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有效议课——有效观课议课之四(2)(

 柳溪123 2010-09-20

怎样有效议课——有效观课议课之四(2)

(2010-08-03 15:05:32)
标签:

教育

六、在教师发展的“最近可能区”提建议

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说:“伦理学不能提供高于自由的原理,而仅仅是为每个人着想而去揭示对每个人有意义的真理。‘为每个人着想’意味着尊重每个人的自由选择。而且把有利于每个人的真理摆在每个人面前,如果有人不想要,那他就可以不要。”多样性是选择性的前提和基础,在多样性面前,谁来选择和决定呢?我们主张把选择的权利留给教师自己,而不主张替他人做主的。采取这样的方法,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假设:在条件可能的范围里,每一个人都愿意过一种更有意义的好生活,每一个教师都更愿意让自己的学生学得更有成效,对自己和对学生负责任的教师是愿意从中选择更值得过的更好的课堂教学生活的。这是一种理想而积极的教师观。

但如果参与者缺乏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比如参与者是新任教师,或者参与者本身有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强烈要求……在这些情况下,议课就需要将揭示更多可能转向为提供相对更为完善的教学方案。

在多种可能性面前有没有相对更完善的方案呢?可以肯定地说,相对某一材料和学生情况,总是存在相对更完善的方法。我们认为,相对最佳的方法既是最切合实际的方法,又是在现有实际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这是教学改进的“最近可能区”,在需要建议的时候,议课可以在“最近可能区”里建议。

在“最近可能区”建议的议课策略,借鉴了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 “ 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思想。其核心是立足实践的实际,给需要建议的老师“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这就是在建议时“看人说话”,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工作实际,比如有的是新教师,教学常规还很不熟悉,课堂纪律可能是有效教学的最大拦路虎;有的老师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师生关系处理方面;有的教师则可能在教材分析和处理方面;另外的教师的主要目标又是教学创新和特色形成。显然,对新任教师提出教学创新的建议可能会使他无所适从;而对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如果议课的建议集中在课堂常规和教学管理,则可能被授课教师嗤之以鼻……“最近可能区”建议即针对现有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使建议既立足实际,又使建议走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前面。

另外,“最近可能区”不仅指教师水平和能力的“最近可能区”,也指其它外在条件的“最近可能区”。比如在农村,在缺乏信息技术条件的情况下,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就可能遭到参与者白眼。在包班教学,工作时间压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要求教师运用在任何一个环节花太多的时间都不现实。因此,在提出增加教师工作时间的任务——“做加法”之前,应该先帮助教师思考哪些东西可以减下来——“做减法”。

下面是我观察一位老师执教《回自己的祖国去》后和老师们的议课记录。

陈:我曾经向你们介绍了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的这样的等式:交流的总效果 =7%的文字 +38%的音调 +55%的感情。我觉得如果要和学生更好地交流和讨论文本,首先需要教师对文本读出感情、充满感情。我想请问,你们自己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是否有一种喜爱的感情?

小学语文教师(这里有三四位教师讨论,为简便和匿名,以下简称“师”):我们很喜欢,这一篇课文表达了华罗庚深厚的爱国感情。

陈老师,你说过,没有相互询问和彼此敞开,就没有真正的对话,议课就可能只是评课,而且一个人提出一个问题,他应该是对这个问题有了的想法,议课时能最好问一问他的意见。现在我们想问你,你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

陈:我不太喜欢,而且以为你们会更不喜欢,所以问你们。

师:为什么你会认为我们更不喜欢呢?我们很喜欢呀。

陈:因为你们是女教师,我是男教师,我以为女老师会更不喜欢它。我们来看一看这里的对话:

妻子快步迎上前去 ,接过报纸 ,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

“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 ,“回去 ,回自己的祖国去!”

“那房子呢?”

“原封不动!”

