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论太极拳论中"迈步如猫行"的行步功夫

 东方青州 2010-10-08
  
 太极拳论中有"迈步如猫行"之说,然而笔者常见到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在练习时出步,迈步滞重.缺乏轻灵松沉,不能达到"迈步如猫行"的效果,虽练功多年,仍不得其法,有感而发.笔者根据恩师贺洪明(李雅轩的嫡传弟子)的传授及自己多年习拳的体会,在此抛砖引玉,与太极拳同道共同交流,同时为初涉太极拳锻炼的爱好者提供正确的练功方法,提高其太极拳的水平而奠定基础. 
 迈步如猫行,顾名思义,就是迈步时要像猫一样轻灵,绵软,松沉,行步无声.要达到此效果,松腰沉胯是关键.其核心是"松"与"沉",若将动作分解开来看就是,迈步时靠承担身体重量那条腿的逐渐下蹲,缓慢的在下蹲过程中将另一只脚迈出,脚跟轻轻落地,慢慢地全脚掌着地,感觉就像在一层薄冰上行走,落脚稍有滞重就要将薄冰踩破.在交移身体重心时.利用地心引力产生的下沉感,以及身体重心由高往低下沉时产生的向前运动的惯性作用.松腰沉胯,使身体重心慢慢松沉至前脚,在身体重心松沉至前脚的过程中,后脚缓慢的脚跟离地,再脚掌直至脚尖离地,向前迈出时,切忌形成抬腿出步,而应贴地而迈直至落地,周而复始行步.

 太极拳运动是一个整体的运动,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未知的系统,前面所讲的只是具体的,有形的具体操作,要达到太极拳论中的"迈步如猫行"的效果,光有此还不够,还需有一个强大的无形的大脑神经的指挥系统,在这个指挥系统中,精神意识的虚虚上领(太极拳论中的虚灵顶劲功夫,需多年行功才能体会)的感觉不能缺少,通俗讲就是精神提起而不懈怠,在迈步及交移身体重心时,将身体由于松腰沉胯后沉坠下去的身体重量靠精神意识的虚虚上领,大脑神经感觉似顶天状,犹如恩师贺洪明所言,头好像衣服领架(精神意识的虚虚上领),领架一往上提,衣服(身体)自然就提起伸展开了.,从面避免身体由于松腰沉胯后沉坠下去的身体重量将两脚压死,影响两脚迈步及身体重心的轻沉及灵活性. 



 也许有太极拳爱好者会问:"人体受地心引力产生的向下的重力影响,松沉后身体重心自会往下沉坠,你现在要靠精神意识的虚虚上领反方向与身体沉坠下去的重力相抗衡,把身体重量上提,可不可能?难道还有一个"神力"不成?"笔者想说的是确实有一种"神力"存在,此种"神力"就是练拳者经过长期的练功养精蓄锐练就的精气神.将此精气神发展成感觉得到的动力,在大脑神经系统的指挥下,以意领气,意一下沉,便身稳如山,神意上领,身体就轻飘无比,精气神充足的人,其意识虚虚上领的动力也就越大,,虚灵顶劲的功夫也就越高,这就犹如一只充满氢气的气球,球体内的氢气越充足,球体越大排升动力也就越大,那么就能最大限度地将沉坠下去的身体重量通过神意的虚虚上领下盘方能轻灵圆活,使与地面接触的两脚不至于过分滞重,而显得轻灵无比,从而达到"迈步如猫行"的效果,传说中的"踏雪无痕","登萍渡水"的顶尖功夫也就不难理解了. 

 (结束语) 最后要告诉初涉太极拳爱好者要想练好太极拳,持之以恒的吃苦精神不可少.太极拳重在实践,要想达到"迈步如猫 行"的效果,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明师指导下刻苦练习,俗话说得好"功到自然成".以上是笔者个人见解,希望在此作抛砖引玉,使太极拳爱好者能真正领悟到"迈步如猫行"的太极行步功夫.

 作者:朱亚林 2006-8-17作于成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