十女十五以后进入成年,应取字.名与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一般来说字是为了抱负,排行,尊古,述志,祈福,消灾...等规律.另外,最为流行的是用字旁排列自己一门的子孙派衍.如盛行的"火"字旁字,意味着我董氏与祝融火神之缘.与此相随的是董仲舒首倡的五行涵义字旁如土,玉,水,金,木,等字.有时为了能取得偏旁字,甚至会出现牵强附会的字,让人难以理解.称号又称别号,它与名字不同,只用于自称.以笔者接触到的族谱,并非所有人都严格按照排行名字入谱.这是因为有些人虽取了谱名,而由于种种原因,行于世的却是别的名字.去世后谱名湮忘只得录入行世之名.C.当然也有其相反者,谱书上的名字与行世之名原本就脱节各异,甚至有人不知道自己的谱名而自行取定本门名字者.这不仅仅是反映着宗法制度的疏漏,更反映出各门派系的独立意识与奋进门第观念的产生与扩展.如河北文安县文史资料曾介绍董俊后裔情况.该资料从其家谱中录出以下内容:董俊之子文用 - 士贞 - 守纬 - 董玉 - 董良辅,以上六代与藁城家谱一致.但董玉家谱中为董敬玉,董良辅家谱中为董武辅.六代以下全与藁城家谱不符...第六代董良辅于永乐二年(1405)奉旨迁居雄县开口村.十一代孙董冀北以上五代均担任保定后卫镇抚使,直到十五代董宪周.从第三代董忠(良辅孙)始,因招到有功,授保定后卫镇抚使.此后世袭九代,至十一代孙董冀北.其中第六代徕孙三人功名显赫,长徕孙董权任明威将军,次徕孙董衡宣武将军,三徕孙董塤保定后卫镇抚使,至第八代仍孙三人,其中董仲道明威将军,董万民镇抚使,第九代云孙董光先,第十代董芬十一代董冀北,再到十五代董宪周.雄县县志记载,宪周字硕甫,幼读诗书,及长喜技击...威名震河朔.董宪周之子董振伦,孙董责善董道善家传武功...董明魁祖父董博轩携家迁朱家务,子守业守信,以后传七代.现在的朱家务董绍勤绍武,铁庄,克明等系良成一脉所传.另一支董兴成(董守信孙)所传.董绍亭是董明魁玄孙,董学贤为明魁徕孙.董德魁子董良成(海川侄),良成子董俊山,董兴成子董春林...以上所列文安文史资料中可看出前六代与藁城相符,以后就各行其是了.
5.藁城家谱序言中曾提及1951年董云基通过查阅大量史料,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世系歌...说明此谱是在1951年完成编撰的.由于缺乏三代以下每位族人的完整名谓记载,而使族谱在价值上逊色许多.更重要的是为寻宗觅祖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另外,从家谱中清楚看到,在每代人的冠名上有强加之嫌.如前所述,董玉则写成敬玉,这样就与现实脱节,董良辅的后裔们只知道董玉是他的祖先,一说到董敬玉则说:"没听说过这个人".当然,如按家谱的完整性而言,应该循规蹈矩不能错乱.可是人们有时并不遵守你谱牒上的规矩,而是在历史的特征上赋予另外一种意义,甚至改变原有名谓.文安县"文史资料"(二)中,就直写董俊后裔董玉,子董良辅.而没写敬玉和武辅.(文史资料是抄录朱家务董氏家谱).这就提示我们,在以后的寻根溯源时应不拘于藁城家谱所限,从冠名中推敲研究,或干脆使用他的直接后面字而排序.
