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系统生理

 拾贝的姑娘 2010-09-26
第 九 章 神 经 系 统

第 九 章 神 经 系 统

动物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各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同时,动物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神经系统。

1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1.1 神经细胞
1.1.1 神经元
1.1.1.1 基本结构

1)胞体
2)树突
3)轴突始段
4)N纤维
5)末稍
1.1.1.2 基本功能
1)感受刺激→兴奋或抑制
2)整合、分析、贮存信息
3)传导信息或分泌激素

 

1.2 神经纤维
1.2.1 神经纤维传导的一般特征
1)生理完整性(录象):结构完整性和功能完整性
2)绝缘性:∵兴奋传导是局部电流在一条纤维上构成回路+各纤维间存在着结缔组织。
3)不衰减性:∵是以不断产生新的AP的方式进行的,而AP的产生是“全或无”的。
4)双向传导性: (录象)∵局部电流可沿N纤维向二个方向构成回路。
5)相对不疲劳性:∵比突触传递耗能少。

1.2.2神经纤维的分类
1)根据结构分类
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2)根据电生理学的特征分类
分为:A、B、C三类

A类:Aα 、 Aβ 、 Aγ 、Aδ四种亚型
3)根据纤维直径的大小和来源分类
分为 I、II、III、IV
1.2.3 神经纤维传导的机理

1)有髓神经纤维
跳跃式传递
2)无髓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
局部电流学说

 

1.3 神经胶质细胞
1.3.1 分类
1)周围神经系统:施旺细胞、卫星细胞。
2)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1.3.2 基本功能
1)支持作用
2)修复和再生作用
3)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4)绝缘和屏障作用
5)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
6)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1.4 突触
突触的概念: 一个神经元与其它神经元之间相接触,所形成的特殊结构。
突触传递: 突触前神经元的冲动,通过突触而传向突触 后神经元的全过程。
1.4.1 突触的分类
1.4.1.1 突触性质
化学性突触
电传性突触
1.4.2.2 突触功能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1.4.2.3 接触部位
轴突-树突突触
轴突-胞体突触
轴突-轴突突触

 

 

1.4.2 突触的结构(录象)
1.4.2.1 化学性突触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1.4.2.2 电突触传递
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
缝隙连接是二个N元紧密接触的部位上有沟通两细胞浆的水通道蛋白,允许带电离子通过,且电阻低
传递过程:电-电(AP以局部电流方式)。
传递特征:双向性,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
1.4.2.3 非突触传递(参考内容)

 

