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是一种抚摸

 空谷幽兰- 2010-09-23
                                                                                        茶是一种抚摸
        也许是心境不够宁静,我只好借助饮茶,一口又一口,一杯又一杯,从清雅芬芳到淡而无味。这时的茶像一个故友,不停以温润的水来抚慰你的肺腑。其实,心境平和的时候也离不开茶,它可消暑解渴,夜晚看书时,还可提神。不离不弃,我与茶已具有闺中密友的情分。
  我一直爱喝绿茶。绿茶是不发酵茶,保持的自然风味更多些。茶无论贵贱,都是吸了天地灵气的。它在我的杯中,都可饮可爱。对茶,我有的是一颗平常心。生活必需品排序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将茶排在最后。以此看来,茶是生活中的压轴戏,有了茶,烟火味的生活变得空灵、隽永起来。茶是大雅大俗之物,文人墨客的壶里品得,贩夫走卒的粗瓷大碗也饮得,桥头、巷间摆得,诗词短章里诵得,民歌、俚曲也唱得。
  古人在厌倦尘世或功名不成的时候常会寻求一种隐居的生活,守着山林、守着湖泊吟着诗,布衣素鞋行于阡陌、走入山林,即使心有不宁静,也在草木面前暂时放下,短暂的停留权当修整。遇到机会,复入官场,隐居便成了迂回战术。如果当局者尚不看好时,他还有个退而求其次的地方。倘若真的看破了,远离那些尘世喧嚣,便会与草木为友,否则陶渊明也不会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世间真正的融入、真正的超然并不多。
  元代张可久时官时隐,资料中说他一生坎坷不得志,可正是这种不得志使他在散曲上有一番成就。我喜爱他的那句“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他很懂得享受自然之好:酒有香气,茶有春意。
  看来面对一盏清茶,要有一分易安的婉约、二分东坡的豪放、三分老庄的淡泊、四分板桥的洒脱,凑成十分的惬意之后---且来品茶,品出意蕴。茶来自山林,本来就有着仙风道骨的。
  猜字谜,草木之中有一人,就是“茶”字。“茶”字“草”字头,“木”字底,中间是个“人”字。人在草木中,这是最安稳、平静的处境。茶中的人写时特别舒展,好像伸开双臂,两肋生风。茶抚摸着人的心灵,呼唤人们亲近草木,回归自然。还有一个茶谜,也很有趣,谜面是:“生在山里,死在锅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16个字,将茶的简单经历写得触目惊心,使其进入复活、抒情的境况。
  因为偶尔的远游,有幸喝过黄山的毛峰、武夷的大红袍、西湖的龙井,经不住宣传的诱惑,也尝试着带回一些,可常常不是当时喝的滋味。这些好茶大约也是认生的。有时心里想买正宗的,比如猴魁,价格还是吓了我一跳,就像是个老友,忽然阔绰起来,反而不亲近。
  我先生去太平,嘱咐他买猴魁茶,魁片也行。先生用一顿饭的时间就逛完小镇,看了不少猴魁,哪知它们售价却天壤之别。只能择中买一些。猴魁和毛峰产地相距不远,一个是京剧中的武生,一个却是青衣。
  立了秋,天还真的一日日凉了下来,至少夜是凉的。好天好月,取高玻璃杯,竖着将茶叶放进去。猴魁叶片大,似柳叶,在我见过的茶叶中是最扁平挺直的。它们在杯中雄姿英发,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之喻,名不虚传。兑入水,杯底像是有着一个热带雨林。细看,它两叶抱一芽,让我觉得是一家子穿着绿袍在跳集体舞。猴魁耐泡,尤其是起初,苦味和清香结伴。据说有兰香,喝着喝着,我的心里就漾起了一句歌词“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带着热度的茶汁已经在我的心里唱起了歌。我心甘情愿在茶的歌声中舒展思绪。
  茶在水里舞蹈,人在时间里舞蹈。可还有个广告说得更好:茶给了时间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