五.董文炳一支,七代以上共五十四口人.三个儿子是士元士选士秀.门派最大的一支是董士选(生九子),共三十一口人,占全支系人口二分之一.士字辈以下守字辈共十四人.这一代人生育能力明显下降(符合马鞍形规律),一般只有1 - 2个后代,最多只有三子.他们的名字是守字辈的"仁正礼谦恕愚愿悫思懋宪慰虑惠"大致均有官职,最大为正二品.第五代敬字辈是"铸镇铎钦镛铣鉴錡銘铨銮釜鎔锷镡疌(加金旁)逐(加金旁)盖(加金旁)钲链钝钶菫(加金旁)".第六代武字辈为"祖献宗舜续敏世尧德福安唐"这一辈也称"臣"字辈.很显然,这一代已出现排名无明显规律现象.第七代尉字辈为"栋構枢椿唐"...从官职方面分析我以为有以下几处可考虑有落籍点:1.士元长子系祖臣为燕南廉访使.燕南泛指燕国以南,赵国以北地区,相当于现代石家庄和保定地区一带地盘.2.七代(宗臣子)尉栋(董栋)左卫佥指挥使,应落籍北京冀北一带.3.士元次子守正后裔尉枢也应在上述地区.4.而三子后裔可能落籍到山东的兖州.5.四子后裔落籍至石家庄以东的深州...董士选一支可能落籍点是:1.京津地区为士选长子与次子首选落籍地,也许在江西有分支.2.四子最大可能落籍到辽州,就是现在的山西左权和顺榆社三县,浙东可能有分支.3.五子落籍地在威州(河北井阱县)与北京.4.六子最有可能的落籍地是浙江省...董文蔚一支是董俊一族最少的一门支系,五代只有六人.董文蔚卒于炭山.密云县志记载,墙子路有董元帅墓.当时,密云有董俊后裔最大的一处官邸与留守处,现在的密云水库(淹没区域)曾有很大的一个董格庄村,但该村在百年之前董氏已经迁徙他去(番字牌村董氏语).文蔚一支五代均有宫廷官职,他的子孙应该落籍在京城与其周边地区...董文用与董文忠后代支系庞大,笔者将另文拙析.


董仲舒五十七世孙董俊后裔昭穆派衍考
(资料之四)

撰文 董孝忠


    董俊三子董文用,字彦才.1223年生1297年卒.享年七十四岁.十六岁中进士.左右司郎中,兵部郎中,参议都元帅府事,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山东东西道巡行劝农使,工部侍郎,卫辉路总管,山北辽东道提刑按察使,佩金虎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翰林,集贤二院学士,知秘书监,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御史中丞,翰林学士承指,贤德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赠"宣猷佐礼"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少保,赵国公,谥"忠穆".
(一). 董文用支系庞大,他一共生了七个儿子,七代以前一百三十余口人,官宦人士达六成以上,其中不乏高官厚禄者.藁城家谱并没有将文用支系全部记录入册,这可能由于文用后裔众多,广布全国各地有关.
一.文用长子董士贞一派:董士贞生五子,守字辈是"约经纬续继";五代敬字辈"珪璋献(加王旁)壁宗(加王旁)瓒逑(加王旁)玉尔(王旁)理珉球".六代武字辈"义忠佑生懋元恒善良尽(草头)慎让昭恭谦谅用佐辅美懿顺深彰"七代尉字辈"烨烙炬炜高(火旁)侖(火旁)焕暖(火旁)贤(火旁)烬炼炀瑞(火旁)幌焯烛炳灿敦(加火旁)辉.家谱以下只有第五代佐辅两支.
A.士贞长子一支相关任职情况如下:1.四代守约支,四个儿子全部为官.守约任中宪大夫,归德府知府(即商丘).2.长子定国将军,佩金虎符,左都威卫副指挥使,天赐场提举.威卫是保卫皇宫内宫部队,曾随忽必烈平叛乃颜反元.他们驻地在两都宫廷内部或四周地域.3.次子文林郎,葛城县知县.葛城就是现在的保定安新县与雄县有历史上的合并分割记载.这一支很可能就落籍在原地了.4.三子将士郎鹿邑县税副.鹿邑县在豫皖交界处属河南省周口地区管辖.税副使可能是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大致在七品之列.这一支后邑如没有意外,就会落籍在现在的鹿邑县一带.5.四子中顺大夫,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副使.江南湖北道是元代设置,以洞庭湖以北命名,明为湖广省后改为湖广布政使司,清为湖北省至今.在这里做官的还有董文忠的孙子董守中,也是省级干部.湖北道的治所可能在江陵,就是现在的荆州.6.第六代武字辈只有长支武义为高邮府司狱.高邮地名.司狱乃直属皇帝的监察刑狱系统,它包括锦衣卫,东西厂,镇抚司狱等,是很厉害的一个职务.这一代的后裔毫无疑义会落籍在"本土"了.
