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汉语宾语位置分析

 昵称503199 2010-10-08

古汉语宾语位置分析

(2009-01-03 21:21:04)

古汉语宾语位置分析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

上古汉语,疑问句里疑问代词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一条相当严格的规律,几乎没有例外。例如: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郑伯克段于鄢》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左传·成公三年》

寡人将谁朝而可?  《燕昭王求士》

梁客辛垣衍安在?  《战国策·赵策》

彼且奚适也?  《庄子·逍遥游》

吾谁欺?欺天乎!  《论语·子罕》

例句中的“何、谁、安、奚”等是疑问代词,它们分别放在动词“谓、怨、朝、在、适、欺”的前面。例句六尤有启发性,“谁”和“天”都是“欺”的宾语,但“谁”是疑问代词,放在了“欺”的前面,“天”是名词而非疑问代词,放在“欺”的后面。如果动词前有助动词,宾语一般也要放在助动词前面,例二的“敢”就是助动词,它和“怨”连在一起,“谁”也放在它的前面。如果动词前面有作状语的副词,疑问代词就放在副词和动词之间,而不是放在副词前,如例句三、例句四。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的前面。如: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范雎说秦王》

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  《庄子·齐物论》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战国策·赵策》

何由知吾可也?  《孟子·梁惠王上》

“以”、“与”、“为”、“由”都是介词,它们的宾语“何”“谁”“孰”“曷”都是疑问代词,都要放到介词的前面。后来“何以”逐渐成为凝固形式,在古文中经常出现。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旧常用“何以”,但意思主要是“为什么”了。如:何以见得?

后代的仿古作品中一直沿用这种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句式。如:

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  (汪琬《传是楼记》)

“何如”这个结构有时可以说成“如何”,这两种结构先秦就成了凝固形式,意思不是

“像什么”,而是“怎么样”或“怎样”。如: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战国策·楚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

与不穀同好,如何?  《左传·齐桓公伐楚》

古书中“如何”又可以说成“若何”“奈何”。如: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战国策·齐策》

还可在“如何、若何、奈何”中间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成为“如……何”等格式,意思是“对……怎么样”,如:

如受吾币而不假吾道,则如之何?  《谷梁传·僖公二年》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  《列子·汤问》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史记·项羽本纪》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这一条规律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条件,一是全句必须为否定句,二是宾语必须为代词。否定句指句子带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或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莫”。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否定词之后、动词之前。例如: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许行》

居则曰:“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礼记·礼运》

以上例句都是否定句,例一、三、四、五句用的否定副词,例二用的是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莫”,各句的宾语都是代词,在句中放在动词的前面。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宾语也不前置。例如:

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鞌之战》

值得注意的是下面这种情况:

若不许君,将焉用之。  《左传·昭公四年》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庄子·秋水》

“君”和“子”一类的词虽然有一定的称代作用,但并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所以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并不放在动词之前。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没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严格。先秦古籍中,也有不少否定句中代

词宾语不前置的例子: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  《管子·封禅》

《诗经》中有两个例子很典型: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  《诗经·魏风·园有桃》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两个都含有否定副词“不”,宾语也都是代词“我”,前一句为代词宾语前置,后一句后置,说明两种情况可以并存。从语言发展史的角度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从先秦时代就已开始从前置向后置发展,但并未完成,因而出现了并存的现象。秦以后,这种发展实际上早已完成,但历代古文仍有并存的情况。如:

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  《汉书·李广传》

汉果不击我矣。  《汉书·赵充国传》

汉代以后也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例子,主要是由于仿古。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贾谊《论积贮疏》)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这种现象在今天的成语里还有保留,如“时不我待”。

三、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代词“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姜氏何厌之有?  《郑伯克段于鄢》

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齐桓公伐楚》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左传·僖公五年》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先进》

“何厌之有”就是“有何厌,有什么满足”;“不穀是为”就是“为不穀”,“先君之好是继”就是“继先君之好”;“虞虢之谓”就是“谓虞虢”;“异之问”是“问异,问别的问题”,“由与求之问”是“问仲由与冉求”。各句名词宾语前置,代词“之”或“是”起复指宾语的作用,它们位于名词宾语后、动词前。使用这种句式是起了强调宾语的作用。在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再加上个“惟(唯)”字,构成“惟(唯)……是……”或“惟……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如:

率师以来,惟敌是求。  《左传·宣公十二年》

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左传·僖公五年》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吕相绝秦》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惟敌是求”即“求敌”,“惟德是依”即“依德”,“唯利是视”即“视利”,“唯其疾之忧”即“忧其疾”。分别用了“惟(唯)……是……”和“唯……之……”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显得突出。现代汉语里还有“唯命是听”“唯利是图”等成语。

上举各例的宾语都是名词,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一种情况是仍旧用这种语法格式强调宾语,只是用来复指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是”。如: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郑伯克段于鄢》

“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  《左传·宣公二年》

“是之谓”“此之谓”已成为一种凝固形式,在古文中很常见,意思是“说的就是……”“这就叫……”。如: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荀子·王霸》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另一种情况是不再用其他代词复指,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到动词之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其他代词不多见。例如:

维叶莫莫,是刈是濩。  《诗经·周南·葛覃》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齐桓公伐楚》

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孟子·滕文公上》

两句中的宾语都是代词“是”,它们被直接放在了动词之前。

此处顺带说一下行为数量的词序,古汉语的表示法和现代汉语也不同。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是把数词和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后(如“写三遍”“去过两趟”“打了几次”)。古汉语有两点不同,一是一般不用动量词,二是数词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如: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这些例句中的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句子没用动量词。现代汉语成语中也有保存。如:一劳永逸、百战百胜、千变万化。

假如要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时,可以改变句式,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并在这个数词前面用代词“者”字复指,使“者”字前面的结构成为全句的主语,移到句尾的数词就成了全句的谓语。如: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战国策·赵策》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玦以示者三。  《鸿门宴》

表示动量的数词“三”从动词前面的状语上升为全句的谓语,自然就显得突出而重要了。现代汉语的数词一般不能单独作谓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