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的1月29日,在卡尔本茨获得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专利权的时候,中国还处在闭关锁国的阶段,慈禧因为司机坐在她前面有违君臣之礼,而严令司机跪着开车,最终慈禧下令将两台汽车废弃。而就在这时,奔驰、福特、别克、菲亚特等多个汽车品牌开始诞生,就这样,中国的汽车工业错失了黄金发展期,比国外的汽车工业落后了几十年,而这几十年的差距,让国产汽车至今还在苦苦追赶。如果故事就这么发展下去,不夸张地说,至少还需要几十年,才能赶超国外汽车品牌,但是历史的一声春雷,打破了传统汽车所笼罩的寂静黑夜,国外汽车品牌的垄断被打破,新能源汽车浪潮袭来。如果再问还要多久,国产车能够赶超国外汽车品牌,内行人认为最多只需要10年的时间。我们常说,历史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内燃机作为交通工具动力来源的历史使命将很快被终结,当新能源汽车浪潮袭来的时候,各大汽车品牌的反应截然不同。以大众为代表的德系汽车品牌,不愿意放弃在燃油车领域巨大的市场份额,始终在燃油车和电动汽车之间摇摆不定,推出了大量的油改电车型,朗逸纯电、宝来纯电......这些油改电的工业垃圾,难以和国产车推出的纯电平台的车型竞争,导致大众在电动汽车领域一步慢步步慢,直到大众猛然惊醒,推出ID.3、ID.6等车型,已经为时已晚,在新能源领域,大众再也难现燃油车领域的辉煌。如果是大众等德系品牌,是在死守着旧江山不放手,那么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等汽车品牌,就是押错宝了。日系汽车品牌,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下定决心,要推进电动汽车研究计划。当时摆在日本车企面前的有几条路:燃油、混动、纯电动以及氢能源。但是电动化并不能解决日本的能源危机,而丰田等车企认为纯电动车只能算是过渡性产品,混动汽车是目前的最优解,因此以丰田为首的日系车企疯狂押宝氢能源。在纯电领域,也是以油改电车型为主,就这样日系车也错失先机。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国产车几乎没有赶超的机会,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领域,建立的技术壁垒,想要打破谈何容易?不仅是车企,燃油车重要零部件的技术牢牢掌握在日本电装、德国博世、美国博格华纳等企业手中,国产燃油车无论怎么发展,也只不过是给产业链巨头打工而已,但是在新能源赛道,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中国和欧美日国家,在同一个赛道开始重新起跑,而中国因为急于打破西方在燃油车领域的技术壁垒,快速反应,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体系。再看如今的国内电动汽车,理想、蔚来、极氪、长城、小鹏百花齐放,有望肩负起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整体来看,中国企业在三电系统的布局,已经优于当前在燃油车三大件的布局,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呈现了从“装配制造本土化”向“开发本土化”与“知识本土化”的转变。从2013年,北京等地区开始局部推广电动汽车,到如今只不过短短8年的时间,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如果再过10年,中国的汽车产业会如何?我们不妨大胆预测,国产车有望进入全球市场,真正建立起高端中国汽车品牌,颠覆全球汽车产业的版图,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