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职漫谈

 Jing_704 2010-09-19
毕业生求职漫谈
           2010/9/17
--------------------------------------------------------------------------------
 
六月底,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就将离开校园,踏入社会或走上工作岗位。对于还在求职的毕业生来说,职场是人生旅途中的另一个考场,是更为漫长、更多艰险、更富刺激的生活竞赛场。
  笔者从事了多年人力资源工作,参加过不少校园招聘会。在招聘会上,总会有学生问我:如果我要开始求职,需要准备多长时间?我说,如果你问的是求职技巧,可以速成;如果真正想使你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么从进入校园的那一天就要开始作准备了。比如,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学好专业知识、挖掘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相关技能和综合能力。
  那么,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究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笔者提供如下建议。
简历和求职信
  简历和求职信是敲开企业大门的钥匙。毕业生的简历,应重点突出那些能通过自己的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生活实践展现自己优良性格、能力和品质的精彩部分。简历中任何能显示你的能力、创造性、积极性、毅力等证明都是十分有用的。求职信应注意针对性,一定要简明扼要地阐述自己希望获得面试机会或工作的理由和决心。求职信里阐述的应聘理由应回避下列情况:个人需要或家庭原因;需要积累经验;对前任雇主不满;迎合自己的短期需求。求职的最佳理由是因为你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其次是这份工作是你实现自己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的关键一步。
  关于在求职信里如何阐述应聘决心,下面的故事应能给大家一个深刻的启示——
  美国一名商学院毕业生给著名财富专家拿破仑·希尔写了一封求职信,并在信里夹了一张崭新的10美元。信的内容大致如下:“亲爱的希尔先生,我是一名商学院毕业生,希望能进入你的办公室工作。对于一个刚开始职业生涯的年轻人来说,能够有幸在像你这样的人的指挥下工作,真的非常有价值。随信寄去10美元,希望能偿付你给我第一个星期指示所花的时间。我非常乐意免费给您工作一个月,然后,根据表现决定我的薪水。我非常渴望得到这份工作,为了获得它,我情愿付出任何合理的牺牲。”由于这封信,这个年轻人如愿以偿。
专业
  经常听到毕业生反映自己专业没有选好。理工科学生说自己专业角度太单一了,视野不开阔;文科生说自己专业知识太宽泛了,深度不够,可替代性太强;更多的人则抱怨,自己的专业已经不热门了,同类人才在市场上供大于求。其实,就职业成功的角度而言,专业选择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
  如今,大学教育越来越趋向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由于数理知识和相关技能的积累是以自然科学知识背景为基础的工作职位的必然要求,因此理工科学生具有明显优势。文科学生在择业中对专业的选择应不拘泥于自身专业的限制,应重视自身综合知识积累和性格与相关工作的匹配度。
  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只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因此在求职时不应受限于所学专业,而应关注自身职业规划和定位的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岗位和工作形式。要知道行业经验的积累对职业的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而且专业能力也只有在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开花结果。
技能
  学生在校期间就应注重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应在学习期间着力培养自己在相关专业领域动手实践的能力,哪怕是类似安装、清理或擦拭专业器具这样非常基础的工作技能。这些在你初入职场的时候,既能体现自己对专业技能的全面掌握,也能展现自己勤劳坚韧的优良品质。
  通用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是所有人在职业发展中都应重视的。对求职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通用技能包括表达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沟通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了解对方意图并求得互相理解的能力)。
  另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技能就是外语应用能力(主要指听说表达和应用写作),这是正在飞速和全球经济实现大融合的中国经济社会对求职者外语水平需求的关键。
经验和经历
  大多数企业需要有经验的员工,但刚毕业的学生没什么经验,企业就只能从你所参加的各种课内外活动经历中充分发掘你的能力——从经历中积累经验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参加过各种比赛吗?参加过文艺汇演吗?当过家教吗?当过业余编辑或记者吗?曾是学生干部吗?荣获过奖励吗?参加过各类培训吗?做过兼职吗?有人说,以上经历我都没有,这说明你根本不具备或者暂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应变能力。你或许是一个拥有最佳执行力的应聘者,你可以展示自己如何悉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或配合学生干部的工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当过学生会干部或参与学生会组织的经历就一定能被招聘单位关注,于是他们拼命地罗列、拼凑和虚构各种组织学生活动的经历,甚至杜撰一个学生干部的头衔给自己。其实他们都忽视了,企业招聘的大多数岗位不是领导者,而是协作者和执行者。发现身边优秀的领导者并积极给予支持、主动合作,这也是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
  所以,企业需要有经验的、能胜任工作岗位的员工,更需要具备优秀学习能力的员工;企业不喜欢应届毕业生,不仅仅是因为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过,更重要的是因为不少应届毕业生好高骛远,志大才疏,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所以企业不敢要。其实一个对工作充满进取心和热情,踏实肯干,成熟理性,具备很强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并且能承受压力的应届毕业生,企业是非常欢迎的。
职业规划和定位
  很多人进入职场不到五年,跳槽却达四五次,既没有某一行业的丰富经验,也没有某一职位的岗位经验。表面上看很能干,可职位层次都不高,以后的职业应该怎么发展呢?应该从事什么工作?什么适合自己?完全不清楚。我们有必要在求职前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明确定位,充分权衡和考虑自己的个人素质特点是否与应聘岗位的素质要求相匹配。
  一般来说,人的职业类型分成以下几种:
  技术型:往往不愿从事管理工作,而愿意在专业技术领域发展。
  管理型:有当管理人员的强烈愿望,同时经验也证明他们有能力达到高层领导岗位。
  创造型:认为只有实实在在的事物才能体现自己的才干。
  自由独立型: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彼此依赖。
  安全型:最关心职业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各种不同的职业类型意味着,人在职场中应寻找适合的位置。企业并不欢迎自称“我什么都能做”和“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人,只有那些有头脑,具备长远发展眼光,能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并有计划地融入企业,稳定地在企业发展的人,才是职场的宠儿。
薪酬
  把薪酬放在最后写,是想告诉正在求职的应届毕业生:在你把以上的几点都准备好了之后,薪酬就是最不重要的了,它会按照市场规律给予你。对于薪酬的心态同样很重要,毕业生刚进入职场时对薪酬的期望不可太高,应避免几个误区:攀比心理,认为班上同学找的工作薪水高,低了没面子;底线心理,设置一个心理底线,低于这条底线的工作概不接受。对于初入职场的求职者而言,应轻视薪酬的绝对数,重视薪酬的发展性和持续增长性。
  以往企业对毕业生薪酬考量的主要因素不外乎学历和综合能力。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历因素对毕业生薪酬的影响日趋减小,毕业生起始薪酬的关键因素只剩下了综合能力。毕业生最好能从在校期间就开始做职业规划,熟悉职业的性质、生活方式和企业岗位要求,如此,进入企业之后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变为职业人的角色。例如,目前IT企业给出的薪水正逐渐向两极发展,增加中层或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的薪水,下调应届毕业生的薪水。毕业生如果仅盯着薪水待遇,过多考虑索取而不是付出,在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时代,是一种缺乏理性的行为。何况,一些虽无高学历但受过职业培训、拥有过硬技能的人才正在抢食原本属于毕业生的蛋糕。
  对于毕业生来说,进入职场是人生的大考,在进入这个更为漫长、更多艰险、更富刺激性的竞赛场之前需认真规划,精心准备,既要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人生哲理,也要明白龟兔赛跑、不进则退的竞赛法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