“汽车……”

“借给别人。”

我想问一问,在一个家庭中,在涉及家庭未来生活重大问题的讨论时,你的丈夫会不会这样和你说话,这样的话语会不会让你感到不舒服,并让你生出反感和委屈?

师:哦,你是说,这样的说话方式不尊重妻子,有一种不平等的东西在里面。可是,新中国成立之际,国外的游子完全有可能基于对祖国的热爱,基于对新中国的向往,急切地想回到祖国,这是那时候的很多知识分子的真实选择啊,这里有一种特殊的背景。

陈:特殊的背景是不错,我完全相信他们向往祖国,想尽快回答祖国的愿望和决心,并且对他们的行为表示敬意。只是会这样说话吗?在家庭的特殊环境中,在亲人面前,会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吗?和妻子谈话会用斩钉切铁的方式和语气,会在妻子的一句话都还没有说完的时候,就急急打断吗?

师:我觉得有可能是真实的。

陈:我觉得不可能,从情理上,夫妻之间的说话不应该这样。从来源上,这篇课文不是华罗庚先生的回忆录,而是他人的转写。那么作者是怎么知道华罗庚夫妻是如何商量这个问题的呢?一种方式是作者当时就在现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这可以从这篇文字中看出来,作者当时并不在现场。另外一种情况,是华罗庚或者他的夫人就是这样告诉作者的。我们可以推想,华罗庚或者他的夫人在陈述时,会忠于当时的事实,事实的真相会是这样吗?我觉得不可能,除非他们之间的夫妻关系比较恶劣,或者华罗庚性情比较冲动,在家庭中大男子主义。

(注:为了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笔者事后上网搜索,查到了这样的信息:“华老一生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他与夫人兼同乡吴筱元女士恩爱一生。”“华罗庚曾说,他一生的成就,有夫人吴筱元一半功劳。”“在小女儿华蜜的记忆里,父亲的感情非常细腻。”——见《华罗庚先生子女访谈》, http://culture./front/2006/1113/6550.shtml,文章上传时间: 2006-11-13)

师:你的意思,是他们急着回国的故事和感情是真实的,文字是杜撰的。但文字的东西总是允许想象和加工的。

陈:就总体来看,这篇文章是纪实风格的,对于纪实的文体,我总觉得还是要基于事实,不能生造。我不知道华罗庚先生是否读到过这样的文字,如果读到了,我想他可能也不会愿意这样处理,因为这样对妻子不公平,而且使自己显得没有人情味,感情显得粗糙和生硬。作为小学生的课文呈现在学生面前,可能使学生在生活中不能学会好好说话,不能好好和家人相处。

师:陈教授,我教过这一课了,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我让学生用“斩钉截铁”造句,后来发现,学生造的句子总是缺了点什么,怎么引导都觉得不好。

陈:我手里的课本可能就是你那一班学生的,课本上有学生造的句子:“妈妈生病了,不愿意到医院,我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我在翻看的时候,也感觉不对味,所以才提出来,问大家对课文是否喜欢。现在大家来看一看学生的造句,你们觉得怎么样?

师:从文字的结构和搭配来说,应该说没有问题,就是从说话方式和语气看,不应该对母亲斩钉截铁。对于母亲,斩钉截铁地说话,是用错了说话对象。

陈:我看原因,是课文中的“斩钉截铁”说话没有看对象,没有看说话环境。我觉得,正是这样的例子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这样造句。将这样的说话方式带进生活,就可能在与人相处时也不能好好说话。

师:我觉得,生活中的说话应该允许多种多样的。

陈:但对家人、对朋友、对生活中的他人,只要不是敌人,我们总需要心灵更加细腻,说话更加温润。“有理不在言高”嘛,在平常的生活中,轻言细语说话给人的感觉总要舒服一些。

师:我们再看一看课文,有一点同意你的观点了。看来我们今后在上课之前还要再认真读一读课文。

陈:小学里的课文一般都不太长,要读几遍课文甚至背下来大家都有可能做得到。现在想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对于课本里的文章,是不是一定要喜欢,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教?”我觉得认真读课文,可以读出它的好来,把它教好;也可以读出问题来,再考虑如何调整和改造,不必亦步亦趋地跪在文本面前,失去了教师自我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说,读的目的不是维护教材,读的过程教师不能匍匐在课本和文字面前。

师:这是不是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不是指教师要有课程意识?