①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②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1.4.2.2 电突触传递
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
缝隙连接是二个N元紧密接触的部位上有沟通两细胞浆的水通道蛋白,允许带电离子通过,且电阻低。
传递过程:电-电(AP以局部电流方式)。
传递特征:双向性,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
1.4.2.3 非突触传递
(参考内容)
1.4.2.2 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导
突触传递的本质来决定的,是信息进行整合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
2)总和作用
空间总和--多个对一个
时间总和--一个突触前神经元多次释放化学介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总和效应,也有抑制性的总和效应。
3)突触延搁
突触之间传递是一个化学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4)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1)对缺氧特别敏感:
急性短时缺氧会使神经元失去兴奋性,长期缺氧导致神经元死亡。
(2)碱中毒引起神经元过度兴奋;酸中毒 会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
5)对某些化学物质敏感
例如:咖啡因、可可碱、茶碱…
1.5 神经递质
概念: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必须以突触前膜释放化学物质作为中介,才能完成信息的传递,此化学物称为神经递质。
具有下列条件者,可被认为是神经递质
①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存在合成递质的前体和合成酶类
②递质储存于突触小泡内,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
③递质经突触间隙作用突触后膜受体,发挥生理效应
④存在使递质失活的酶或摄取回收的过程。
⑤用拟似物或阻断剂能增强或阻断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
1.5.1 外周递质
1.5.1.1 乙酰胆碱(胆碱能纤维)
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末绡
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纤维末绡
交感神经支配汗腺的节后纤维末绡
交感神经舒血管神经的节后纤维末绡
运动神经的末绡
1.5.1.2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纤维)
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末绡
1.5.2 中枢递质
胆碱类:乙酰胆碱 (兴奋性递质)
胺类:多巴胺、NE、5-HT、组胺
氨基酸类: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
肽类:下丘脑调节肽、ADH、催产素、阿片肽、脑-肠肽、AⅡ、心房钠尿肽等
嘌呤类:腺苷、ATP
气体:NO、CO
脂类:PG类
1.5.3 调质的概念
1.5.4 递质的共存
1.6 受体
概念: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蛋白质,能识别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结合而起反应,并诱发生物效应。
1.6.1 胆碱能受体
1.6.1.1 M受体(毒蕈碱型受体)
分布于胆碱能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
阿托品能阻断这种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
1.6.1.2 N受体(烟碱型受体)
N1受体(阻断剂:六烃酚胺)分布于植物性神经节后神经元胞体。
N2 受体(阻断剂:箭毒)分布于骨骼肌终扳膜上。
1.6.2 肾上腺素能受体
1)受体的分类
分为 ? 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 ?受体--?1受体和 ?2 受体(阻断剂:心得胺)
2)受体的亲和力
肾上腺素可与 ? 受体、?1 受体、?2 受体结合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和 ? 受体结合
3)受体的效应
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2 受体使血管、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1 受体使心肌收缩;
4)受体的分布
心脏只有 ?1 受体
支气管只有 ?2 受体
皮肤、粘膜、内脏血管平滑肌主要有?受体
骨骼肌和肝脏血管平滑肌以 ?2 受体为主。
5)肾上腺素的全身性效应
作用于心脏 ?1 受体,使心脏功能增强。
作用于皮肤、内脏、粘膜血管平滑肌 ? 受体,使该处血管收缩。调出血液,外周阻力增大。
作用于骨骼肌和肝脏的血管平滑肌 ?2 受体,使该处血管舒张。调进血液,外周阻力减少。
总的全身效应:强心、血液调往骨骼肌和肝脏,但血压升高不能维持很久。临床上作为强心剂。
6)去甲肾上腺素的全身性效应
对心脏的增强效应没有肾上腺素明显。
作用于皮肤、内脏、粘膜的血管平滑肌 ? 受体,使其收缩。外周阻力增大。
总的全身效应:外周阻力增大,血压上升,临床上用于增压剂。
1.6.3 突触前受体(参考)

2 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2.1 反射与反射弧
2.1.1.反射(录象)
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2.1.2分类
2.1.3反射弧
反射弧(reflex arc)是反射的结构基础核基本单位。
感受器→传入N→中枢→传出N→效应器

N-反射特点: 快、短、准

 

2.2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录象)
2.2.1 幅散式
一个对多个神经元;兴奋和抑制的扩散。
2.2.2 聚合式
多个神经元对一个: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2.2.3 链锁式
一个神经元接着一个;信号的多次校正。
2.2.4 环路式
自控环状的回路,反馈回路
中间神经元是抑制性神经元-负反馈回路
中间神经元是兴奋性神经元-正反馈回路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

2.3 中枢兴奋
2.3.1 单向传递
2.3.2 中枢延搁
2.3.3 总和(时间总和、空间总和)
2.3.4 后放
2.3.5 易化作用与抑制作用
2.3.6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2.5 中枢抑制
2.5.1 突触后抑制
2.5.1.1 机制

2.5.1.2 分类
①侧支性抑制 ②回返性抑制
特征:是超极化抑制

 

① 侧支性抑制 (录象)

意义: 调控其它N元,以便活动协调同步。
②回返性抑制

意义: 调控N元本身,使其活动及时终止。
2.5.2 突触前抑制
2.5.2.1 结构基础
轴2-轴1-胞3串联突触。
2.5.2.2 概念:
通过改变突触前膜(轴1)电位使突触后N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
2.5.2.3 意义
减少或排除干扰信息的传入,使感觉功能更为精细。
实验A:刺激轴突1时,胞3产生10mV的EPSP;
实验B:先刺激轴突2,再刺激轴突1时,胞3产生5mV的EPSP。
2.5.2.4 机制

