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知识归纳 1. 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 ,如 、 、 、 等;但我们熟悉的 、 、 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因此将它们归入无机化合物研究。 2.有机物中除含有 元素外,还可能含有 、 、 、 、 、 等元素。 3.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 ,碳原子还可以与 连接,碳原子的 和 可以不同。因此,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4. 是食物中含有的重要有机物,也是食物中的主要 。 5.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 )内打“√”,错误的,在( )内打“×”。 (1)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 ) (2)无机化合物一定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 ) (3)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 (4)有机物都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 ( ) (5)相对分子质量很大,达到几万甚至更大的有机物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 ( ) 方法研习 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石墨、C2H6、沼气 B.食醋(CH3COOH)、尿素[CO(NH2)2]、甲烷 C.Na2CO3、CO2、煤气 D.水煤气、汽油蒸气、酒精蒸气 2.下列关于碳酸、一氧化碳、甲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都是有机化合物 B.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都是含碳化合物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3.已知市售脑黄金(DHA)的化学式为C26H51COOH,下列关于脑黄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脑黄金是有机物 B.脑黄金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C26H51COOH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脑黄金是由25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 4.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酒精 B.甲烷 C.淀粉 D.食醋 5.某化合物R,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R+3O2=2CO2+3H2O,下列化学式符合R的是( ) A.C2H6 B.C2H6O C.C2H4 D.C2H4O 6.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异常庞大,远远超过无机化合物。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 B.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并不都是有机化合物 C.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不同 D.有机化合物的数目之所以庞大,是因为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种类非常多 7.液化石油气中所含的可燃物质,是在加压不高的条件下即转变为液态而便于储存于钢瓶中,当打开钢瓶阀门时,又容易变成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下列所给的物质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丁烷 B.甲烷 C.己烷 D.乙烷 8.某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有关该气体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气体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②该气体一定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③该气体可能含有氧元素 ④该气体一定是含碳化合物 ⑤该气体可能是混合物 ⑥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A.②④⑥ B.①④⑥ C.③④⑥ D.③⑤⑥ 9.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9.6 g氧气,同时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7.2 g水,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CH4 B.CH4O C.C2H4O2 D.C2H6 10.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碳原子个数为4及4以下的烃在常温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下,C2H4和另一种烃的混合气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1%,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 A.CH4O B.C2H2 C.CH4 D.C6H6 11.炎炎夏日,很多同学喜欢吃水果味的雪糕。雪糕公司在制造这类雪糕时,大多不用新鲜水果,如制造菠萝雪糕时,在原料中加入一种能散发菠萝香味的物质——戊酸乙酯(C7H14O2)。戊酸乙酯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它的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总数有 个,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2.已知国际奥委会宣布禁止使用的合成类固醇康力龙的结构式如下: 此药物对肝功能有明显的损害作用,过量使用还会使女子男性化,男子过早出现秃顶、肝中毒、甚至肝癌等副作用。请回答: (1)康力龙的化学式为 ,它含有 种元素,每个康力龙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根据化学式判断它 (填“是”或“不是”)有机化合物。 13.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等有机溶剂,许多无机物易溶于水;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而且容易燃烧,绝大多数无机物不易燃烧;绝大多数有机物不易导电,熔点低。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请你寻找家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各三种。 拓展探究 1.设计一实验证明面粉的组成元素中含有碳元素。(提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已知某一种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试回答: (1)从生成物分析,该有机物一定含有什么元素?可能含有什么元素? (2)现将1.6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4.4 g,生成的水的质量为3.6 g,通过计算说明该有机物中含有哪些元素?分别为多少克? (3)计算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提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3.通过下列实验探究大多数有机物都有哪些性质? (1)状态:观察机油、食用油、樟脑的形态; (2)溶解性:在小试管中加入5 mL水、酒精、汽油,然后分别加入上述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观察其溶解情况; (3)可燃性:取少量上述三种物质,放在蒸发皿中点燃,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
