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高三英语教学调研的报告

 昵称3745092 2010-10-06
关于高三英语教学调研的报告
作者:教研室 发布日期:2005-10-12 0:00:00 阅读次数:927 来源:教研室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键词:

为深入了解我区2006届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教学及备考现状,区教研室自913—22日对区内五所高中进行了教学调研。对北仑中学的调研邀请了宁波市教研室的参与,在15-16两天市区两级教研室共同对北仑中学通过听课、师生座谈等形式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教学调研;对柴桥中学、明港中学、国和高中和北仑职高的调研由区教研员承担。本次集中调研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共听课20节,并及时听取备课组教师的想法,对各校高三年级在学科教学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指导。

 

一.基本现状

1.师生状况

全区2006届高中毕业生共有40个班级,其中文科17班,理科23班,文理学生数均超历届。随着班级数的扩张,北仑中学、明港中学、综合高中都有教师初次担任高三教学重担,如职高两个班级的英语教学由新教师承担,任务艰巨。

2.教学进度

英语学科基本采用在高三新课教学的同时有机结合基础知识的复习,重在知识的梳离落实,总体进度比较适宜。

3 教研氛围

强调在校内营造和谐而团结协作的教研氛围,各学科反映同学科教师能团结协作、以老带新、资源共享,充分发扬教研组的集体力量;但由于班级层次差异及其它主客观原因也有部分学校备课组成员之间交流和教研不充分,限制了整体潜力的开发。

 

二.问题及建议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认为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需要大力加强以下两个意识:

(一)效益意识。

课堂教学缺乏高效益在几个学校的课堂上都有发现,尽管出现在部分教师身上,但对课堂这个学习的主阵地,自始至终值得全体教师的足够重视。课堂效益不高的具体表现如:

1研究高考不够,对高考要求不够明确,在教学中依赖于复习资料,忽视教师对知识框架的主动构建;建议认真学习2005年考纲,研究高考试卷,明确考试的范围、要求、形式、出题的特点及规律,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复习中以我为主,精选资料,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有机建立起与高考要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网络。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双基的落实,在落实双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中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有些课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没有以精讲精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导致教与学不合拍,轻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收获的关注,有不少的课显然没有符合学生的能力实际,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缺欠学法的指导。建议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加强方法和思路的指导,一定要以学生有没有收获,有多大收获来衡量教学成败;在课堂上及时有效获取学情的反馈,课后加强教学反思,要把在课前的设计— “教师想教什么”和在课后的反思—“学生学到了什么”这个过程上多下功夫,争取最大程度上的统一,以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老师要精简语言,可讲可不讲的不讲,讲了学生也没有印象的不讲,学生有能力有条件解决的不讲。多给学生自学、自练、自疑、自悟、自得的时间,始终把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

3.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要针对学生实际,不拘泥于教材,而应有效地取舍、组合、拓展、加深;对英语学科,要做好教材教学与复习教学之间的平衡;既要以高考的要求敢于删减教学内容,又要充分利用有价值的课文资源,利用课文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利用课文教学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巩固。

应充分认识到:一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要提高教学,以下几方面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1.效益意识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信息量、教学活动的广度和密度,以及媒体的使用方面,更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为学而教,以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设计教学,课堂上要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效内化,同时教师应及时有效获取学情反馈,有效地课堂小结等方面。

2.在教学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正确处理好高三教学与高考复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环节恰当地渗透高考的信息,拓宽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关系。

3.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切实抓好教学各环节的管理,特别是课前准备到位,即备课要精,资料要精,练习要精,作业要精。同时,我们要积极提倡教师的教学反思,由教师自己及时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4.要强化分层次教学与辅导,通过分层次教学和辅导提升学生的成绩,从方法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辅导,如采取“弹性作业”等方法、策略上,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的研究,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从对象上,要重点关注重点线、本科线上下的存在较明显的薄弱学科的学生,采用学科教师定学生、师生结对、自选学科参加辅导等有效形式切实提高各档上线率。在学生愿意接受的前提下,各校要及早把这个工作做起来。同时,各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多走入学生的身边,使学生随时能得到教师的辅导和帮助。

 

(二)团体意识。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年级组长在加强高三年级教学协调方面的作用,发挥班主任在协调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发挥备课组长在本学科教学的组织协调作用,只有把这三个环节抓好抓实,让全体高三教师凝成一股绳,团体的力量将是取得优异高考成绩的保证;另一方面要保持区域内校际及与区外各校的交流与合作,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另外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及时获取省命题的有关信息。要主动吸收来自各方的信息,多与各兄弟学校沟通,积极参加区内外各次教研活动,以扩大视野。

我们注意到不少学校在高三教师的配备上以老带新,希望通过教研组的团体协作,让老教师和优秀教师为年轻教师提供有益的经验,从而促进教研组整体实力,同时也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各校的教师之间一般都相处友好,但于教学上的合作是否紧密有效却参差不齐。

