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确家长定位。最后一年我总结出来家长应该做,不应该做的。 我们先看不应该做的。第一个,见不得孩子不学习,比如说晚上吃完晚饭,孩子往往磨蹭,看会电视,这时候妈妈着急会说,儿子赶紧去学习,别看电视了。有时候孩子故意进去把门弄出点动静,摔门进去了。有一次我跟一位妈妈说,你吃晚饭的时候跟儿子说,妈妈今天累了一天,吃完饭你帮我洗碗,要不然你做作业。这时候你发现咱们的儿子大部分都是去做作业,而不是洗碗,这时候是主观意愿,而不是被动的,这个招只能用一次。最好跟孩子约法三章,刚吃完饭半小时不能进入学习,这时候跟孩子多聊会天,或者你放松半个小时让他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半个小时到了,我们妈妈一定要做到,因为大多数是你们管孩子的学习,儿子,时间到了,赶紧做作业。这时候你会发现,他会磨蹭几分钟,可能四十分钟才会去,注意,你的职责是提醒监督,久而久之他会去了,因为半个小时是你跟孩子约定的契约,你尊重孩子,孩子反过来会尊重你。如果他不遵守半小时的契约,对不起,半小时也取消,直接立马做作业,这是代价。今天的孩子智商太高了,他们都明白。 第二个,过度关爱。晚上十点半过后,孩子在屋里还在埋头苦干,这你送牛奶是关心孩子。妈妈的行为我知道,关心孩子,加点夜宵,加点营养,他是在琢磨这个小子这么久没出来,他是看书吗?但是孩子怎么想?一个学生告诉我,实话跟你讲,妈妈这么做我知道是关心我,但是我接受不了。注意,孩子在你面前永远是孩子,但是他自己觉得是大人,我渴了我自己知道出来喝水。第二,如果真正在正常做作业和复习,爸爸、妈妈反倒是干扰我学习。有时候推开门在那儿偷窥。第三,体现了爸爸、妈妈对我不放心,不尊重,不信任,我觉得这一点我最接受不了。这时候我们给孩子一个相对自由点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一定的尊重和信任。我讲我的案例,曾经我有一个海淀教委的好朋友,去年孩子高考,他们家诺大一个书桌,这时候他把以前的应酬都推掉,晚上中规中矩会到家陪孩子看书。有一天到旁边拿阵线包,一根针掉下来,她儿子说,你的针掉地上了,她说我的心沉了,她肯定没在正常的看书,一根针地下的声音他都知道。只要你把握好度,让孩子顺其自然。 第三个,只关注成绩和名次,这是对得,我觉得更要关注孩子成绩、名次背后的原因,帮助他解决问题,怎么提分。其次,他的答题技巧有没有,不能只关注基础知识的问题。第三,孩子心态,考试发挥稳定不稳定等等。 我们看看家长应该做的。我上一次碰到一个孩子,今年春天一模后一个女生跟我说,我上一次成绩不太理想,但是我心里有底,知道自己差在那,怎么去提高。而我妈妈坐不住了,天天跟我唠叨,整得我觉得特别对不起她。你把时间给孩子,对他是一个尊重,他倾诉出来压力就小的多,总比他跑到网上跟陌生人倾诉好的多。第二个,关键是你通过沟通的过程,你能掌握孩子所思所想,跟孩子分析最新时政热点问题,所以有效沟通最关键,少说多听。 第三个,帮助孩子选择好的辅导方式和老师。如果孩子优势学科,强科非常好,报名师的小班,强化一下。但是他的英语里面作文不行,这时候找家教老师和一对一的老师,短、平、快提一下,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个,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这一块刚才游涵老师已经讲到了,考前紧张怎么办?适当帮孩子分散过多关于考试本身的东西,多带他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聊聊社会热点的话题等等,听听音乐等等。注意,听音乐的问题,有的孩子晚上在在家学习不戴耳塞进入不了学习状态,这时候你一定要注意,让孩子一心不可二用,把耳机拿下来,避免他形成习惯,养成条件依赖性,那就麻烦了。考试过程的紧张,这是正常的,深熟悉、握拳也好等等有很多的办法。我最想说的是第三个状态,我们现在很多孩子觉得现在还是高二,没有进入高三,高考离着还远。这时候怎么办?我们家长如果跟孩子有效沟通,管住孩子的学习,帮助他共同商定一个目标,比如说今年暑期,时间怎么分配?学习计划怎么安排?暑期一半以上的时间要用在学习上,特别是今年的暑期,是我们进入高考前整块的时间孩子可以自己利用。上午一定不能睡懒觉,一定要进入学习状态。为什么不能睡懒觉,养成生物钟,开学会调不过来。中午回来好好休息,睡一觉,下午可以看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晚上凉快了也要学习,这跟孩子商量一个目标,我今年暑期一定要把数学薄弱科补上来,最主要是家长盯着孩子一起执行这个计划,每天要督促、提醒。晚上的时间一分为三,第一块时间做作业,一般孩子做作业能做多长时间?一般是两个小时以上,太长了。实际上学校老师,特别是北京的老师没那么残酷,给孩子留的时间点一般在一个小时,最长不超过一个半小时。为什么孩子把时间翻倍了?孩子告诉我,你不知道作业一个半小时做完,我做完了爸、妈又给我安排这个、安排那个,我边做作业边干别的。他自己关在屋里,打开手机看小说。我告诉孩子,如果妈妈重新给你商量一下,你一小时做完作业,再拿半个小时自主学习英语,剩下的时间归你自由支配。自由支配的时间对孩子还将就是激励,他就有动力,有理由提高学习效率。 第五个,当好后勤部长。如果你管不了孩子,或者他听不进去你说的话,这时候找老师,特别是自己学校老师和课外辅导老师共同定这个计划,找老师替代你督促的作用。 第六个,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把握一个度,我那天问家长,一个字概括咱们今天孩子的特点?懒,体现在约束上懒得动笔,体现在生活上,回家基本上除了所谓他应该干的看书、做作业,其他基本上不干。我问一个家长,孩子懒只有两个根源,第一个是爸爸、妈妈懒,做了一个好榜样。第二个,家长太勤快,一切包办了,他也会懒。有一次我问一个家长,咱们家被子每天早上起来叠吗?不叠,一摊就行了。我说孩子肯定也会叠被,这就是家庭环境。最后一年,让孩子该做还是由他做,比如说打篮球的球鞋臭的不得了,让他自己做一点,也当做是放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