小结:大多数有机物性质为(1) , (2) 。 第二节 淀粉和油脂 知识归纳 1. 、 、 等有机化合物属于糖类。习惯上称它们为 。其中 是人们食用的最主要的糖类。它主要存在于 和 中,如 、 、 、 、等食物中。 2.写出下列两个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绿色植物在阳光下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葡萄糖: 。 (2)葡萄糖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 。 3.葡萄糖是一种 、 的 粉状固体,在人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 、和 ,释放出 。如果摄入的糖类物质太少则会造成 (医学上称为“ ”)。 4.富含 的谷物等可用来酿酒,在酿酒过程中,淀粉先转化为 , 发酵产生酒精。 5.用 或 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当含有淀粉时会呈现 。同时也可利用这一原理用淀粉来检验 的存在。 6.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7.食物中的油脂是人们膳食的重要 ,也是重要的 。油脂的组成元素与 相同,含有 元素,但它们的分子 和 不同。油脂在人体内消化,氧化分解,释放出 。 8.在常温下呈固态的油脂叫做 ,在常温下呈液态的叫做 。动物性油脂在常温下通常呈 态,植物性油脂在常温下通常呈 态。 方法研习 1.下列属于糖类的是 ( ) ①果糖 ②淀粉 ③油脂 ④纤维素 ⑤淀粉酶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2.碘水滴在下列食品上,不出现蓝色的是 ( ) A.土豆 B.西瓜 C.小麦 D.玉米 3.下列物质中最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是 ( ) A.淀粉 B.脂 C.葡萄糖 D.油 4.下列物质中不含油脂的是 ( ) A.黄豆 B.葵花籽 C.砂糖 D.花生 5.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的原因是 ( ) A.葡萄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B.每克葡萄糖被氧化释放的能量比每克脂肪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多 C.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葡萄糖在人体内可直接进入新陈代谢 6.近年来因假酒造成的中毒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有些假酒是用工业酒精勾兑而成。这样的假酒中所含的有毒物质是 ( ) A.甲酸 B.乙醇 C.碳酸 D.甲醇 7.下列各类物质中不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是 ( ) A.矿泉水 B.蔗糖水 C.巧克力 D.面包 8.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有葡萄糖,病情越重,含糖量越高。因此,可通过测定尿中葡萄糖含量来判断患者的病情。测定过程中要用到的化学试剂为 ( ) A.硫酸铜 B.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钠和硫酸铜 D.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9.2003年11月12日《新闻联播》报道:河南省天冠集团20万t车用乙醇汽油工程顺利投产,车用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1∶9比例混合而成。下列有关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油是以石油为原料加工而成 B.乙醇是由粮食中的淀粉转化而成 C.可节省石油资源,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 D.乙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10.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保存期,常在食品中添加一定量的苯甲酸(化学式为C7H6O2)做防腐剂。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可在食品包装袋中放人一小包生石灰,它起干燥作用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1.糖类化合物是人的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其中含碳42.1%,含氢6.43%,其余是氧,则蔗糖的化学式为 。 12.已知A、B、C是三种常见的化合物,D是一种常见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可转化成C和D,C还能进一步转化为人类食物中的一种主要的营养物质E;在人体内,C和D也可转化成A和B。C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化学式:A ,B ,C ,D 。 (2)E是 (填物质名称),它遇碘水呈现 色。 (3)A、B、C、D、E中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 (4)A、B反应转化为C、D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请用多种方法来鉴别厨房中的白醋和白酒(酒精度含量为60度)。(至少用三种方法)
(1)通入的气体A是 ,其目的是 ,为达到该目的,还必须将装置放在有 的环境中。 (2)当试管内液面如图所示时,试管内的气体压强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3)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可用 检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除生成这一产物外,还生成 ,最终它将被转化成淀粉而保存于叶片内。 拓展探究 1.河水中微生物使有机物(以C6H10O5表示)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所需的氧气的量叫生化需氧量(BOD),BOD是衡量水体质量的一个指标。 (1) C6H10O5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0℃时,1.0 L某水体(假设水的密度为1 g/mL)中含有机物(C6H10O5)的质量分数为0.0010%,则该水体的BOD为多少g/L? (3)20℃时,1.0 L水中溶有氧气0.0092 g。上述水体适合鱼类生存吗?为什么? 2.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与水作用逐渐转化为葡萄糖。现请你设计实验证明:①淀粉已完全转化为葡萄糖;②淀粉正在转化为葡萄糖;③淀粉还未转化为葡萄糖。