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败的早教, 不幸的人生::成年之后的卡尔威特

 mijitt 2010-10-08
 
         在意大利留学的初期,18岁的威特感到非常苦闷。他对《罗马法》研究并不感兴趣。罗马法的枯燥折磨着他的神经,就像著名诗人海涅所说:“罗马判例法用灰溜溜的蜘蛛网仿佛把我的思想罩住,我的心像是被夹在自私自利法律体系铁一般条款之间。”
  
  硬着头皮学了一年后,1819年,一次旅行改变了威特的命运。这年,卡尔?威特到意大利佛罗伦萨游玩,在当地逗留期间,他拜访了但丁的故居,在那里,他对但丁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自此,他开始狂热地研读各种关于但丁的作品、评论和资料,但丁成了他在意大利时苦闷生活的精神寄托。
  
  但丁是一位比卡尔威特还要早500多年的意大利著名诗人,威特研究但丁的诗作就像我们研究明清古诗的感觉差不多,属于一种纯粹的不带功利色彩、与世无争的学术活动。恩格斯对但丁评价很高,他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1265年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5岁时生母去世,大约在他十八岁那年,父亲也去世了。但丁的生平记录很少,但写作的人很多,有许多并不可靠,他可能并没有受过正式教育,而是从许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师那里学习不少东西,包括拉丁语、普罗旺斯语和音乐,年轻时可能做过骑士,参加过几次战争。但丁青年时卷入党派之争。36岁时被控制佛罗伦萨的当权者放逐,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在放逐过程中,他开始写作自己的名著《神曲》。《神曲》是一部史诗,全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今天的读者看《神曲》,常会觉得其内容庞杂、情节离奇,意义晦暗不明,这是因为不熟悉此书的中世纪文化背景所致。当时的人们也是如此,所以对于这首诗的解读五花八门,就像我们今天理解李商隐的名诗《锦瑟》一样。很多人都搞不清楚《锦瑟》里的“庄生化碟、望帝化鹃、明珠化泪、良玉化烟”究竟指的是什么。对于《神曲》这首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的长诗来说,把他彻底弄清楚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卡尔威特发现学院里流行的很多说法与自己所想不一样,这激起了他的研究欲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开始翻译《神曲》。
  
  老卡尔听说卡尔威特在研究但丁,盛怒不已,认为他正在浪费自己的才华,浪费自己的时间。读者应该记得,老卡尔最为反感的一种人就是研究文学、语言这类学问的学者。就在威特去意大利留学之后,他出了一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对这类学者冷嘲热讽,还用了这样的反问表示不屑:“我怎么能让我的孩子做这类学者呢?”然而,眼下威特的做法正是让他难以忍受又难堪的,他强烈要求威特专心于法学研究。为了不让父亲失望,小卡尔只好把自己的爱好偷偷隐藏起来,暗中做研究。
  
  在意大利,卡尔威特遇到了一位同样对但丁感兴趣的德国人。此人是萨克森的王子,名叫约翰,年长卡尔威特一岁。日后,这个王子登基为国王,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威特实现了青年时期的梦想。
  
  1821年,卡尔威特回到了德国。在家里赋闲两年后,在布雷斯劳大学找到了一份讲师的工作。两年后,他又当上了编外教授。编外教授是介于正教授和讲师之间的职位,有教学生基本课程的资格,能够使威特的收入增加一些。而且,在任职若干年后,编外教授有获得正教授资格的机会。
  
  1829年,威特终于当上了正教授。不过,由于他长时间没有出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学生对他讲课的水平也颇有微词,所以,他的学术水平成了许多教师议论风分的话题。校方迫于压力,让威特补交一份博士论文。卡尔威特只好在1831年再次提交了一篇关于罗马法的博士论文,这让已经年届三十的前神童尴尬不已。
  
  1833年,卡尔威特有一个到家乡哈雷大学任教的机会,那时,哈雷大学有一个罗马法教授的席位空缺。不过,卡尔威特在这里也受到了强烈的质疑。和他的前任及同事相比,他虽然说有很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他的教学并不成功,因为他面部表情僵硬,不善言辞,跟学生交流困难,非常不讨人喜欢。来威特这里上课的学生寥寥无几,门可罗雀。要知道,当时的德国教授的收入是跟学生的出勤率挂钩的,因为教授要向学生们收钱。所以,由于自己的课学生不喜欢,威特只能靠政府发的一点津贴过日子。
  
