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起 放下

 高富生 2010-09-30

                                                                            提起 放下

 

想起一个故事,忘了朝代,就说古代吧。那时朝廷发往各地的公文,都是靠驿站一站一站的送,每经过一个州或县,都要在公文封皮上加盖该衙门的印章,就像通关文书,是必须的程序。封皮上加着封泥,里边公文属朝廷机密,掀封泥偷看机密是死罪,但规定归规定,每经过一个州县,每个州、县官都要偷看,一是出于好奇心,更主要的是看有没有关于自己的东西,好及早防备。

一地,该县官年老眼花,晚上在一密室偷看朝廷机密,不小心,文件靠近灯头,紧慢摁烧了大半个,毫无疑问,死罪犯了。死罪无法挽回,就想如何死吧,他想,一天自己被装入囚车,一路押送,到了京城,关入监狱,刑部审讯后秋天问斩。于其如此丢人现眼,长时间受罪再死,还不如自己了断好呢。长痛不如短痛,就想自己如何了断吧,一晚没睡,天亮时,自己了断的方案想好了。

早上出门,碰到该县师爷,县官把师爷拉入密室,实情相告,并安排了后事,要求师爷在他临死前绝对保密。师爷说,“这么点小事还用走绝路”。县官半信半疑的问:“难道师爷有“起死回生”之术”。

师爷说,此事“提起”千斤重,“放下”没四两。你只要找张白纸,装入原封内,把封泥摁回,加盖县印,让驿站送往下一个县就行了。这样,人不知鬼不觉的一站一站的送,一个县官一个县官的偷看白纸,谁看见都不敢吱声,谁吱声,谁就承认了偷看,那是死罪。等公文到目的地了,一看是张白纸,只好原路送回,朝廷有关部门看见一张白纸退回,以为自己装错了,更不敢吱声,只好自认倒霉,重发一份。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这样一场铁板钉订的死罪,烟消云散了。被师爷这么轻而易举的“放下”了。师爷只是换了个思路,换了个看问题的角度,他不需要经天纬地之才,只需要一个角度。也只是需要一个“放下”。《菜根谭》曰:“总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

“提起、放下”是佛学的主要内容,而且关键是放下。有人问布代和尚成佛之道,答曰,“提起、放下”。古大德曰:“成佛不难,放下即是”。佛不是神仙,佛是世间觉悟了的人,佛是世间能“放下”的人。你要问佛学“放下”的意思,这应该是一个答案。

世上不知有多少“提起千斤重,放下没四两”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