(提示:第①题中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那么应存在几种物质,是否只要检验有葡萄糖存在就代表全部是葡萄糖了呢?同理,第③题应检验几种物质的存在) 第三节 蛋白质和维生素 知识归纳 1.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 之一,也是构成人体细胞的 。其组成中不仅含有 、 、 元素,还含有 、 等元素。 2.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 及体内的 作用下,逐步分解,生成可被小肠吸收的 。 被人体吸收后,再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3.人体的 、 、 、 和各种 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如果蛋白质摄人量不足,会使人 、 、 等。 4.饱和硫酸钠溶液会使蛋白质的溶解性 ,蛋白质 或遇到 、 、 等化学物质,会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因此, 、 能使人畜中毒。 5.20世纪初期,人们认为只要摄入足够的 、 、 、 和 ,就可以满足健康的需要。那时,某些成人和儿童由于摄人 不足,生长发育出现障碍。在20世纪中后期,人们相继发现了各种维生素及其作用。 6.通常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的量 ,但人体所需的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 ,必须从 中摄取。现在人们已经能够用人工方法 或从一些食物中 某些维生素,制成维生素制剂。 7.将下列A、B、C三组物质中的相关物质用线段连接起来。 A B C 新装修房屋· ·黄曲霉毒素· ·通风或使用无毒、无污染原料 长期吸烟 · ·甲醛、苯等· ·不食用 霉变食物 · ·尼古丁、CO· .戒烟 方法研习 1.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 ( )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2.下列物质中,不含蛋白质的是 ( ) A.羊毛 B.汗液 C.激素 D.酶 3.不会破坏蛋白质而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的物质是 ( ) A.浓硝酸 B.食盐 C.硫酸铜溶液 D.甲醛 4.小明很挑食,有段时间眼睛发干,一到晚上就看不见东西。医生说小明是由于缺少维生素引起的。因此,小明今后要多吃 ( ) A.牛奶豆浆 B.奶油、巧克力 C.水果蔬菜 D.鱼虾 5.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你猜测其原因可能是 ( ) A.苹果汁中的Fe2+变为Fe3+ B.苹果汁中的Fe3+变为Fe2+ C.苹果汁中含有MnO4– D.苹果汁中含有Cu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B.称为糖类的有机化合物都有甜味 C.甲醛溶液可用来浸制动物标本,也可用来泡制肉皮、虾仁等食物 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可服用大量水来减轻毒性 7.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醛是氧化物 B.甲醛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C.甲醛是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甲醛是有毒的 8.血液中有一种含铜的呈蓝色的蛋白质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1 000,已知该分子中铜的质量分数为0.34%,则平均每个铜蓝蛋白质分子中含的铜原子个数为 ( ) A.802 B.64 C.8 D.5 9.下列操作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给鸡蛋白溶液加热 B.用己烷提取大豆中的油脂 C.鱼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变软 D.用高梁、大米等酿酒 10.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炒青菜时,应将菜切细,然后用水浸泡一些时候 B.受霉菌污染的大豆和谷物,人不可食用,但可喂养家畜 C.人体为了补钙,可以长期饮用硬水 D.日常主食应注意粗粮与细粮的搭配 11.化学式为C21H38O11的物质是合成抗癌新药紫衫醇的原料之一。该物质含有 种元素,各元素质量比为 ,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和 。 12.硝酸银溶液遇到蛋白质即生成黑色的蛋白银。某学生实验时,不慎在手指上沾染了硝酸银溶液,第二天发现手指上的皮肤变成了 色;如果不慎沾染了硝酸溶液,皮肤会变成 色。 13.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的化学式为C6H8O6,俗称抗坏血酸,常用于防治白血病造成的血管破裂出血。为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我们将6片维生素C压碎,溶于10 mL水中,然后过滤,取几毫升滤液,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滤液于一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呈红色,说明维生素C呈 性。 (2)取20 mL 0.5%的淀粉溶液,加入3滴碘溶液,这时溶液呈 色,并将此溶液作为维生素C的简易测定液。 (3)取少量滤液于另一试管中,然后滴人几滴上述维生素C的简易测定液,这时测定液的 色褪去,溶液为 色。说明维生素C的溶液易被氧化,具有 性。 (4)重新取少量滤液于一洁净试管中,并将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保持沸腾约1min。等溶液冷却后滴人维生素C的简易测定液,可观察到溶液仍呈蓝色,说明维生素C受热时 。 (5)由以上实验可知,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因此采用 食用方法,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1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家中的碗筷可用高温蒸煮的方法杀菌消毒? (2)如何验证丝绸产品是真正的蚕丝,而非人造丝? 拓展探究 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一些重金属离子(如Cu2+、Ba2+、Pb2+、Ag+等)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变性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由此可知,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根据以上叙述,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不会引起人体中毒的是 ( ) A.乙酸铅 B.硝酸钡 C.氯化铜 D.氯化银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常让病人服用硫酸钡的悬浊液(俗称“钡餐”。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但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填物质的化学式) ,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 离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因氯化钡中毒,应采取何种措施解毒? 2.用尽可能多的方法鉴别蛋白质溶液和淀粉溶液。(提示:蛋白质和淀粉分别有哪些性质?)