  这样,又过去了五年时间,威特终于写出一篇有一定专业水准的论文,可,由于他讲课的水平实在糟糕,他的教室依然空空荡荡不见学生。据说,威特并未婚娶,这是因为他秉持独身的想法,还是像小塞德兹那样不善表达爱情,还是经济困难没有财力?不得而知。
  
  卡尔威特的父亲在1845年去世。直到父亲去世前,威特也没有公开反对过父亲。对父母的敬畏,是本书主人公的共同特点。在幼年和童年,他们把父母当作榜样一样崇拜,而到了青少年时代,当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他们内心深处又往往把父母当作敌人。小塞德兹在童年时无比崇拜父亲、母亲,而在他步入成年,他把父母的说教当成一种酷刑和折磨,而由此带来的怨恨,使他与父母彻底决裂。这种结局恐怕是深爱儿子的父母绝难想象的,而在实际生活中,它普遍得俯拾皆是。后面将要介绍的维尼夫雷特也是如此,虽然她没有当面与母亲决裂,但在母亲去世后的当年,她便选择了逃之夭夭,永远告别了母亲为她安排的命运和生活。这样的选择不难让我们推测,其实在她内心深处,早已与母亲决裂。
  
  卡尔威特的处境与维尼夫雷特极为相似。他没有公开与父亲对抗。但在内心深处这种对抗一直在进行着。父亲不允许他投身但丁方面的研究,他表面上遵从了,但这一爱好却始终在他内心扎根。等到其父去世,他隐藏的秘密开始复活。此后,他的主要精力开始向但丁研究转移。
  
  不过,生活还要继续,贫困依然如影随形,为了贴补生活,威特在一个地方法院担任了一个兼职工作。
  
  卡尔威特的好运姗姗来迟,1854年,当他已届五十多岁的时候,酷爱但丁研究的萨克森王子约翰继承王位。约翰早在意大利游学时便与威特一样迷上了但丁研究。此前,他已经用菲拉莱泰斯的笔名于1828年出版了《神曲》德文译本的第一部分,1833年出版了完整的译本并附带了大量的评论。他的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他对但丁的研究一往情深,收集了但丁作品的不同版本,并建立了收集有但丁全部作品的图书馆。在继承王位后,他依然重视但丁研究,但他身为一国之主,国事繁忙,再也无法分散精力在但丁研究上了,这时他想到了卡尔威特。早在四十年前他游学意大利期间,他便与卡尔威特相识,共同讨论、研究过但丁,加上近些年卡尔威特重又表现出对但丁研究的热情,国王便想到把这项工作委托给卡尔威特进行。他将自己所有珍藏的资料都交给卡尔威特,这些珍贵的资料以及国王经济上的支援,使卡尔威特的研究、整理工作容易了很多。
  
  1862年,在约翰国王的资助下,卡尔威特出版了《神曲》德文译本,随后又发表了系列评论文章。这个七岁便在德国叱咤风云的神童可谓大器晚成,直到62岁的时候才正式出版了一部为他赢得广泛声誉的作品,这不能不让人感慨:人的一生是一场长跑,抢跑未必能对最后的名次产生什么影响。
  
  1865年,还是在约翰国王的资助下,卡尔威特在但丁诞辰600周年的时候建立了德国但丁研究会。他担任这个研究会的首任主席。但丁研究会初建的时候只有20名成员。到1879年,这个研究会已经有137个成员。
  
  1883年,在度过灿烂的童年、沉寂的中年、尴尬的晚年后,卡尔威特去世。
  
  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下面这些资料:
  
  《卡尔威特真相》
  
  
  