特征: 是去极化抑制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其发生机制有何异同?
2.试述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其特点。何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3.什么叫神经递质及调质?中枢内有哪些主要的神经递质和调质?如何分类?它们分布在什么部位?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4.神经递质的受体起什么作用?递质受体可分为几类?它们的分子结构与其所起的作用有何关系?
5.一个反射弧有哪几部分组成?试举一个体表受温度刺激引起体热产生或散失发生改变的例子加以说明。
6.在一次腱反射活动过程中,反射弧的各个部分发生什么变化?其变化过程如何进行?
7.试举一实例说明腱反射是如何发生的?

 

3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 录象 )
................概 述

感觉: 动物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感觉产生过程:

感受器:机体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装置。
3.1 感受器
3.1.1 感受器的分类
分布部位分:内、外感受器
刺激性质分:机械、化学、温度、光和声感受器等
结构形式分:
简单:感受细胞、N末梢(痛、触等)
复杂:感受细胞+非N附属结构=感觉器官
3.1.2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3.1.2.1 适宜刺激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
眼:一定波长的光波是视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耳:一定频率的声波是听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3.1.2.2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1)感受器的能量转换过程
指感受器接受到适宜刺激后,通过跨膜信号转换过程,感受器细胞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将感受器看作“生物换能器”。
适宜刺激→感受器→跨膜信号转换→感受器电位→传入神经→神经冲动(AP)。
2)感受器电位
感受器在适宜刺激作用下所产生的电位,是一种局部性电位。
3)感受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不同
(1)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2)不具有“全或无” 的特征;
(3)可总和;
(4)能以电紧张的形式作近距离的扩布。
3.1.2.3 感受器的编码作用(感受刺激的信息整合)
指感受器在换能过程中,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移到感受器电位(其幅度、持续时间和波动方向)以及神经冲动(特定序列)的可变参数之中的过程。
感觉中枢正是根据这些信号的特定排列组合,进行分析综合,获得各种主观感觉。

3.1.2.4 适应现象:
指感受器对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其反应逐渐降低的现象。
即感觉阈渐升、反应渐降,主观感觉也可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类型与意义
快适应感受器:嗅觉、触觉。利于机体重新接受新刺激,以便不断探索新异事物。
慢适应感受器:痛觉、血压。利于机体进行持续检测,以便随时调整机体的功能。
3.1.2.5 对比现象和后作用
对比现象:感受器在受到某种刺激之前(或同时)受到另一种性质相反的刺激时,感受器敏感性升高。
后作用:当引起感觉的刺激消失后,感觉会持续存在若干时间,然后才逐渐消失。
丘脑:是各种感觉(除嗅觉外)的总转换站。
丘脑投射系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内侧丘系:传导精细触觉、本体感觉。
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传导触觉、压觉。
传导路脊髓交叉:浅感觉先交叉后上行;深感觉先上行后交叉。
传导路三级换元:
感觉传导通路概述

 

3.2 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3.2.1 脊髓感觉传入径特点
三级传导;交叉上行。
3.2.2 浅感觉的传入径路
痛感觉;触感觉
一级:感受器->脊神经节->脊髓背角
二级:脊髓背角->交叉上行->丘脑
三级:丘脑->投射->大脑皮层
注意:丘脑是中转站,对感觉进行分析;对比;综合。
3.2.3 深感觉的传入径路
一级:深部感受器→脊神经节→脊髓背角→同侧上行→延髓薄核→
二级:延髓薄核→交叉上行→丘脑
三级:丘脑→大脑皮层
3.2.4 头面部的感觉传入
一级:感受器→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感觉核
二级:三叉神经感觉核→交叉上行→丘脑
三级:丘脑→大脑皮层
3.2.5 特殊感觉器管的传入径路
视觉-四级;
听觉-五级;
嗅觉-两级。
3.3 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3.3.1 丘脑核团的分类
第一类(感觉接替核):腹后核的内侧部与外侧部,内、外膝状体。
功能特点: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构成特异投射系统(录象),能上具有点对点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
第二类(联络核):丘脑枕、丘脑前核、外侧腹核
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
第三类(弥散投射核):髓板内核群: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
功能特点: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构成非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与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有关。
3.3.2 感觉投射系统
3.3.2.1 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N纤维。
作用:产生特定的感觉