(1)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g,下同) (2)30 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3)右图是该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内容。已知牛奶中的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请你通过计算确定,该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包装标签所标示的蛋白质的质量标准。(提示:根据30 mL牛奶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先计算出30 mL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质量,再转化为100 mL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质量,然后与标签上的标准比较) 整理与归纳 一、内容提要 二、专题讨论 1.葡萄糖检验方法的原理 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葡萄糖,是利用葡萄糖能还原氢氧化铜,生成红色氧化亚铜的反应。即葡萄糖有还原性。此反应要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加热煮沸后,可观察到有红色沉淀生成:为了保证新制的氢氧化铜中含有过量的碱,实验时,要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由于氢氧化铜易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所以,在检验时使用的氢氧化铜应临时配制。 2.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结构,从而引起某些性质的改变。由于分子内部结构发生了改变,因此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是加强酸、碱、尿素、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等。 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干燥、加热、高压、激烈摇荡或搅拌、紫外线、X射线的照射、超声波处理等。 蛋白质变性后的最显著表现是溶解度的降低,变性作用也表现在蛋白质的粘度增高,减低对于水解酶的抵抗力(如变性的蛋白质易消化),丧失生物活性(如蛋白质是酶或抗体)。因此蛋白质在变性后,不仅改变其理化性质,也改变了它的生物性质。 了解蛋白质的变性对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和医药临床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为了不同目的有时需要提取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如酶、激素、抗血清、疫苗的制备),这就要选择防止产生变性的工艺条件,如低温、适宜的pH等。否则,会降低产品的生物活性,影响产品的质量。有时只需要制备一定程度的蛋白质大分子,不需要具有生物活性(如蛋白纤维),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选用有利于变性的工艺条件。 三、思维启迪 1.有机物化学式的确定 一般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推导有机物的元素组成,从而再确定各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先根据燃烧产物定性分析(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元素组成。如燃烧生成CO2和H2O,则有机物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再根据燃烧产物的质量进行定量计算,推导可燃物中是否含氧元素。第一种方法:先分别算出氢、氧元素的质量,然后将氢、氧元素的质量(m1)与可燃物质量(m2)比较,若m1<m2,则可燃物中含有氧元素,若m1=m2,则可燃物中不含氧元素;第二种方法:根据氧元素的质量推导可燃物中是否含氧元素。那么先计算出CO2和H2O中氧元素的质量总和(m1),与消耗掉的氧气质量(m2)比较,若m1>m2,则可燃物中含有氧元素,若m1=m2,则可燃物中不含有氧元素。 最后,根据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出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公式为: 第8章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油 B.水 C.蔗糖 D.食醋 2.下列不含人类所需营养素的是( ) A.纯水 B.食用油 C.氢氧化钙 D.红糖 3.下列食物中不含维生素的是 ( ) A.橙子 B.黄瓜 C.鱼肝油 D.钙片 4.酶在人体内的作用是 ( ) A.载体作用 B.氧化作用 C.还原作用 D.生物催化作用, 5.干洗最普通的溶剂是四氯乙烯(C2Cl4),皮肤吸收了四氯乙烯气体会引起恶心等症状。因此,干洗的衣服拿回家后应将衣服挂在通风的地方,待衣物上的干洗溶剂挥发后再穿。下列关于四氯乙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四氯乙烯由碳、氯两种元素组成 B.四氯乙烯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氯原子构成 C.四氯乙烯分子由碳原子和氯原子构成 D.四氯乙烯中碳、氯的原子数目比是1∶2 6.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醛有毒是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B.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活性的蛋白质 C.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它是混合物 D.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7.能提供人体能量的物质是( ) ①糖类 ②油脂 ③蛋白质 ④维生素 ⑤无机盐 ⑥水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糖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之一 C.在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D.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为蔗糖 9.某洗衣粉不仅能除去汗渍,而且有较强的除去血渍、奶渍等污物的能力,这里因为该洗衣粉中加入了( ) A.食盐 B.淀粉酶 C.蛋白酶 D.食醋- 10.煮熟的鱼肉汤汁味道鲜美的原因是汤汁中含有 ( ) A.维生素 B.糖类 C.油脂 D.氨基酸 11.下列减肥和预防肥胖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少睡觉,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等 B.合理、科学饮食,控制高脂肪、高糖类食品的摄入量,并加强体育锻炼 C.不吃饭菜,只吃水果 D.服用各种减肥茶、减肥药 12.食品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中能促进人体健康的是 ( ) A.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加人过量的亚硝酸钠 B.常期使用铝制炊具 C.用烧碱浸泡水产品 D.为补充铁,提倡使用加铁酱油 13.3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无其他生成物),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 ①一定含碳、氢元素;②一定不含氧元素;③可能含氧元素;④一定含氧元素;⑤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⑥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3。