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经八脉概说

 雪花诗雨 2010-09-17
 
资料来源:华夏中医药网    作者: 华夏中医药网     时间: 2009-06-22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由于它们的分布不象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①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如“阳维维于阳”,组合所有的阳经,“阴维维于阴”,组合所有的阴经;带脉“约束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冲脉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督脉“总督诸阳”,任脉为“诸阴之海”等。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溢出”,给予补充。③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督脉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肾。

分支:从小腹内部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再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向上至两眼下部的中央。

                   

   基本功能:督,有总管、统率的意思。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为“阳脉之海”。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人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联系。

   

二、任脉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基本功能:任,有担任、任受的意思。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又称“阴脉之海”。任,又与“妊”意义相通。其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称“任主胞胎。”

   

三、冲脉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与足少阴之大络同起于肾,向下从气街部浅出体表,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又有支脉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足趾。

    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基本功能:冲,要有冲的意思。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冲脉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密切关系。

   

四、带脉

  循行部位: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

                                     

   基本功能: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能约束纵行诸脉。

   

五、阴跷脉;六、阳跷脉

循行部位:跷脉左右成对。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阴跷脉从内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阳跷脉从外踝下申脉穴分出,沿外踝后上行,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人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

                       

   基本功能:跷,有轻健跷捷的意思。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古人还有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之说。

  

七、阴维脉;八、阳维脉

   循行部位: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基本功能:维,有维系的意思。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解是“维络诸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