  老卡尔究竟错在哪里
  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老卡尔曾经讲过这样一段故事。威特六岁时,老卡尔带他去做客,并在他家住了几天。第二天吃早餐时,威特弄撒了一点牛奶。按老卡尔家的规矩,撒了食物是要受罚的,只能吃面包和盐。威特很爱喝牛奶,而且主人给他的牛奶是经过特意调制的,此外还有上好的点心。威特的脸红了一下,迟疑了一会儿,但终于没有喝牛奶。老卡尔假装没看见,主人看到这种情况,沉不住气了,再三要他喝牛奶,可威特还是不肯喝。主人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喝,就一再劝说,威特终于说:“我洒了牛奶,就不能喝了。”主人说:“没关系,喝吧,一点关系也没有。
  ”老卡尔只顾吃自己的点心,仍然假装没看见。威特还是不喝,于是,主人家推测,威特一定因为怕责备才不敢喝 ,就向老卡尔问难。这时,老卡尔让威特出去一下,然后向主人全家说明了原因。主人听了说;“一个才六岁的孩子,因为一点小过错就不能吃他喜欢吃的东西,你的教育也太苛刻了吧。”老卡尔解释说:“不,威特并不是因为怕我才不喝的,而是因为从心里认识到这是约束自己的纪律,所以才不喝。”可主人一家还是不相信,老卡尔只好说:“既然这样,那么我离开餐厅,你们把威特叫来,再劝他喝,他肯定还是不会喝。”说完,老卡尔就离开了。主人把威特叫进去,热情地劝他喝牛奶、吃点心,但毫无作用。接着他们又换了新牛奶,拿出新点心对威特说:“吃吧,你爸爸不会知道的。”但威特还是不吃,并一再说:“就算爸爸看不见,但上帝能看见,我不能撒谎。”他们又说:“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去散步,你不吃东西,半路上要挨饿的。”儿子回答说:“没关系。”主人一家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我叫进去,激动地流着泪如实地向父亲报告了情况。老卡尔听完后对他说:“威特,你对自己良心的惩罚已经够了。我们马上要出去散步,你把牛奶和点心吃了,不要辜负了大家的心意,过一会儿我们好出发。”威特听老卡尔这么说,才高兴地把牛奶喝了。一个六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自制力,主人全家感到十分不解。
  
  老卡尔为这件事做了有利于自己的辩解,他说,按照诗人席勒所说,我们不会对未曾得到的东西感到不满足。不允许做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孩子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痛苦了。所以他根据这个道理,从威特1岁时起,就严格要求,从未考虑过什么“孩子太小可以放宽一些,长大后再严格一些”。老卡尔的教育方法很不科学,威特童年以至成年的性格缺陷跟他的早期教育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孩子在两岁和六岁左右有一个反抗期,这时的孩子正是竖立自我意识的时候。如果此时对孩子过于严格和压制,就会使孩子成为一个缺乏自信,缺乏独立意识的人。这样的孩子虽然听话,但是,往往听话过了头,成了胆小、懦弱、没有主见的问题儿童。威特此时的表现恰恰印证了这点。老卡尔究竟错在哪里?有没有理论上的根据?我想,韦钰院士目前研究的课题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韦钰院士研究的是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问题。
  
  下面有篇文章,或许能够让你初步了解一下情绪能力是什么?有多重要?
  
  《儿童情绪能力发展论坛》开幕式发言
  
  我想,看完这篇文章后我们大致可以回答老卡尔究竟错在哪里?他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强调孩子认知能力(包括知识学习,礼仪学习等等)的培养,而忽视了孩子情绪能力的养成。卡尔威特:从神童到普通学者
  教育大师波莱亚曾将学者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初学者,特点是从他人那里学习,模仿为主,思路单一,无创造力。第二类是专家,特点是自学与模仿兼顾,通晓解决某类问题的大部分思路,有一定创造力,但没有超群出众的才干,不是领袖级人才。第三类是天才,特点是在他眼前没有路,他自己能为后人开辟出一条畅通无阻,四通八达的大路。才干主要依靠自学,是领袖级人才。
  
  从卡尔威特的一生来看,他称不上一个天才,也不是一个大学者,把他称为小有成就的专家型普通学者应该是比较准确的说法。由于他这种水平的学者实在太多,太普通,所以很难找到有关他的更详细的资料。他取得的成就甚至不如他的父亲,因为他的父亲以他为原型,写了一本流传甚广的教育书。如果从今人的眼光看,卡尔威特的一生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呢?我想每个人可能会有自己的判断。我自己的看法是,如果在他那个动荡的乱世,教育水平异常低下的年代,他从一个社会中下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学者,哪怕是普通学者,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尽管他天资异常聪明。但是,这样的人生放在今天似乎是一种典型的失败的人生。
  
  以他的智力水平,在中国只要家长不是虐待他,让其失去读书的机会。那么,读大学是肯定没问题的。而且,读完大学读到博士,然后找一份教师的职位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但关键问题是,我们对人生的期望不能仅仅是这一点。这点仅是能够保证我们获得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而已。我们要想过得幸福,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威特这种类型的人便不是众多孩子想要追求的榜样,如果家长们为他们选择这样的人生,他们多半会反抗,会逃避。
  