 

3.3.2.2 非特异性的投射系统
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
作用:使大脑皮层处于醒觉状态,调节皮层感觉区的兴奋性


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比较
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组 成
①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
②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
③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
①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N元
②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
③丘脑-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
④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
功 能
①引起特定的感觉
②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①不引起特定的感觉
②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上行激醒作用)
特 点
①三次更换N元
②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
③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
①多次更N换元
②投射区广泛(点对面关系)
③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催眠药物的作用原理)

 

3.4 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3.4.1 大脑皮层的结构特点
结构分6层
功能分3区:皮质感觉区、皮质联络区、皮质运动区。

3.4.2 大脑皮层感觉区

分7个区:躯体感觉区、感觉运动区、视觉区、听觉区、嗅觉区、味觉、内脏感觉区
特点:交叉感觉(面部的感觉是双侧性)、
前后倒置、灵敏的感觉的感激区面积大。
3.4.3 躯体感觉区
1)第一感觉区
①位置:中央后回
②功能:定位明确、感觉分析不十分清晰(患者常难以描述清晰)。
③投射特点:
Ⅰ.左右交叉:(除头面部是双侧性外);
Ⅱ.倒置分布:(除头面部是直立外);
Ⅲ.精细正比:皮层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呈正比(如拇指和食指的投射区大);

 

2)第二感觉区
①位置: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②功能: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麻木感);可能与痛觉有关。
③投射特点:
Ⅰ.双侧性投射;
Ⅱ.分布正立而不倒置,有较大的重叠区。
3.4.4 本体感觉代表区
与运动区重叠在一起。
3.4.5 内脏感觉代表区
第二感觉区 + 运动辅助区。
3.4.6 视觉代表区
1)位置: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17区)。
2)投射特点
①视网膜的鼻侧交叉投射到对侧枕叶,颞侧不交叉投射到同侧枕叶。
②视网膜的上(下)半部投射到距状裂的上(下)缘;黄斑区(周边区)投射到距状裂的后(前)部。
3.5 痛觉
3.5.1 皮肤痛
3.5.2 内脏痛与牵涉痛

 


.....................复习思考题

1.试述两种感觉信息传入系统的组成、特点和功能。
2.简述丘脑的核群及其功能。
3.体表感觉、内脏感觉、视觉、听觉的代表区在大脑皮层的什么部位?它们向大脑皮层的投射各有何特点?
4.中枢对特异感觉是如何进行传出控制的?
5.躯体痛和内脏痛在传导径路和特点上有何不同?
6.什么叫牵涉痛?是怎样发生的?有何临床意义?
7.腰部脊髓半离断后,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和体征?
8.局部脊髓空洞症的患者,有何感觉障碍?为什么?
9.左侧内囊出血的患者,在感觉和运动功能方面有哪些症状和体征?

.......................................4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躯体运动,不论是反射性的或随意性的,都是在一定 的肌紧张和一定的姿势前提下进行的。 神经系统是躯体运动的调度者,从脊髓到大脑皮层, 各级中枢对躯体运动都能进行调节。
4.1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录象)
运动单位(图)与最后公路的概念

1.脊髓腹角α运动N元是躯体运动反射的 最后公路
2.一个α运动N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 运动单位 。

 


4.1.1 牵张反射
概念: 与神经中枢保持正常联系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
感受装置-肌梭
①结构特点:

梭 外 肌:αN元支配,与肌梭呈并联关系。
梭 内 肌:γN元支配,与肌梭呈串联关系。
肌 梭: 内有二种感受器
环旋末梢:是牵张反射的感受装置,兴奋由Ia类N纤维传入。
花枝末梢:可能与本体感觉有关,兴奋由Ⅱ类N纤维传入。

 

