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刊出 題:銀行體系結餘減 撰文:葉永成 前言: 小題:結餘減少的因由 澳洲聯邦銀行亞洲資本市場主管馮孝忠表示,造成大量的商業沽盤,是由於港息比美息為低,兌換保證每日升一點(相等 0.0001 港元),可說是港元變相貶值。市場自然捨港元取美元,沽港元、買美元,存戶亦會改存美元,使美元的需求增大。當港息低於美息時,沽港元可賺息(因美元存款利息較高)及匯價(賺取兩個匯價的差價),雙重得益。部分銀行認為資金轉為美元收取美息更為化算,導致部分資金轉為美元,持續下去的話,銀行結餘會進一步收縮,甚至出現負數。而今天及周二的銀行結餘總額,預計為 -12.51 億元。 小題:拆息不升之謎 馮孝忠表示,目前銀行實行即時結算系統,每間銀行可以很準確地計算到自己的結餘,基本上銀行的餘額在 $5 億至 $6 億已很充裕,這個水平是不會令隔夜錢拆息扯高很多。 「除非銀行體系結餘跌至接近零或是出現負數,隔夜錢才會扯上 6 厘。」他又指出,拆息未有上升主要是銀行收緊信貸,銀行有較充裕的資金,部分需要資金的機構亦早預留資金,除非美國落實加息,令美息高於港息,港元利息才會有明顯調整。 小題:「七招三十式」發揮功能 金管局以固定匯價與銀行兌換港元及美元,保證銀行可以 1 美元兌換 7.75 港元(4 月 1 日開始分五百天,每天增加 0.0001 港元)。有了這個保證匯率,銀行不用擔心手上的港元貶值,便可放心持有港元。港元沒有了貶值風險,銀行就不會寧願持有美元而不持有港元,故市場仍有充足的港元資金。 再者,銀行於金管局的戶口中的結餘並不享有利息,銀行為賺取利息,會盡量將資金注入同業市場。此舉有助銀行將多餘資金注入市場,大大減低拆息被扯高的機會。 小題:貼現窗的作用 「現時金管局已發行的票據達 $1,000 億,約有 $700 億在銀行手上,即銀行隨時可以 6.25 厘的貼現利率向金管局借入港元,故不用擔心結餘下跌。」馮孝忠說。 事實上,各間銀行都預期到拆息不會上升,所以大家都無沽空港元。炒家能否炒賣港元以圖利,很視乎各銀行對港元會否貶值的預期。倘若銀行屬於非理性,大舉沽港元以換美元,或因不夠資金結算,便會沽美電以換取港匯平盤(即買入同等數量的港元),同業拆借息口就會被炒高。幸好銀行的理性態度勝過炒家期望的非理性。 |
|
来自: collinboy2001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