  卡尔威特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可以用乏味、压抑、窝囊来形容。在他父亲的阴影下,他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爱好的学问,无法选择自己擅长讲授的知识。只能讲那些他不喜欢,硬着头皮去讲的课程,他受到学生的敌视可想而知
  
  他的父亲反对他做人文学科的学者,但最终,他在文学研究学者这条路上找到了尊严,实现了青年时的梦想。
  
  他的父亲希望他能够从政,能够当律师,能够提升家庭的政治经济地位,但是,由于他内向自闭的性格,不善辞令的口才,不讨人喜欢的外表,这一切希望都落空。即便他做了老师,还因为这几点不足,根本无法吸引学生来上课,也就无法从学生那里收到更多的钱。从经济上来讲,他也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失败者。他父亲的梦想再一次落空。我们总说情商重要,从小塞德兹和卡尔威特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的确如此,不仅200年前,100年前如此,进入21世纪的今天更是如此。
  
  我们还能看到,智力并不等于创造力,卡尔威特的创造力有限,小塞德兹的创造力更是微乎其微。同样,知识也不等于创造力,卡尔威特从小便有着极为丰富的知识,但是,在他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的创造寥若晨星。流传到今天,能够为人称道的发明创造更是没有。如果说,在200年前知识稀缺的年代,卡尔威特还能靠丰富的知识来谋取教授、学者的职位的话,那么在今天,这种空有知识而缺乏创造力、且讲课乏味的教师必然会被一流大学所淘汰。
  
  从卡尔威特的一生来看,我们还能看到机遇对一个人取得成功具有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国王约翰的大力支持,威特在但丁方面的研究也许只能是初级水平。是约翰国王给他提供了全德国资料最丰富的有关但丁的资料,这些资料是国王几十年辛苦积累的结果。此外,国王出钱资助卡尔威特的研究,让他衣食无忧,不必在五、六十岁高龄还为生活打拼。同时,他还出巨资赞助卡尔威特出版了几部书籍,让晚年的卡尔威特获得了许多他与他的父亲梦寐以求多年的真正的荣誉。
  
  至此,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卡尔威特在童年所接受的早期教育与他晚年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并没有必然和直接的联系。如果有人还要坚持所谓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说法,选择卡尔威特作为证据显然是不够明智的。
  
  
  
  
  被剥夺了同龄伙伴的卡尔威特

  小威特与小西迪斯类似,他几乎没有跟同龄人交往过。仅有的交往是老卡尔选了两个小女孩做他的玩耍的伴儿。但是,老卡尔很快就结束了小威特这段绝无仅有的快乐时光。这两个女孩会唱歌,会跳舞,威特与她们玩得很愉快。可是,老卡尔却说:“结果正如我预料的,很不理想。自从让威特和小女孩一起游玩之后,并不任性的儿子变得任性了,从不说谎的儿子也开始说谎了,并开始使用低级语言,自以为是和傲慢了。这是由于两个小女孩什么事都顺着他所造成的。于是我们就告诉小女孩,不要什么事都听威特的,如果威特自以为是,就跟我们说,可是无效。于是就不让儿子再跟别的孩子玩了。”
  
  老卡尔的做法引来德国甚至一些邻国教育学者的强烈批评,他们认为,没有童年的玩伴,孩子会变得孤僻,自闭,冷漠。如果从威特成年后的个性来看,教育学者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老卡尔写作《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时小威特才14岁。此时的小威特一直在成人目光的注视下,所以,他的个性弱点还没有完全显示出来。等他从意大利留学归来,担任教学职务,不得不从事与人打交道工作的时候,他童年时的教育缺陷才彻底显示出来。
  
  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老卡尔为自己的做法做了大量的辩解。他认为,没有童年的小伙伴,孩子不会失去童趣。他说:“很多人认为,如果孩子不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就不会开心,不会有乐趣,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虽然我也承认,同龄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会随心所欲,放得开些。然而,我却觉得,这样的乐趣还不如没有的好,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父母在逃避与孩子一起玩耍的责任。”
  
  老卡尔认为,做父母的如果能够理解孩子的心理,跟孩子一起玩耍,那么孩子同样会感到很有趣,并且这也是有益无害的。因为父母跟孩子玩耍时,孩子既不会任性,也不会自以为是;既不会品质变坏,也不会沾染上各种恶习 。
  
