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琪:兼的是职,也是命——陆琪的刻薄词典之四

 forevergreen 2010-09-30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很有道理!
我有两个非常热爱做兼职的朋友。其一姓沈,师范大学毕业,顺理成章进了中学当老师。学校的生活沉闷无聊,而沈老师年轻好动,闲来无事后,便总琢磨着做个兼职玩玩。

但她教的是政治课,连家教也没法做,眼见着其他同事节假日都在兼职赚钱,实在心痒难耐,最后她上网找出路,还真的被她找到了一条。

那就是最近白领们疯狂热爱的另类兼职——摆地摊。沈老师觉得摆地摊实在太适合她了,不用多少成本,又有的是时间,每天现金收入,绝不会做家教的同事差。

所以之后的时间,沈老师开始在城内知名夜市里摆地摊,卖些T恤鞋子之类。这中间,她也经常碰到学生和家长,有时对方还照顾下生意,沈老师从来不以为然。

大概一个月后,麻烦接踵而至,先是学校领导跑来谈心,问沈老师是不是很缺钱,家里有没有事情。然后同事间开始流言蜚语,仿佛他们去做家教都是正当的,而摆地摊则是没有师德。接着流言传到沈老师家中,她母亲开始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诉,说自己把她拉扯大,不是让她去摆摊的。

如果仅是这样,也就算了,但事情的恶果飞速传染开去。学校每年轮换的优秀教师评选,今年本轮到沈老师,却被领导一句话拿走了。而高级教师的评选,送上去后,又被教育部门打回来。几番来去,沈老师终于看明白,原来她正在做的这份兼职,已经给她的正职工作带来巨大不良影响,甚至有几个校领导在预谋着劝退,让她不要做老师,而专心去摆地摊了。

我的另一个朋友呢,姓王,那年只有二十岁,跟着打工的父母进城,属于第二代农民工。因为学历不够,开始只能当送水工。但他希望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一边自学读书,一边到处找兼职。他白天上班,晚上有空,最后找到一个报社,愿意为他们做晚班打杂。刚开始不过是买买宵夜,送送东西。而后报社的人见他机灵好学,也开始教他些东西,因为晚班编辑非常辛苦,事情又多。偶尔有做不完的时候,便让小王帮忙。

这几年兼职做下来,小王俨然就是报社的编外帮工,表面看并没有赚多少钱,但却学到了一身做报本事,更认识了报社上下的所有人。等他本科自考文凭拿到,立刻就参加了这家报社的记者招聘,以往积累下的人脉果然派上了用场,小王毫不费力的从一个送水工变成了夜班编辑。

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兼职故事。一个人因为兼职而弄得本职工作受损,另一个人因为兼职而彻底改变了命运。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觉得,兼职不过是业务时间的爱好,是赚多一点钱以及满足一下兴趣的事情。其实不对。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有一个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原本这个时间可以给你用来赚一百万的,但你用来赚一万,那就是亏了。

譬如沈老师的兼职时间,原本可以用来进修自己,评上高级、优秀,乃至于可以跳槽到更好的私立学校去赚钱。但她却用来摆摊,满足自己的兴趣,最终带来的效益是负的。

而小王则抓住了每一个机会,将时间放在最能产出效益的地方,最终跳过龙门,摆脱了农民工的身份。

同样是八小时之外的兼职,结果却天壤之别。原因无它,只是你要明白,即使是兼职,也是在消耗你非常珍贵的时间,而时间,就是你的命。

兼的是职,同样也是你的命。

有很多人希望去兼职,但如果只是把它当成满足兴趣,那一定是亏本的。如果当成是本职工作的补充,那说不定不赚不亏。只有当你把兼职当做是自己另一种前途的尝试,是改变命运的赌注,才能令你彻底大赚。

本职工作往往是维系一个人的基本生存,你赚来的钱,刚好养活自己和家人,再没有前途梦想可言。如果要改变这种寡淡的命运,依靠的或许不是改变本职工作,而是利用好你的每次兼职机会。

人生的成功,往往都在于这种“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