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今古正解第四
[原文]
[4]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古文正解]
大器若无,其容不极;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渊乎深矣,生万物而莫不从其规制矣。
以其无,故无锐于物,无纷于物,无耀于物,纯然不可分矣;虽至澈无形,其实存而恒有之。
恍兮惚兮,其生于何而莫知。然先天地而有,生万物之母,象天下之先。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今文正解]
道至为巨大却仿佛不存在,它的容积没有极限;道至为充盈而仿佛空虚,它的功用却无穷无尽。它像渊一样深不可知,生了万物,成就万物;万物没有不以道为宗主的,没有不在道的规制之中的。
道的奥妙之处正在于它的虚渺无物,因此不会对万物有任何伤害妨碍,与万物不会有任何纷扰,更不会在万物面前显耀自己,无形无质纯一到不可捕捉;虽然清澈的以至于无形无质,它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道古往今来,四面八方,不分大小而无处不在的与万物合一。
道如此恍惚幽寥不可认识,那么它究竟从何处生出已然不可知道了。然而大道先于天地就存在着,生化了万物养育着一切,表象着天下万物的始源。既已知道万物的生母,就可以此知道万物;既已知道了万物,再回来守住万物的生母。如此则终身不会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