B.士贞次子守经一支相关任职情况如下:1.守经长子定远大将军,左都卫副使.定远将军秩从四到五品,至于是何地左都卫家谱未作交代,但从其祖辈任职情况看,可能在京津地带.2.守经三子中山织染局副使.中山,古时为真定,就是现在的定州市.织染局相当于手工业管理局,秩从为七品.这一支的后代肯定在现在的定州落籍.
C.士贞三子守纬一支相关任职情况如下:三子共生育三子,其中长支乃南大章祖源.1.长子生武佐武辅(略).2.次子朝列大夫,云南省宣使.宣使为武职官员约五至六品.云南省治所变化很大,不过明清以来大致固定在昆明.这一支极有可能落籍于云南.但明清云南战事频繁,移民也很频繁.众说纷纭的"小云南"就是从云南迁徙到山东和辽东半岛成为本土始迁祖.守纬一支除了董玉子名良字辈外,余下两支却称谓"德",为德字辈.
D.士贞四子守续,怀远大将军,侍卫指挥副使.怀远大将军是高级将领,三品万户.官不小,可世袭,但家谱上没有将六代以下名谓写出来.据山东寿光董长福考察,这一支是他们的祖源.他们的始迁族是明朝兵科给事中,调遣塘头营(寨)守边卫戍...
二.文用次子董士楷一派:董士楷生四子.守字辈是:"纲纪纶绍".敬字辈是"瑚吴(王旁)瑢琪璇琏琦瑞瑛琰珣".武字辈是: "巽交萧殿夣庸明臣何"尉字辈是:"煜亘(火旁)熺燔".董士楷家谱上只记载大兴府教授.但元史尚记载,浙江有个姓子叫子遘的左右司员外郎,已经致仕.他的长女叫子妫(就是在延庆县出生的)嫁给了藁城董士楷,生的儿子叫董缉(纪)是太常礼仪院太祝,就是士楷第二个儿子.末檀(就是在密云出生的)适同里韩...俱有贞节朝廷旌表其门闾<<列传七十七>>.
    士楷一支后裔任职情况:这一支只有四子守绍为征行千户.他的长子为迪功郎,汝宁府税副.征行千户相当于四品或五品官职.元至元三十年(1293)升蔡州为汝宁府.明清时期今驻马店市分属汝宁府和南阳府隶河南道.经元末多年战争,汝宁地区人口锐减.明太祖令太湖流域和山西无地农民迁至豫南.当时汝宁府各县接收大批移民...这一支很可能在驻马店地区落籍.而董士楷确有可能到浙江台州他丈人家落户.
三.文用三子董士英无记载从略.
四.文用四子董士昌.士昌次子董守绅,武德将军,福州新军万户府上千户.他的长子董琇昭信校尉侍卫百户.据福州市志记载,元代福州路军事机关和驻军有二个万户府,亳州翼万户府,至元二十四年移济南东平万户翼戍福建,后为亳州上翼.至元二十七年复设福新万户翼辖新军...又令二翼官属相参署事,号称福兴镇守万户.大德四年(1360)定例,兴化路只令千户镇守...其汀泉漳等路并委百户.福新万户府下属六个千户所为上,下,中,姚,只里,哈喇等千户翼...(元代兴化路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明代改为兴化府辖县未变)就是说,董守绅的具体驻扎地址是兴化一带.他的儿子董琇是昭信校尉,侍卫百户.很可能是世袭其父职.
五.文用五子董士恒,资政大夫.柱国,大宗伯,礼部尚书.生二子,长子董守紘,奉议大夫,真定府治中,他的长子董璜为尚官奉御.士恒次子董守缨奉训大夫,晋州知州.守缨孙董博,大名路织染提举.这一门均在河北中南部履职,落籍点肯定是在真定一带.目前北大章村董氏是其后代.