陈:我想就是这样。

师:到底怎么读更好呢?

陈:当然首先还是要有批判意识,其次是要培养自己的批判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学养和生活经验做基础,同时也需要人文关怀和对学生良好生活的深思熟虑做背景。在具体方法上,自己有了疑惑和不满,不仅可以用常识来判断,还可以搜集相关材料论证,让自己的怀疑有充分的论据。只有在完全说服自己以后,才能谨慎地向学生报告我们的思考和研究,这也是对学生负责的一种态度。

师:向学生陈说教材有问题,会不会让学生不喜欢读课文?

陈:不好的课文本就不宜让学生读。我个人认为,以批评的态度学习课文比以崇拜的方式学习课文对学生帮助更大。最近,大家在思考钱学森先生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我想,从小缺乏批判眼前事物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不读课文,还有其他的东西可以读吗?有啊,表现爱国的课程资源应该很多。今天的上课教师就做得很不错,用一些老科学家的视频,用他们真实的经历,平和的声音告诉学生,爱国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这样的教育资源就有力量得多。做这样的事就是教师在做课程资源开发。

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学生引向原文。我曾经教过张晓风的文章《我喜欢》,读着原文我很喜欢,但从原文到课文,受篇幅限制,就有了一些问题。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并将学生引向原文的: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得生动、优美、抒情、有韵味,写出了作者热爱、乐观、憧憬的人生态度。那这篇课文有没有写得不太好的地方呢? ( 出示学习要求:“ 读一读,找一找:这篇课文有没有什么地方写得不够好?”)

生(读后摇头):没有。

师:老师觉得有,而且不止一处。

(生瞪大了眼睛)

师:我们看看第 11自然段:“我喜欢朋友,喜欢在出其不意的时候去拜访他们,尤其喜欢在雨中去叩湿湿的大门。当她连跑带跳地来迎接我,雨后的阳光就似乎忽然炽燃起来。”拜访的是“他们”,迎接的却是“她”,这个“她”是谁?和“他们”是什么关系?我觉得没有交代清楚。

再看第 4自然段,“我喜欢看秋天里摇曳的芒草。在山坡上,在水边上,白得那样凄凉,美而孤独。”是什么东西“白得那样凄凉,美而孤独”?是芒草吗?如果是芒草,我觉得前面的标点就该用逗号,而不该用句号。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我去找了张晓风的《我喜欢》原文,发现原文中没有这些问题,文章很清楚。

(出示《我喜欢》原文)

大家看一看,我们的课文是两页,原文是九页。我希望大家下去搜索一下原文,多读一读,好好读一读,你就会发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师:你是大学教师,不直接承担小学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责任,对有问题的课文可以不教。我们一线教师遇到这样的课文,不能不教,你给我们说说,该怎么办?

陈:首先,我觉得教材建设不仅是教材编写者的责任,作为一线教师,也可以参与教材的改进工作。谁都有疏忽的时候,谁都有无知的领域,在体会教材建设的重要和不易以后,教师更有责任把自己在执教中的认识、感受和领悟通过一定的途径反映给教材编写者,为编写出更好的教材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是在区域教研活动中把自己的意见反映给主管的教研员和其他培训者,使他们在质量检测时,少考一些存有怀疑的文本,不要用定论的方式考这样的文本。

再次,实在不能改变他人,我们可以在学校教研活动中,专门针对质量检测讨论如何教,我就应对考试,把要考的东西简简单单让学生掌握,然后抓紧时间跳出来,让学生去学其他文质兼美的文章。当然这是下策,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师:就我们看来,这是最具操作性的上策,我们先从这里做起。谢谢您!

