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十大恨
第一恨,张爱玲过早离世,《小团圆》出版; 第二恨,金庸金大侠要入庙堂,不知图个舍; 第三恨,亦舒由港到加国,离世又避世,灵秀机锋全无; 第四恨,王朔由文学痞子变成文艺青年,从良后再也找不到北; 第五恨,《红楼梦》再拍,从选秀到炒作,一波三折,不知结果如何,曹公地下有知,给个答案。 第六恨,网络作家一堆,八零后、九零后作家一堆,在成堆的作家中,有文学价值的作家看不到,商业价值的作家如过河之鲫,恨之又恨; 第七恨,于丹写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气活死人,气死活人,如果她可以作一面旗帜,那流行歌手可以唱京剧了; 第八恨,百家讲坛推动了国学的大热之潮,但却让国学从国粹沦为快餐文学,是个人讲一堂课之后都可以出书写作; 第九恨,文坛出现人才凋零诸候割据状况,找不到大家,只有小家小知识青年在折腾; 第十恨,成名次序给打乱,想当作家尤其著名作家之前应先作编剧,该剧大热后,一定可以出书,并且大卖 |
|
来自: igotohappy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