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车产业的潜规则

 2009妙手空空 2010-10-07
中国有人敢管汽车合资企业吗?

中国有最严格的汽车制造的执照审批制度,这个制度让无以数计的渴望制造汽车的中国人梦断审批路上。曾记得奥克斯被谋杀的时候,神箭的饮泣并不遥远。即便是今天如日中升的新兴汽车企业,诸如吉利、奇瑞、比亚迪……哪一位又不是暗渡陈仓?然而,合资企业的自由来往,却是有无比之逍遥。

但是,严格的审批制度似乎对合资汽车企业无效。俺看到丰田汽车从天津丰田、到一汽丰田、到广汽丰田、再到四川丰田,走遍中国胜似闲庭信步,无以阻挡。一家外国汽车公司只能与两家中国汽车企业合格的规定,被施以战术性突破。据说,大众将也可能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之后诞生成都大众。此外还有标志败走广州,扔下消费者无数,却也可以重新再来。

老跨对汽车政策皆有免疫力,政策屏障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当然,俺也可以认同此为市场经济,有需求就会有制造。只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阳光独照合资企业,这让人觉不出此业之中有公道。

那么,真正的从市场经济的管理观照,汽车产业的规范管理,最重要的一条便是要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汽车作为一个商品,在中国市场上诸多针头线脑的产品都实行三包的情形下,唯不制定三包制度,消费者的利益不在重要的考虑之列。

据说,汽车的三包制度可能永远不予出台,这只能让中国汽车消费维权无门,在中国汽车的社会里,20年前是“买车前是大爷,买车后是孙子”,今天如是。俺不知道此间的奥妙之何在,虽然是自主品牌也赶上趟了,然而从历史的道路打量,那也原本不是维护自主品牌之本意。

中国汽车界的潜规则

中国汽车界有潜规范,然而谁知道了也不说。坊间说中国汽车定价真贵,诸多车型定价比发达国家市场都高。过去曾流传一段时间的大众利润说,大众在中国的产量占其全球产量的20%,却赢得其在全球利润的80%。

汽车定价高了好吗?产品就比国外市场质量高吗?非也。早些年的合资车型,桑塔纳是80年代车型,夏利是70年代车型,即便是富康为90年代初的车型,但它是在法国停产了的。后来,升级换代了,然而明眼人知道,那不过是改些配置,换个车壳,丑小鸭变天鹅,一下子又将价格忽悠了上去。

为什么在当今一年上百个百型源源问世,而汽车市场的常青树仍然是老三样?这说明新车型价高之现实情况下,它们的可能性仍难有超越。由于中国汽车市场中自主品牌的低价战略,高价汽车受到有力狙击,居高不下的汽车定价渐渐的回落。本来,这是一个正常的形态,扼阻汽车之暴利。如今的现实却比过去更令人担忧。那就是,中国汽车由此进入一个减配时代。

汽车一降价就减配,这已经是合资汽车界的一个潜规则,跟中国乳业全行业添加三聚相似。这个减配,有看得到的,更有看不到的。比如镀铬层减薄,这个新车没有人能发现。耐磨层及润滑层减薄,它是在汽车的重要部位,人更看不见。关于这一点,简直是将中国汽车消费者当阿斗。到了今天,合资汽车已经弃用镀锌板,采用铁皮造汽车壳子了。

为什么说这是潜规则?那就是大家都依循此则闷声发大财,不论它们在市场上,舆论大战打得有多么厉害,彼此攻击有多么残酷,但凡涉及减配,偷工减料之,皆保守着共同之密秘。这事情很可怕,如果中国汽车产业如此发展,那还会有什么世界先进技术可言?就是已经有的技术,在中国大地上,因为偷工减料,已经通行于世的技术也不复存在,因为它得不到可靠参数的保障。

中国合资汽车界的潜规则盛行之,俺不知道谁将来会管它,消费者总是被蒙在“世界先进技术的鼓里”,这样与日长久,不仅偷工减料大发其财,也因为汽车的寿命缩短,加速更新大发其财。那么,合资企业理由就是只有一个,因为降价。可是,即便是降价了,却也是世界汽车市场最昂贵的车啊,在中国!

所谓合资企业,乃中外合资,俺也不知道是中方不是由外方主导之,但这却是令人严重鄙视之行径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