  老卡尔这段话看起来头头是道,但实际上是一种完全悖逆孩子天性的做法。因为小孩子跟成年人玩耍与跟同龄的伙伴玩耍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体验。跟同龄人玩耍他们毫无压力,能够建立友谊并进行适度的竞争,这对小孩子培养正常的情绪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与成人之间的玩耍,由于体格和年龄的差距,小孩子会感到压力,会畏首畏尾,也难以真正从游戏中体会到快乐与成就感。
  
  老卡尔认为,儿童在游戏中会浪费时间,学不到东西,实际上,儿童在游戏中能够学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竞争,如何合作,德国诗人席勒说过,“儿童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这句话提醒我们,儿童游戏不仅仅是玩那么简单,孩子在玩中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这是成年与孩子之间的简单游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老卡尔还担心小威特跟坏孩子在一起学坏的问题,他说:“让孩子们一起玩,即使对方是好孩子也有弊害。如果是坏孩子,弊害就更大了。好孩子的好习惯如果能传给坏孩子,这当然是很好的事,但遗憾的是,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多数情况是只有坏孩子的坏习惯非常快地传给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学习好习惯需要努力和自我控制,而坏习惯却无须任何努力即会沾染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认为学校正是孩子的恶习集中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种情形,在学生品质不好的学校尤为严重。但是许多家庭不具备在家里学习的条件,所以学校应当尽最大努力来注意这一点,对学生的游戏给予严格的监督。”
  
  老卡尔还特别夸大了孩子之间交往可能出现的问题,他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点:孩子如果没有游玩的小朋友就会变得自负或者任性。这种观点极端错误。在我看来,真实情况恰恰相反:只要不加选择地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他们就互相逞能,有可能变成利已主义者,结果沾染上狡猾、虚伪、说谎、任性、嫉妒、憎恨、傲慢、说坏话、争吵、打架、诽谤、挑拨等坏品质。”
  
  老卡尔的观点实在是过分夸大了与同龄伙伴相处的负面作用。他的做法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在泼出脏水的时候把孩子也泼出去了。谁也没法否认,学校里有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如果孩子跟这样的孩子混在一起容易沾染不良习惯。但问题是,我们只能尽力避免让孩子与这些行为不良的孩子交往,却不能因此让孩子与世隔绝。
  
  许多家长像老威特一样有个误区,就是让孩子处在完全“卫生”、“无菌”的温室环境中,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成年后会遇到许多问题。因为进入成年后他所处的环境可能是非常复杂的,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个性各异,甚至有品行不端的坏人,如果从小没有跟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长大后也很难处理好各种关系。也就是基于这点,数学神童威纳才很有感触的说:“神童不为社会需要,因为他们脱离了现实社会,大都是生活中的低能儿。”
  
  
  
   谁扼杀了卡尔威特的男子气?
  在老卡尔的这种教育思想下,小威特进入成年后他变成了一个木讷寡言、拘谨而又不敢发表自己意见的人。他直到18岁都不敢跟别人进行激烈的争辩。在公共场合上,如果有人对他提出质疑和反对,他便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每当这时,他就会悻悻地离开。
  
  有人听说他到18岁没有吵过一次架时,觉得他有点可怜,有人甚至说:“小威特根本不像一个男子汉。”
  
  的确,看看历史上的那些男性大科学家、大学者,没有几个是缺乏男子汉气概的。男子汉精神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方面,威特有很大的欠缺,以至于在选择自己终身从事事业的时候,他不敢坚持己见,只能把自己最钟爱的事业当作业余爱好达四十多年之久。
  
  缺乏男子气不仅在小威特身上有体现,小塞德兹也是这样,他也几乎从来没有与人正面争辩过。小时候,因为怕狗不敢独自上下学。在哈佛,因为一群小流氓的威胁便不敢再继续读书。在大学里教书的时候,受到学生的侮辱时不是愤怒而是抱着头抽泣。成年以后,虽然深爱着玛撒?福莉,但是并没有足够的男性魅力征服玛撒,直到其它男人出现,轻而易举的抢走了玛撒。虽然那个男人性格火爆,经常与玛撒争吵,但他们依然白头偕老,共同做出了惊人的事业。而小塞德兹却只能一个人独处,把玛撒的照片带在身边聊以自慰。
  
  小威特和小塞德兹形成这样懦弱、自闭的性格难道跟他们受到的教育没有关系吗?他们与同龄人接触少的可怜。平日里他们接触的都是成人,这些成人要不就像威特的父亲那样严厉,高压,要不就像一些来访的客人那样对他们娇宠,放任。他们根本无法与同龄人进行游戏、争斗,无法在运动、竞技和竞争中发掘、培养自己的男子气概。
  