七、议课的话语和追求

话语对人的思维和行动具有重要的规训和约束力量。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语言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的目标。” 合理的议课话语结构有利于参与者以更有效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参与观课议课。这样,探索和实践更合理的议课话语结构就成了提高观课议课质量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认为,议课的话语结构可以包括以下环节和内容:

(一)“你确定的观课议课主题对你 和其他老师专业成长有什么意义?”

观课议课主张围绕主题关注焦点,超越现象,深入对话。选择主题的标准是什么呢?“对我和其他老师专业成长有什么意义”,这样,做课、观课、议课有了明确的指向——不是为了展示自己有多么出色和优秀,而是为了发现和解决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意义”既可能是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也可能是新的探索和创新。

(二)“就相关主题,你有什么特别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有什么问题和困惑需要大家共同讨论?”

实践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在课堂上分身审视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教学处于被任务和情境驱动的状态。议课中让授课教师先说,不仅基于倾听和理解的需要,而且也可以培养教师课堂中观察、思考、调整的意识,培养授课教师课后及时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授课老师的说也不是面面俱到的说,而是围绕主题说,围绕希望讨论和解决的问题说。

(三)“大家就相关主题,观察到什么现象?有什么故事?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困惑?”(选取一个最重要的)

“观察到什么现象?有什么故事”,这要求观课教师在观课时要集中精力观察课堂现象,议课时以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为依据,先陈述事实和现象,再围绕事实和现象中的问题、困惑进行讨论,它体现了观课议课着力于解决问题的基本追求。

故事和情境中的困惑可以是自己认为存在问题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是自己受到启示进而想进一步探究的成功教学行为。思考是否有困惑主要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为依据,也就是坚持以学论教。

很多时候,值得讨论的课堂上的故事和现象不止一个。尊重所有参与者的表达权利,每一个参与者在表达时又需要有所克制、有所选择。这时,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对问题和困惑预先排序,选择出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故事展开。这是一种有效控制时间的方法。

另外一种控制时间的方法,是发挥好组织者的作用,组织者要善于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导需要讨论的问题上,既要提醒大家彼此关注和倾听,又要注意适时打断和阻止发言者游离主题之外的天马行空的题外之话。

(四)“请大家对故事和故事中的困惑发表看法。”

这是为了引导参与者认识教育故事,理解教育行为,探询教育假设,探讨新的教学可能,提出新的教学办法。它需要在碰撞生成教育智慧,并分享彼此经验。

所以是困惑和问题,就在于解决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对于困惑和问题,肯定会有不同的态度、看法和意见。对于不同意见的表达,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立场,那就是参与者必须有“同在共行”的立场、思维和表达方式。议课中的“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方的立场将心比心地同情对方,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

(五)“还有没有其他需要共同关心的问题讨论?”

对于议课主题,提倡预设和生成并行不悖。预先有主题,可以相对集中大家的观察点和讨论中心。但观课不能仅仅只关注主题,要学会观察和选取其它有意义的教学故事和情境,思考其中的困惑和意义。

对预先确定的主题,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大家失去讨论预先确定的主题的兴趣以后,在时间的允许下,可以再关注预先确定的主题以外的问题。也可以在协商的情况下,直接抛开主题讨论新生成的主题。

(六)对讨论的问题和观点进行梳理

议课不主张拿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让不同的教师回去面对不同的学生。因此,议课一般不追求形成该怎么上课的统一意见。但让议课更有收获,却需要对议课中观点和意见进行梳理和小结。梳理和小结的任务主要是使大家回顾和总结“议课讨论了什么问题”,“出现了什么样的观点和意见”,“议论出了哪些办法”,“形成了哪些共识”等。对于没有取得共识的,要鼓励参与者继续思考,进行独立的比较、判断、选择,形成自己的主见和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