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③⑥ 14.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物质,易被氧化,具有还原性。结合你的经验和所学到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为了方便可以买较多量的蔬菜放在冰箱内贮藏 B.烹调蔬菜前最好不要捣碎、切薄,食用前不要长时间保温 C.维生素C可在铁制容器内配制成溶液使用 D.维生素C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15.研究物质的变化时可使用具有放射性的18O作为“示踪原子”。科学家希尔和尼尔研究证明,光合作用的通式应更合理地表达为: 6CO2+12H218O 在光照充分的环境里,将一种植物——黑藻放人含有“示踪原子”18O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分析“示踪原子”,最有可能是 ( ) A.在植物体周围的空气中发现 B.在植物体内的葡萄糖中发现 C.在植物体内的淀粉和蛋白质中发现 D.无法确定示踪原子在什么地方出现 16.下列各组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下都是气体,如果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相等(即总分子数相等)时,各组分以任意比混合后,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消耗O2的量不变的是 ( ) A.乙烷(C2H6)、甘油(C3H8O3)、乙醇(C2H6O) B.甲醇(CH4O)、甲醚(C2H6O)、甲醛(CH2O) C.甲烷(CH4)、乙醇(C2H6O)、甲醛(CH2O) D.乙炔(C2H2)、乙醛(C2H4O)、乙二醇(C2H6O2) 二、填空题 17.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都是常见的营养物质。它们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都含有 、 、 三种元素,但蛋白质在组成上与淀粉、油脂的显著不同点是 。鸡蛋高度腐败后会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氢,因此可以证明鸡蛋中含有 元素。 18.有下列物质:①土豆 ②芋头 ③花生米 ④菠菜 ⑤蔗糖 ⑥红薯粉条。将碘水滴到这些物质中,变蓝的有 。 19.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发射飞船的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X=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为 。 20.将医用脱脂棉隔绝空气加热时,能生成碳和水,根据这一事实推断: (1)脱脂棉是由 元素组成的,理由是 。 (2)医用脱脂棉属于 物(填“无机化合”或“有机”)。 21.有些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绿色植物,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用适当催化剂使纤维素与水作用生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发酵转化为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酒精就是一种绿色能源,它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能。请写出上述三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22.在化学上,常用结构式来表示物质的分子结构,如: (1)这四种物质都属于醇类。由此可见:醇类物质在分子结构上都含有的原子团是 (填符号),其名称中的“甲、乙、丙、丁”与其分子中的 有关。 (2)如果把含 三、解答与实验题 23.怎样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别下列物质? (1)牛奶与米汤。 (2)淀粉与蛋白质。 (3)毛线与棉线。 24.2003年上半年“非典”肆虐时期,很多人通过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来给人体补充维生素C,增强机体抵抗力。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药片会不断溶解,同时产生大量气泡,片刻后即成为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维生素C泡腾片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辅料为阿朴胡萝卜醛、橘味香精、橙味香精、维生素B2、糖精钠、碳酸氢钠、氯化钠、蔗糖、酒石酸晶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后,产生的气泡是 气体,产生气泡的主要因是 。 (2)维生素C泡腾片投入到水中以前不产生气体的原因是 。 (3)维生素C泡腾片的贮藏条件是低温、避光、 。 25.目前城市居民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管道煤气或液化石油气,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输气管道已经铺设到江苏省的境内,我省居民将陆续使用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 (1)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和少量碳氢化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们的燃烧反应如下: 2CO+O2=2CO2 2H2+O2 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试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判断:燃烧相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消耗空气体积较大的是 。因此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烧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 进风口(填“增大”或“减小”),如不作改进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是 。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等。它们的某些性质见下表:
试根据以上某个关键数据解释冬天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在换气时要称量残气的质量予以补偿的原因: 。 有趣的是,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居民在改用天然气时,也将涉及灶具的调整。已知碳氢化合物充分燃烧的产物跟甲烷相同,请根据液化石油气的燃烧情况,说明灶具调整的具体措施是 。 四、计算题 26.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于3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化学式HCHO)含量不超过0.1 mg/m3。甲醛的含量可根据下列反应测定: 4KMnO4+5HCHO+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 现取某装修后居室内空气500 mL,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8 ×10–8(即0.000 001 58%)的高锰酸钾溶液(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300 g,与其中的甲醛恰好完全反应。求: (1)500 mL该空气中甲醛的质量; (2)通过计算说明,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