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听母亲说过:“做人要做‘有’,才不被人看轻”。什么叫做“有”呢?那个年代的“有”,就是做个有点钱,有点余粮,就算是富有人家了。没钱,粮食不足的人叫做“穷人”,都要向富人借钱给孩子买新衣服,尤其过年的时候;粮食不够了,向富人借粮食度难关,一般都是借米,一斤两斤五斤十斤地借,到了收成后就还给人家。关系好信誉好的才会借得到,穷人就是这家借,那家借过日子的。都是“求”而借到的钱或大米。那时候都希望做个那样有钱、有余粮可以借给别人的人,就是所谓“有”的人。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实行了包田到户,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基本上不愁吃穿了。现年代的“有”的范围广了。“有”的内容多了,不单吃穿的问题了,还有社会地位、权势、家产百万千万亿万、有房子多套、有车子还要名车、还有的“有”就是有理想、有能力、有能耐、有道德、有魄力、有魅力,尤其人格魅力、有聪明才干、有智慧、有别人所没有的“有”,那就是真正“有”的人。
做一个怎么样“有”的人就是看每个人的要求,每个人的能力,每个人的需求了。有的人要权,有权就有钱;有人要名誉荣誉,可以换来很多东西;有的要。。。,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人所要的有所不同,但钱每个人都想要的。而人最重要的“有”就是有志气,就是人穷,志不能穷;志穷了,就是一生的穷,是悲哀的穷,是穷途末路的穷,是非常可怕的穷,是一辈子被人看不起的穷。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志向,有志气,就有能力,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
做人真需要做个“有”的人,哪怕不能拥有太多的“有”,但至少拥有自己想拥有的,至少拥有一点别人所没有的“有”,就是你独有的特有的东西,就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你就有成就感、满足感。有自己的老婆(或丈夫)和孩子,有个温馨幸福的三口之家,就不需要象现年代有钱人拥有几个老婆(或丈夫)或几个情人的“有”,这种楼外有楼,家外有家的“有”还是不要的好。
做个“有”的人,不但物质上的需求得到满足,还需要做个精神上富有的人,人有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物质所不能给予的富有。物质上人要知足,精神上人要追求高尚的、高贵的、高雅的东西。如人的人格魅力、人的高尚情操、人的奉献精神、与人的高贵品质。。。
做个“有”的人,真的,实在太需要了。只要你有了“有”,你的心境就有所改变,你的心态就随之改变,你的心情也跟着改变,你整个人就会变个样。做个“有”的人,就是受人尊重,尊敬的人。但愿我们都能做个实实在在,真真实实,拥有自己所能有的就足够了。不怕被别人看不起,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自己生活的空间,去实现自己想拥有的“有”吧。
如果对“有”有什么不同看法或想法,欢迎大家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