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 想起那远去的童谣

 青山白水 2010-09-27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本报记者 王平

  

  也许,每个人的童年都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几乎每个人都是听着儿歌和唱着儿歌长大的! 

  岁月如歌!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歌风久盛,在很多南阳人的心中,童年的儿歌虽已渐趋淡薄、依稀、遥远,但仍留下悠长的回忆与回味。

  

  想起那“月亮的儿歌”

  

  中秋将至,不少南阳人说起秋天美景,总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天高云淡,皓月当空,更会倏忽想起童年的关于月亮的歌谣。

  “月奶奶,黄巴巴,爹织布,娘纺花,呼啦呼啦呼啦啦……娃哭哩,哄不下,买个烧饼哄娃娃。爹一口,娘一口,咬住娃娃哩手指头。爹卜拉(抚摩),娘卜拉,卜拉哩娃娃笑哈哈……”这是很多南阳人小时候唱过的歌谣。天空的月亮,亲切慈祥仿佛是我们的奶奶;白天田间地头耕作的爹娘,在月色下织布纺花,老织布机“哐当哐当”,纺花车“吱扭吱扭”,在寂静的夜晚里显得格外响亮。小孩子闹着要吃奶,劳作的大人顾不上,小孩子哭闹起来,受到了惩罚和安慰。歌谣里带有无奈,带有幽默,带有欢乐,也带着淳朴的乡下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渴望。

  再看,月亮下,一群欢快的孩童单腿立地,另一只脚互勾围成一个空心圆,一边转动一边齐声高唱:“勾,勾,勾月亮,月亮勾得亮堂堂。搭,搭,搭戏台,问问唱戏的来不来。今儿个不来明儿个来,来了有酒喝,来了好吃菜……”一曲《勾月亮》,勾出了皎洁月光下的天真孩童。

  “月亮头,打灯篓(笼),打着小妮哩脚指头,流点血,注点脓,我看小妮活不成……”《月亮头》唱出了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的怜爱。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一赶赶到马山口……”这样的童谣很多很多,熟悉的童谣能把人一下子拉回童年。似水流年里,我们在成长,我们向往远方,离开那片土地,离开那个村庄,只有在中秋的日子,遥望天空的满月,回忆逝去的美好时光。

  

  儿歌养大的快乐童年

  

  四五十岁的南阳人,童年生活大多不富裕,一日三餐后,没有零食,更没有水果,早上吃过稀稀的面汤,挨不到中午,肚子就饿着咕咕叫了。饿了怎么办?老家在新野农村的张先生回忆说,奶奶或妈妈会拉着他的小手,像筛面一样来回摇晃,口里唱着:“筛箩箩,打面面,上你外婆家吃啥饭?鸡蛋茶,烙油旋,不吃不吃两大碗。”张先生说,现在看鸡蛋茶烙油旋是很平常的饭食,但在当年孩子们的心里,只听听就“治饿”。 

  童年,无论贫富,更多的是玩耍的快乐。打弹弓,丢手绢,跳皮筋,踢毽子,滚铁环,拍皮球,弹玻璃珠,捉迷藏,扮家家,奔过来跑过去,笑语喧哗!

  “下大雪冻死老鳖,老鳖告状,告给和尚,和尚念经,念给先生,先生打卦,打给蛤蟆,蛤蟆凫水,凫给小鬼……”“野鸡翎,耍大刀,你的人马尽我挑……”“风来了,雨来了,老鳖背个鼓来了……”“娃们娃们都来玩,玩到黑了我管饭。啥饭?肉面。来哩早了吃两碗,来哩晚了啃骨头。骨头啃哩白花花,扔到河里喂老鸹。老鸹不吃咯里嘎,咯里嘎……”童年是纯真的,童年是欢乐的,童年的快乐游戏与儿歌分不开,男孩和女孩唱着一首又一首儿歌,上学,回家,玩耍,一个个孩童就在一曲曲儿歌声中长大了。

  

  经典儿歌开启心智

  

  在儿歌的滋养中,很多南阳人知道了生活的艰辛与日子的不易,知道了父母的辛劳与善良纯朴,知道了麦子的味道为什么是一种汗水的味道,也记住了自己的家,自己的根。

  儿歌是一个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南阳有多少“土生”的童谣儿歌?翻开《中国歌谣集成南阳地区卷》,记者看到,儿歌占了相当的数量。正如南阳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阎天民所言,每个人都有难以忘怀的童年,而最早的音乐、艺术、文学、社会知识的启蒙也是从儿歌开始的。可以说,有多少童年,就有多少儿歌的故事,有多少儿歌,就会装载多少童年美好的回忆。那轻柔嘹亮的儿歌,那朗朗上口流传久远的儿歌,那韵律优美表情达意的儿歌……太多的孩子在儿歌的浸润中启智益心。

  当今社会物质丰富,信息发达,但真正属于孩子们的经典儿歌却少了。那些中年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儿歌大多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现在不少孩子虽然也会唱几首,但由于其时代背景离孩子们很远,他们已经不那么热衷于这些老儿歌了。

  如何编写出一些贴近时代,健康向上,充满诗情画意,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好儿歌,让孩子们在儿歌的世界里健康快乐地成长,文化工作者任重道远!④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