六.文用六子董士廉,中宪大夫,翰林院编修太史府君.家谱共五辈无功名者.守字辈是:緼绎纯.敬字辈是:璠瑗玦寿(王旁)璡.
七.文用七子董士方.家谱只记载三人,是最少的一个家族.其实史料有过一些记载.据元史陈孚传考证(陈孚圹志记载),子遘元将士郎,庆元路(宁波)总管府知事,女八人,长适董士方小保忠穆公(文用)之季子,次适松江府...这里的子遘与董士楷那个子遘可能是一个人,他的女儿是两个人嫁给了董家还是元史与考证有错误?较难判断.不过从文章中叙述的董士楷和董士方可是董文用的两个儿子.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肯定的讲,董士楷和董世方均有可能是现在宁波一带董氏后裔的先祖之一.
(二).董俊四子董文直.董文直只有一个儿子,叫董士表,骠骑卫上将军,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武献侯.董士表也只有一个儿子,叫董守义,金吾卫上将军,都指挥使,昭懿侯.董守义生四子"钧鋘钊鎛".武字辈"泰益谦授清信珊田赞亚达敬智亲".尉字辈"奴江".守义长子宣武将军,中宣卫副使.次子,内供奉御.三子,宣武将军,洪州万户.武字辈世袭官职的是谦臣(武谦),中宣卫副指挥使.赞臣(武赞)洪州万户.亚臣(武亚)福建都事.从他们这一支系的任职情况看,钧支任中宣卫副使三子谦世袭职位.他们的驻地在赤城到张家口一带.极有可能落籍在那里.而钊支任洪州万户,且其子世袭,并有另一子赴福建任都事.这一支的落籍地肯定在南昌和福建地区.据南大章乡会提供的资料:藁城市九门乡庄货头村是董俊四子董文直后裔居住村.
(三).董俊五子董文毅.文毅生四子"士仪士安士特士荣"董文毅中顺大夫,湖北道宣慰副使.他的三子奉政大夫佥事,守字辈是"游德政柔纨",其中守游承事郎衢州府推官,董守政是国子上舍,董守柔是龙虎卫经历.到五代只有守政长子旬臣(敬戚 - 金旁)为内供奉御.董文毅长支很可能落籍于衢州.五代武字辈是"知央(王旁)玽旬嗣淮"
(四).董俊六子董文振字彦兴.坐镇廉州,无后早殁.本支无任何记载.
(五).董俊七子董文进.这一支总共十七口人.文进为顺德府判官,就是现在的邢台市的节度使或观察使的属官.三代士字辈是"郁质寂".四代是"彰真庄照弘奇诚嘉".五代是"瓘璐玖珷玞"这一支只有董士质的二子董守弘出任河南布政司参政,太中大夫(相当于省部级干部).河南布政司的治所可能在洛阳.因为董文进在邢台做过官,也有可能有一部分后裔落籍在邢台附近.
(六).董俊八子董文忠.文忠一支南大章家谱中共记载八十五人,(从二代到七代).为清晰明了,本文采取每支单列的形式.
A.文忠长子董士珍.董士珍,字周卿1255 - 1314,享年五十九岁.资政大夫,柱国,大司马,兵部尚书转吏部尚书,江南行御台中丞,河南江北行省左丞,赠纯诚肃政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封赵国公,谥清献.生子六:守中守庸守恪守逊守简守康.
1.董守中.正奉大夫,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赠纯诚守正忠亮功臣,枢密院副使,护军都尉,追封赵郡公,谥靖献.生子四,钥鎋铉鐩.
*** 关于两个董守中的相关资料:在历史上,同在一个朝代竟然出现两个姓名相同的人物,实为罕见,更容易混淆.但只要仔细分析还是能够分得开的.一个是被封为公爵的高干,一个是基层知县;一个是在中央和南方任职,一个则在山东任职;一个籍贯在藁城,一个籍贯在莘县.年代也存在差异,一个任职时间在文宗天历二年(1329);一个在至正十二年(1352)...从他们的籍贯可看出,一个董守中是藁城董俊的后裔;另一个董守中可能是董仲舒在开封做官的某一支后裔(很有可能与董其昌先祖有渊源关系).