牵张反射的类型
1)反射类型
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2)牵张反射的反射弧
感受器----肌梭(接受牵拉刺激)
传入神经--I类神经纤维 II类神经纤维
中枢------脊髓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引起肌肉收缩
γ 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提高肌梭的敏感性
3)腱反射
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所发生的牵张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受牵拉肌肉的腱器官
传入神经:Ⅰb类神经纤维
中枢:脊髓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
效应器:受牵拉肌肉的快肌纤维
意义: 了解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状态。如果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该反射弧的某个部分有损伤; 若腱反射亢进,说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的作用减弱。

 

4)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概念: 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特点:①肌紧张属于多突触反射。
②无明显的运动表现,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
意义: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
如果破坏肌紧张的反射弧,可出现肌张力的减弱或消失,表现为肌肉松弛,因而无法维持身体的正常姿势。

 

肌紧张机制
γ环?
γ环的意义:使肌肉维持于缩短状态。
脑干某些中枢调节肌紧张是通过兴奋γ环实现的。
紧张性牵张反射

 

脊髓休克(spinal shock)
概念: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时,横断面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

4.2 脑干对牵张反射和姿势反射的调节
4.2.1 脑干网状结构
电刺激延髓脑干网状结构不同区域,观察到存在:
①抑制区: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范围较小);
②易化区: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范围较大)。
4.2.2 去大脑僵直 ( 录象 )

 


临床:中脑受压(血肿、肿瘤)、病毒性脑炎,也可出现类似去大脑僵直现象。
4.2.3 脑干对姿势反射的调节(略 )
4.3 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基底神经节: 尾状核、豆状核、丘脑底核和黑质

基底神经节病变的 临床表现:
①肌紧张增强而运动过少综合症
临床病症:如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
主要表现: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僵硬、随意运动过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
静止性震颤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震颤多见于上 肢,尤其是手部,静止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增强,随意运动时减少,入睡后停止。
病理研究:黑质病变,且脑内多巴胺含量明显↓。
②肌紧张过低而运动过多综合征
临床病症: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
病理研究:纹状体病变
主要表现:肌紧张减低,头部和上肢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治疗方案:用耗竭多巴胺递质的药物(如利血平),可缓解其症状。

4.4 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录象 )
4.4.1 古小脑=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
功能:参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群活动。其功能与前庭器官密切相关。
临床:平衡失调综合症(身体倾斜,站立不稳,醉步;不影响随意运动)。
反射: 前庭器官→前庭核→古小脑→前庭核→脊髓运动N元→肌肉。
4.4.2 旧小脑=脊髓小脑(小脑前叶及后叶的中间带)
功能 : 调节抗重力肌群的活动,提供站立和运动时维持平衡的肌张力强度。
临床 : 肌张力降低,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症状 。

 

4.4.3 新小脑=皮层小脑(后叶的外侧部)
功能 : 与感觉皮层、运动皮层、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和 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有关。如精巧运动的学习、熟悉过程
临床 : 精巧运动受损
总结: 小脑的功能: 1.调节肌紧张 2.协调运动 3.平衡作用
4.5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录象 )
4.5.1 皮层运动区
特点:
1)对侧支配
2)有精确的功能定位
3)灵敏度和运动区
的大小相关
4.5.2 锥体系统
锥体系统
皮质脊髓束,下行中80%在延髓锥体交叉
皮质脑干束,下行中20%在脊髓交叉
4.5.3 锥体外系统
4.5.3.1 锥体外系统

 

皮质起源的神经纤维,下行中经过纹状体、中脑红核和黑质、脑干网状系统、小脑而不经过延髓的锥体

4.5.3.2 特点
1)皮层起源比较广泛
2)轴突短,终于基底神经节
3)下行中经多次换元去控制脊髓,
4)双侧控制
4.5.3.3 作用
调节肌紧张,协调肌运动
4.5.3.4 锥体外系统主要的后行通路

 

5 神经系统对内脏 活动的调节 ( 录象 )
5.1 植物性神经系统 的特征 ( 录象 )