  
  萧愚:填鸭教学法与“神童秀”
  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威特和斯特娜夫人的早期教育看起来那么完美,可孩子成年之后就变得平庸甚至厌倦了以前擅长的专长呢?
  我们看到,两人在教学的时候都特别注意激发孩子的兴趣,“不能强迫教”是两人共同的教学原则。为此他们发明了很多实用的小游戏、小教具来辅助教学,效果很好,很多直到今天都有借鉴意义。比如,老威特给儿子做了许多形状各异的木块,让他用这些木块盖房子、修塔、架桥、或者筑城。这个游戏就像今天的孩子们玩的积木一样。除此之外,老威特还教儿子做模仿人生各种活动的游戏。斯特娜夫人发明的游戏就更多了。为了让维尼牢记神话、历史和圣经里的故事,她往往把有关内容编写在纸牌上。对于历史事件,斯特娜夫人的方法是让维尼用戏剧的形式演一遍。这样做特别容易记忆。
  
  思考良久,我似乎悟到了一些东西。原来兴趣是有不同种类的。一种是短时兴趣,这种兴趣建立在享乐的基础上,一般儿童都会有。比如,吃美味食品,玩电子游戏等。我们训练马戏团里的动物一般就用这种办法。动物表现好了就不停地给吃的予以奖励。老卡尔与斯特娜夫人就是用这种方法。他们充分利用孩子好奇的心理,好胜的心理,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觉得过于枯燥,避免了对孩子的逼迫,让孩子在保持放松心态的前提下学东西。这种方法即便今天的教学也经常用,所谓快乐教学、寓教于乐就是这个意思。
  
  与这种兴趣不同的是长期兴趣,既可能在享乐基础上,又可能建立在认知基础上。这种兴趣的来源有些神秘。有些孩子就是对音乐着迷,有些孩子则对数学着迷,还有的孩子对读书着迷。这种兴趣的最大特点是自发性。他可能由人的一种本能力量所驱动。我在一本书中提到的慧根这个概念与这个现象类似。所以,心理学家评判一个儿童是否是天才儿童,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这个孩子是不是对某一天赋领域有着持久而狂热的兴趣。
  
  记得看过一个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故事中有幅漫画,画上,华罗庚的父亲正举着算盘追打华罗庚,小华罗庚则抱着自己的数学书东躲西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华罗庚的父亲只想让华罗庚打理好自家的店铺,不想让他去学什么没用的数学。而小华罗庚却对数学异常痴迷。
  
  
  音乐家亨德尔的父亲想把他培养成律师,这个职业赚钱容易受人尊敬。可亨德尔五岁时便对音乐着了迷。他的父亲于是想尽办法去限制他,就像今天的父母让孩子戒网瘾那样。因为小学里有音乐课,他父亲甚至不让他去上学。可亨德尔却瞒着父母弄到了一架古钢琴,趁家里人熟睡的时候从床上悄悄地溜出来,爬上屋顶阁楼,在那里杀声苦练。
  
  
  巴赫也有类似的故事。巴赫的哥哥也是音乐家,他嫉妒弟弟的才能,不给他乐谱。但是,巴赫在深夜偷了哥哥的乐谱,在月光下抄写下来。
  
  以上这几个例子都是长期兴趣的例子。
  
  
  我们看到,无论是老卡尔还是斯特娜夫人他们所激发的都是孩子的短时兴趣。在他们培养孩子的整个过程中,缺乏培养和发现孩子长期兴趣的方法。归根结底,他们的教学方法也是填鸭,只是这种填鸭并非用暴力的手段强迫去填,而是用诱哄的手法来填。我们看到,小威特在不到7岁时脑袋里已经被父亲灌输了数不清的知识,除了五门外语外,还包括数学,天文,历史、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地质学十来门学科的知识。而斯特娜夫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百科知识外,不到8岁的小维尼还学习了五门外语、小提琴,钢琴,绘画,国际象棋、写作、翻译等等。在短短几年中精通这么多的知识和技能除了达到“神童秀”的目的之外,看不出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少积极作用。
  
  
   提到做秀,今天有不少父母热衷此道,让孩子拼命识字或者背英语单词,孩子达到了一定程度就给他贴上神童的标签,家长借此到处推销自己的教育法。这种做法与200年前的老卡尔威特,100年前的斯特娜夫人如出一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