董守中长子董钥,敬钥.通议大夫,广东廉访使生一子靖臣,武靖.
董守中次子董鎋,敬鎋.中奉大夫,甘肃行中书省知枢密院拜参知政事,赠宣力辅治裕国功臣,封冀郡公,谥肃献.生子二,长子渊臣,武渊.保定府治中.次子贤臣,武贤.
董守中三子董铉,敬铉.承直郎,秘书少监.生二子.长子辅臣,武傅.内供奉.次子洛阳,武洛.
董守中四子董鐩,敬鐩.奉政大夫,宣徽院判官生子一,武禹.宣徽院是总管皇宫内诸司及三班内侍.
董守中一支长子很可能落籍在广东的治所番禺一带.而其他三子在保定附近和京津地区一带.
2.董守庸.资德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生六子,锡鐏镔镌鍒鉅.其中只有四子董镌(敬镌)有官职,为承德郎,怀庆府判官,生子二,长殿臣次巨臣(武殿武巨)...余无记载.怀庆府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沁阳县四子董镌有可能在那里落籍.而余下三子则回随其父任职而在江浙等地落籍.
3.董守恪.奉议大夫,礼部郎中,生子二,镐鐄.长子董镐,敬镐中宪大夫,江浙廉访副使.生子二,长崇祥(武崇),次使奇(武使).次子董鐄,敬鐄,尚官奉御.生子二,良臣正臣(武良武正).落籍地,江浙,京津.
4.董守逊.奉训大夫,颖州知州.生子三,镣鉼镒.长子董镣,敬镣尚官奉御.生一子,忠臣.次子董鉼,敬鉼.修织郎法物库使.生子一,旬臣(武旬).董守逊有可能带着他的小儿子在阜阳落籍.而他的另两个儿子则有可能在其任职地落籍.(他们都是内宫中级官员).
5.董守简.字子敬.1291 - 1346,荣禄大夫,御史中丞兼知经筵事总裁官,赠推忠佐治济美功臣,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上柱国,追封冀国公,谥忠肃,生子二,钺铠.长子董钺,敬钺内供奉御,生子一,肃臣,武肃.次子董铠,敬铠,生子一冀臣,武冀.落籍地在家乡和京津一带.
6.董守康.无任何记载.
B.文忠次子董士良.董士良,奉训大夫,开州知州.生二子,守成守明.长子守成,资德大夫,河南布政司参政.生子一鍪.敬鍪.开州就是现在的濮阳地区一带.这一带我董氏后裔比较众多,著名的抗日英雄董一元的后代就聚集在这广袤的鲁西北地区...董守明无任何记载.
C.文忠三子董士恭.董士恭,资德大夫,陕西诸道行御台御史中丞.生三子,守常守让守训.长子董守常无任何记载?次子董守让,正议大夫,东昌府(现聊城)总管.生子一,董錞,敬錞.董錞生五子,(武)高盛广清河.三子董守训,翰林集贤直学士,中奉大夫,中书左丞.生子一,锾,敬锾.后改名仲吉.朝列大夫,浙江布政使司左参议生子四,敬显山(下加百)久.
1董锾(敬锾)长子董敬(武敬),知太医院事,生子二.长子董浩(尉浩),生二子"董真董秀.次子董清(尉清)秦府审理.生子六.温良恭俭让园海.这里的秦府可能指某王府,有可能就在北京.
2.次子董显(武显)晋府宝典.生子二,澄泉.家谱注明居住点是石家庄长安区董家庄村.长子董澄(尉澄)景陵卫经历,生子一廷玉.景陵卫就是现在的十三陵之一.董廷玉可能就在附近落籍.次子董泉(尉泉),生子四,廷璋廷现廷会廷珊.
3,三子董百(加山字头)(武百),生子三,泗淋洺。家谱注明居住点是藁城市北楼村。长子尉汜,生子一钦。次子尉淋,生子五,廷璨,义礼智信.三子尉洺,生一子,昶.