建议:1)强化备课组意识,备课组长要能带好头,能凝聚人,要做实事,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备课组要多合作交流,少各自为战,通过交流和听课体会每个老师对教材处理、问题设计、师生活动时间分配等的差异造成实际效果的不同,从中得到借鉴;2)要充分利用组内教师、校内教师的力量,凝成一股绳,加大教研组的建设,共商教学;同时可以利用校外的力量,如特级教师和名教师等,请来指导教学,做高考策略的辅导或讲座。对于国和、明港、综合高中等教师较少或新教师较多的学校,更要积极开展校间交流;3加强对2005年高考有效经验和不足的传递,对2006年高考信息主动搜集但不盲目等候,因信息不明而影响教学;4年青教师和第一次教高三的教师尤其应多听老教师的课,加强对考试说明和历年高考试题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高三复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系统意识

1.各高中学校应站在全区高考的角度,系统地考虑正确处理好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关系。一方面保证重点班出成绩、出佳绩无可非议,另一方面绝不容忽视普通班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站在高三的起始阶段,普通班的教学措施不力,极可能使全区一大片学生对高三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对明年的教学及高考带来隐患。

2.在重视教学的同时,应及早强化学习及高考的氛围,辅之以各支持系统,如心理辅导、习惯养成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困生辅导等;发挥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作用,使学生对高考有合理目标、对成功有信心、有路径。

3.全校教师一盘棋,为高三教学奉献智慧;在关注高三教学的同时,学校要重视夯实高一、高二教学基础,在今后的高三教学奠定基础。

 

 

附:北仑综合高中林旭斌《The Portrait Of A Nation》的教学设计

 

Step1:

Lead in.

Show a globe.

Question: What’s this? Who can tell us. Where is China?/Australia?

可以走到学生中间要求学生指出他们的位置,从而引出Australia.

Question: What do you know sth. about Australia.

warming-up中已经了解了关于澳大利亚的相关知识,可以在此复习。当然学生了解有限,可以引出另外问题: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Australia?

Step2 :要求学生完成Exercise 1 in pre-reading。(在课文结束后进行校对)

Step3 : 在听录音前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强调title subtitle

听录音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了解,并能用一到两词来描述各部分的topic.

板书:people, history, language, geography, flag等词,供学生选择。(以此可以降低难度)

板书:  Part 1: geography/ flag

        Part 2: people

        Part 3:history (17th C –19th C)

        Part 4: history (20th C)

        Part 5: language

Step4:对于各部分进行逐一分析。

关于Part 1:

要求学生阅读并问道:What is modern Australia made up of?

并展示地图,在地图中分别指出Western Australia South Australia 等各部分。关于flag 有问到:What does the symbol of the Australian flag represent? 并在黑板上画出国旗并逐块指出各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关于Part 2:

简单问:Who was the first people to arrive in Australia?

关于Part 3:

要求学生阅读并完成练习. Match the following.

Match the following:

In 1770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was formed.

Over the next 80 years    Captain James Cook claimed the east coast

         of the continent for the British Crown.

 

 

 

 

                                 

 

 

 

In 1901

                 The first people came to the continent.

 

 

In the 1930s

            About 160,000 prisoners were sent to Australia.

 

 

5000 years ago

         the country suffered from the Great Depression.

 

关于 Part 4:

要求学生阅读并完成表格:

 

 

 

After the nation was found

 

In 1901

The nation was formed

After the 1st World War

 

After the 2nd World War

 

In the late 1960s

 

 

 

关于Part 5:

问: How does Australian English differ from British English?

并分别就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举例( 用课文中出现的例子或课外补充几个)

 

Step 5: 对全文进行综合理解,并完成choice exercises .

1. Before the 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where did England send their prisoners?

A. Australia  B. North America      C. Siberia    D. Hawaii

2. What’s the result of the arrival of the European settlers?

A. Ecosystems were disturbed

B. The way in which land was conducted

C. The original Australians suffered a lot and had their land taken

D. All the above.

3. Who can enjoy the basic civil rights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 in 1901?

A. Frenchmen     B. Aborigines     C. Chinese       D. Islanders

4.When did people largely move to Australia?

A.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the 1930s

B.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C. In the 1950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D. In the late 1960s

5. How many states are there in Australia?  

 A. 6    B. 5    C. 7

6. The first settlers in Australia were ______.

A. the prisoners sent by England     B. the people who came for the gold rush

C. the Aborigines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s

7.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was formed ______.

A.      so all men would be free and equal, and have equal rights. 

B. but Aborigines did not enjoy the same rights.

C. a society made up of diverse peoples came into being.

 

8. Aborigines did not have the same rights ______.

A.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 until the late 1960s.   C. after 1930s.

 

9. When did people largely move to Australia?

A.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the 1930s        B.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C. in the 1950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D. in the late 1960s

 

10. Australian English is different from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_______.

A. in pronunciation

B. in some of the vocabulary

C. in the way they express some things

 

 

Step 6: 检验Exercise 1 in pre-reading,并完成Exercise 2.

并说明文章以introduction ,body ,conclusion 的框架进行描述,这也是我们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基本框架,并要求以此为例,写一篇以geography and wildlife in Australia的文章。要求:1 Exercise 1 in Pre-reading ,选择适合该topic的几个问题。2 要求写出outline. 3 完成一篇文章(具体的信息可在integrating skill中找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