自主神经系统的分布特征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的区别

特 征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中枢部位
(中间)T1~L3灰质侧角 (两端)脑干(Ⅲ、Ⅶ、Ⅸ、Ⅹ对脑神经)
脊髓骶段(2~4节)侧角
神经节位置
离效应器远 离效应器近或在效应器壁内
N纤维长度
节前<节后 节前>节后
支配的效应器
较 广 泛(几乎所有脏器) 较 局 限(皮肤和肌肉的血管、汗腺、竖毛
肌、肾上腺髓质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释放递质
节前纤维为Ach
少部分节前纤维为ACh
大部分节后纤维为NE
节前、节后纤维皆为ACh

 

5.2 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循环 心跳加强加快.大部血管缩
(腹腔内脏、皮肤、 外生殖器等)
肌肉血管可收缩(NE能)或舒张(Ach能)?
心跳减弱减慢.部分血管舒
(软脑膜、外生殖器血管等)
呼吸 支气管平滑肌舒 支气管平滑肌缩,粘液分泌
消化 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
抑制胆囊收缩,促进括约肌收缩
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肠运动
促进胆囊收缩,使括约肌舒张
泌尿 逼尿肌舒,括约肌缩 逼尿肌缩,括约肌舒
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 瞳孔缩小,睫状肌缩
皮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代谢 促进糖元分解,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 促进胰岛素分泌

 

5.3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特点
1)对同一效应器多数内脏器官为双重支配。
2)二者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3)二者的紧张性作用在不同状态下不同。
剧烈活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就占优势。
4)二者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不同。
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使机体迅速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能量动员系统交感-肾上腺素系统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促进消化吸收、积蓄能量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能量储备系统。迷走-胰岛素系统。
5.5 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5.5.1 脊髓--最基本的中枢

5.5.2 脑干--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
心血管、呼吸…瞳孔反射中枢;角膜反射中枢


5.5.3 下丘脑--较高级的整合中枢

5.5.4 边缘系统

6 脑的高级功能
6.1 条件反射
6.1.1 非条件反射与 条件反射 ( 录象 )


6.1.2 条件反射的形成
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
1)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2)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
3)条件刺激要先于非条件刺激
4)条件刺激要弱于非条件刺激


6.1.3 条件反射形成的机理

当仅给①→唾液分泌。此时,无关刺激则变成 条件刺激 。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的过程称条件反射的强化。
条件反射建立后,若反复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给非条件刺激进行强化,条件反射会逐渐减弱最终到消失,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两种刺激多次激起的两个皮层兴奋点之间形成了暂 时性的通路。
早年:根据巴甫洛夫提出的“暂时性联系接通”的概念,提出脑的不同部位建立了新的功能联系是条件反射的神经基础。
近来:根据对突触的研究提出突触的可塑性变化(结构可塑性和传递可塑性)是条件反射的神经基础。
非条件反射和 条件反射的区别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①先天就有,无需后天训练
②反射弧较简单、固定、数量有限③刺激性质为非条件刺激
④各级中枢均可完成
⑤多为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
⑥物种共有
①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经后天训练获得
②反射弧较复杂、易变、数量无限
③刺激性质为条件刺激
④需要高级中枢参与
⑤能更高度地精确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⑥个体特有
6.1.4 条件反射的消退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只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6.1.5 条件反射的泛化与分化
泛化:类似条件刺激的刺激也能引起条件反射
分化:类似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能引起大脑皮层相应兴奋点的抑制,使类似的刺激不再引起条件反射
6.1.6 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
提高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反应的灵活性和预见性。在自然界中,适者存,不适者亡。
6.2 觉醒和睡眠
6.2.1 大脑皮层的电活动
1)自发性脑电位
2)脑电图(EEG)
δ(0.5-3次/秒)θ(4-7次/秒)
α(8-13次/秒) β(14-30次/秒)
3)皮层诱发电位
6.2.2 觉醒
6.2.3 睡眠

6.2.3.1 睡眠觉醒周期
1)单相睡眠
2)多相睡眠
6.2.3.2 睡眠的时相变化
1)慢波睡眠
2)快波睡眠
6.2.3.3 睡眠的发生机理
1)抑制扩散学说
2)睡眠中枢学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