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才是老百姓

 笑熬浆糊糊 2010-10-04


作者:百科全书 | 来自:
百科全书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老百姓,所以我从未把自己当成一个老百姓来仰视任何人与任何事。在我们的汉语里,翻翻词典看看就知道人民、群众与平民、百姓其实就是一回事,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些表面上抽象的词语,人们很容易基于那种“默会的知识”(通俗些说就是心照不宣的认知)来理解它们所包涵的意味。百姓百姓,无非就是赵、钱、孙、李……,它们源于那种悠长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事实上,作为一种宗族社会里氏族身份那种集体无意识,百姓不是那种法律身份上的概念。在我们的汉语中,就像人们称鬼佬是一种蔑称那样,在现实生活中,自称“老百姓”的人们无异于等级身份社会里的“奴才该死”的自我侮辱,所以我们不要“咱们老百姓”这种合群的自大,我们需要的是那种现实生活里的公民身份的自觉。千百年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告诉我们,老百姓就是活该受苦受难的,王侯将相不可能去受苦受难,所以老百姓不受苦受难,天底下就不会有人受苦受难了,要让自己不再受苦受难,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永远不要再当老百姓。我们应该知道,民族、国家是一个共同体,这样一个共同体我们可以用法律共同体、文化共同体、道德共同体、信仰共同体或者是生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来形容与表达,总之,就像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样,我们只有一个中国,中国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家园——祖国。那么,作为这个祖国家园的主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人,而不是那种无名无份的老百姓,不是那种自我矮化的、没有他人救济就无法生活的所谓弱势群体。有道是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是政府的纳税人,是国家的国民,是社会里的公民。从供养的关系上来说,我们是政府的老板,政府官员都是靠我们供养的公仆。在国家这个共同体里,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非政府官员都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种心照不宣的认知,我们知道“老百姓”是有“领导干部”这样一个对应面的,这种职业与职务的不同并不能够成为一种等级身份的不同,因为这样的不同除了像“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皇朝社会那样制造社会对抗和分裂之外,不会有其他的结果。所谓的“老百姓”就是把现实生活中需要改革的那种官民身份的不同放大为一种陈旧的民族文化认同,这种认同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都不会有,有的只能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在我们这个人民民主的国家里,现在不论是电视里面还是电视以外都还用所谓的“老百姓”这样的身份认同来安于自己“合群的自大”,这其实表明我们全体国民在现实生活中都还普遍缺乏那种国家主人的自主意识。人们在一片“老百姓”“老百姓”的大合唱中,一定会迷失了自己的公民身份。现在,我郑重地告诉自己的同胞,我是一个公民,而不是一个老百姓,如果你对老百姓这个名号有特别的嗜好,那是你个人的事情,请别把我们扯在一起。凡稍有现代政治常识的人大概都听见过下面一句似浅近而实深刻的话,就是:要有健全的国家须先有健全的人民。若是把这句平凡的话说得稍微玄妙点,我们可以说:国家就是人民的返照。有怎样的人民便有怎样的国家,有怎样的人民便只能有怎样的国家。(张奚若)“新”国家不能由“老”百姓建成,咱们不是老百姓,我们是国家公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