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配音王子童自荣 塑造角色是我永远的爱好2-中国文化传媒网

 分解合成 2010-10-02

 

 

好东西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艺术享受

记得第一次见到童自荣,是在上海译制片厂,他身穿绛红色的布夹克,面容削瘦,他每天骑单车上班。我说明来意后,童自荣开口对我讲的第一句话是:“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我早就听说过,童自荣是不大情愿接受访问的。我希望能够跟童自荣一起照一张相。童自荣理理头发,应允了,拍照时他还把手轻轻搁在我肩头,没有丝毫大牌样子。后来在北京音乐厅的唐诗宋词朗诵会上和上海举办的“向往崇高”的音乐朗诵会上见到童自荣,他总是和颜悦色,并且不忘旧友,待人坦诚。

寻访童家是一个有趣的事。童自荣的小小家居坐落在上海最为繁华的淮海中路一幢连排旧式民居楼内。童自荣的家,房子显得旧,面积也不大,摆设很简朴,童自荣认为:老房子也有老房子的好处。比如:地段繁华,环境优雅,闹中取静。老房子有高度,几十年的木质地板不会打滑。而且他家的地板保养良好,光洁如新。看得出来,这自然也是跟童太太杨倩华勤劳持家有关。

杨倩华说:她和童自荣结婚30多年了,结婚的时候家里什么样子,现在也还差不多。童自荣儿女都在国外读的书。孩子是自己争取到奖学金的。提起这对争气儿女,夫妇俩语气中充满了慈爱和骄傲。

杨倩华说:童自荣最不爱出风头了。当年法国演员阿兰·德龙来到上海,欢迎宴会上把童自荣安排在主桌和阿兰德龙坐在一起,可是有一些老同志不高兴了,说让童自荣到后面去。童自荣无所谓地走开了。结果后来还是阿兰·德龙到处找“佐罗”才把他找了回来。童自荣最红的时候,大学里请他去做讲座,开车来接,他说不要了,于是自己骑自行车就去了。童自荣觉得车子停在门口来接是一件很不自在的事。童自荣和邻居们关系都很好,和译制厂里的司机和小木匠关系都很好,很多人都说他是个好人。他不张扬的性格还影响到了孩子。童自荣走红的时候正是孩子上中学时,孩子回来说:“爸爸最好不要出名,因为很多人看我,很难为情。”杨倩华说:童自荣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人家好他为人家高兴。

童自荣认为:“配音演员一向待遇偏低。上海译制厂的待遇勉强能够维持生活。现在配主要角色能够拿到1000元就已经不错了。而一般配音演员只能拿到600元到800元。这一次为《玩具总动员·第三部》配音也不例外。”从2004年退休之后的这六七年间,童老师其实并没有闲呆着。他一直投入到自己热爱的配音事业中去。谈到目前配音演员和电视剧演员的收入差距,童自荣有些激动,他表示影视演员比较辛苦,与配音演员有差距可以理解。但是童老师以为:“现在的差距也太大了。我个人现在的家庭生活全靠退休金,而我每个月只有几千元左右收入。现在演员演一部电视剧弄不好几万元一集,有的大腕几十万元一集。我们配音的人与他们的收入悬殊是无法想像的。”他谈到现在的大环境对于配音演员不再有旺盛的进步需求,现在大家差不多看字幕了,这个令他很失落。

童自荣表示自己很少接拍商业广告:“广告是来钱的。但是我要保护我塑造的美好形象。一个演员应该多为观众考虑。我并不反对广告,但是得非常谨慎。”对于现在有的影视作品流行“港台腔”,对此童自荣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们普通话这样优美,而且这样有味道,没有必要去模仿港台腔。”童自荣表示并不反感一些大片请明星来配音,用明星配音是为了便于炒作宣传,引起大家注意,从而产生广告效应。尤其是动画片,这自然可以理解。但是应该有所选择,不应该哗众取宠。对于当下的娱乐节目,童自荣不太喜欢。他表示:比如所谓的娱乐至死,我们上了年纪的人,对于这个现象很无奈。而且有的主持人的废话太多了。

童自荣计划在新的一年里推出个人自传。并且附书送上自己配音的经典之作。这本自传不仅会有自己的配音经历,而且还将附上两张DVD,其中包括《佐罗》、《黑郁金香》等精彩作品片段。童自荣说:“我特别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好东西,这些好东西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艺术享受和快乐,让人们痴迷陶醉而且百听不厌 ……”

童自荣简介:1944年出生,江苏镇江人。1966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1973年进入上海电影译制厂担任专业配音演员。上世纪80年代初童自荣给法国影片《佐罗》配音而一举成名。以至后来童自荣成为了国际影星阿兰·德龙主演电影的专业配音师。童自荣还为外国故事影片《黑郁金香》、《苔丝》、《国家利益》、《啊,野麦岭》、《茜茜公主》、《水晶鞋与玫瑰花》、《铁面人》、《沉默的心》、《绝唱》以及电视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等担任主角配音。(乌尔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