4,四子董久.中宪大夫,江西广信府(江西上饶)知府,生子三,芳茂葍.家谱记载居住在藁城市董家庄村.长子董芳.孝义县(山西省)儒学教授,生子五,廷瓚,瑄珂珙珣.次子尉茂,生子一,廷瑞.三子尉葍,生子二,廷忽(王旁),廷堂(王旁).
D.文忠四子董士信.无官职.生一子董守信,迁居于赵州隆平县陈墩村,生子四.瓒瑀瑛琳(敬字辈).四子董琳(敬琳)迁宁晋县东陈村.隆平县就是现在的隆尧县.宁晋县就是现在的邢台市
E.文忠五子董士能.无官职.生子四.守道守辙守宽守和.长子守道生子一董珹.次子守辙左赞善(东宫太子属官,大夫,五品或六品).生子一.奇儿(敬奇).三子董宽生子一,名柯(敬名).士能四子守和.无记载.
(七).董俊九子董文仪字彦荣.廉州赐使.无后早殁.


董仲舒五十七世孙董俊后裔昭穆派衍考
(资料之五)
撰文: 董孝忠

    江苏省铜山与睢宁两县3623.6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息着我董氏群体约十五万之众.他们绝大部分是元代董俊八子董文忠的后裔.如果向东伸延至连云港,我董氏后裔已接近三十万.(部分后裔归属尚待进一步研究).
为了使我董族后裔寻宗认祖得到客观条件支持,本文特将铜山睢宁两地的<<董氏族谱>>相关序言节录于下.
董氏族谱目次.江都堂.
卷一.
族谱引. 始祖仲舒公传. 四次修谱序. 铜山董氏四次修谱序.
四次修族谱自序. 董氏族谱四次编修记. 族谱凡例. 
宗排三十字. 四次续修族谱跋. 祖德传. 选抄三次修谱自序.
始迁祖全体公传. 重修族谱自序选抄. 选抄三次重修族谱自序.
理中公传. 选抄三次族谱自序. 厚福公传. 族谱自序选抄.
选抄三修族谱自序. 始迁祖全体公碑文. 董氏族谱四次重修碑文.
董氏宗族世系图. 四次修谱捐助名单. 大事记.
卷二.
善公系下. 卷三. 祥公系下(公选公支) 以下从略.

四次修谱序(摘录):
    史记我董氏乃黄帝苗裔帝舜赐姓董相传汉代武帝时河北省枣强县广川镇仲舒公乃我董氏之始祖也而后千余年分支到景州至明代中期仲舒公后传的六十四世孙 - 全体公就是我族的始迁祖.
始迁祖全体公由景州宦游来徐...一介行李一箱诗书诗书内存有先祖世系表一本...后裔理中公于是上朔汉晋下迄唐宋元明旁求族中支分派别著成一部家谱虽系抄本实为第一次所修之家谱...(原文无标点符号)...
黄埔军校第十七期毕业生七十六世孙广厚谨撰

铜山董氏四次修谱序
...查"姓氏考略"董氏系出黄帝之胄,舜臣飂叔安之裔董父舜帝赐姓曰董,可见董氏于东方古国步入文明时代前夕已为实际应用之姓氏.铜山董氏溯宗追源,西汉大儒董仲舒是为始祖也.明初嫡传六十四世全体公自景州始迁徐属铜邑...公始不忘本,珍藏先祖世系表,百年后理中公得此而创修"铜山董氏族谱".继之厚福公,景山,占鳌公蝉修不巳,于今代传八十有余矣.其绵延递远者仅次姬孔,而人丁繁盛,人文荟萃,英傑骛起,族众遍布铜睢邳诸县境村落,蔚然成一方望族...
舊邳东黄埔渔人 许静群谨撰 癸酉年仲春于晋陵


以下为历代修谱序文作者:七十八世孙守廷. 宪洪 秉坤
七十六世孙 占鼇 淮阴前清举人 魏琳
七十七世孙江苏省立第七师范毕业生 立铨
七十六世孙 景山. 七十六世孙宪治.
七十七世孙 茂荣. 七十八世孙 隽卿. 隽伟
七十六世孙 鸿章. 
七十七世孙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军第十五师师长兼皖北剿匪司令
立贤. 碑文作者:七十六世孙前清岁进士占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