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思

 落絮~~~轻沾 2010-10-10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国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长相思》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

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

夜夜减清辉。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临江仙》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木兰花》 晏殊

绿扬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画堂春》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桨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左公柳

多少人生风雨后?

多少慷慨不再有?

多少壮举一场梦?

多少盛情一杯酒?

而今许下千般愿,

洒向长河万古柳。

不愿与君长相思,

但愿与君长相守。


 
 
生查子·也想不思量》胡适

也想不相思,

可免相思苦。

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无名

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


无名

行相思,坐相思。两处相思各自知。相思更为谁。

朝相思,暮相思。一日相思十二时。相思无尽期。


《圈儿词》清·梁绍壬

相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

言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

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侬意!

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

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

更有那数不尽的相思,把一路圈儿圈到底。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全诗仅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其后其他版本为文学爱好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对原诗有所改动。

 

元 管道升

   

你侬我侬,忒煞多情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们两个一齐打破 

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此词出自元初的中国书画大家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背景是赵孟頫50岁时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又不好意思告诉老婆,老婆知道了,写下这首词,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再没有提过纳妾之事。

  词虽是好词,可故事不免悲哀了点…… 

 

清·梁绍壬

相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

言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

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侬意!

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

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

更有那数不尽的相思,把一路圈儿圈到底。

    看见这段词是在琼瑶的《烟锁重楼》里,靖萱曾经为秋阳画过无数圈儿﹐大圈儿﹐小圈儿﹐单圈儿﹐双圈儿﹐全圈儿﹐破圈儿……本想借此掩饰自己的心迹﹐却被秋阳用圈儿词道破心意。

    

    清代一本笔记文记载了一则饱含情意的画圈故事﹕

    

    一位女子想写信给心爱的男子﹐由于不识字﹐于是用画圈来代替。

    她先画一个圈﹐跟着画一个套圈﹐又连画几个圈﹐再画一个﹐后又画两个﹐再画一个和半个﹐最后是无数的小圆圈。男子看了莫名其妙﹐他的一位朋友却是解人﹐于是作了一首词来铨释﹕

  

    “相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侬意﹕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全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把一路圈儿画到底。”

 

    作者的想象很丰富﹐词写得细腻婉转﹐满怀柔情﹐真切地表现了那封“信”的主题。至于各种不同的圈圈的具体含意如何﹖只有画圈人才能说得清楚。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去处,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时今日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就在这扇木门之中,我邂逅了一张美丽的容颜,饱含情意而又默默不语,她的脸上满是羞怯的红光,与满院开放正好的桃花相映成趣。如旧地重游,那张容颜已不知去向,只有不解别离愁苦的桃花,依旧兴高采烈地盛放在春风中。

  崔护(生卒年不详),字殷功。他这首〈题都城南庄〉,因为诗中的故事而流传后世。在春日清明时节,诗人往洛阳城南踏青,因为疲乏口渴,便向一家开满桃花的庄队人家讨水喝。来应门的是位美丽姑娘,她引了诗人入屋,捧来一杯水,自己则斜倚在桃树干上,欲语还羞的注视着诗人。崔护饮下的不只是一盅清水,还有幽微的情意,他想引姑娘说话,姑娘羞涩地低垂眉眼,不肯开口。诗人解了口渴,却添了心中无名的焦渴,一种爱情特有的蠢蠢欲动。

  一年之后,崔护旧地重游,城南庄院的桃花,正如去年一般热烈学放,只是木门上添上了大锁,庄院内的人家已不知去向。稠怅间诗人援笔在墙上头了四句诗,字句皆浅明易晓,却将人世间所有掌握不及的遗憾,准确表达出来,「人面桃花」的意象,也成千古绝唱,使崔护因一段情、一首诗而不朽。

白头吟'-汉.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互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我对你的情意剔透洁白,如高山顶的积雪,又如破云而出的皎亮明月,无可掩蔽。听到你对我已有二心,所,我特地下定决心来和你诀别。今日我摆下丰盛的筵席,与你畅意酣饮,明日一早,我们就要像御沟的流水一般。我在御沟边缘踟蹰岱回,看着沟水到此东西流,永无交会。想起昔日的情意,当然免不了叹息研伤,然而从此以后男婚女嫁,再不必难舍懊悔的哭泣。我仍希望能够寻得对爱情专一的男子,我们可以拥有永不离弃的恩爱生活,直到白发垂老。世上求偶的男何其多,就像水中的鱼竿,绵绵情意柔软细长。世上待聘的女子何其多,就像水中的游鱼,姿态妩媚撩人心魂。然而,我以为男子最可珍贵的,是重情重义的真性情,假若没有情义,就算有许多钱财又有什么意义呢?

  卓文君(约元前一七九--元前一一七),为富豪卓王孙之女,十七岁即孀居。文君貌美,又能诗书,善鼓琴。在卓家的宴会中,遇见当时仍很落魄的司马相如,两情相税,相如鼓琴向文君求爱,文君便与相如私奔成都。婚后家徒四壁,难以为继,夫妻二人返乡向卓王孙求助,王孙不肯济助,两于是在卓家附近卖酒为生,文君当炉,故意引人侧目。后来,相如被汉武帝拜为郎官,极好面子的卓王孙为免惹人非议,只得份僮仆、钱财和衣物给文君。文君私奔与当炉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在礼教层层束缚的时代,已经有女子有足够的智慧与勇气,争取自己的幸福。

  李白的〈白头吟〉:「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叙述了后来相如对文君有了二心,想聘娶一位茂陵少女,文君赠以〈白头吟〉,相如便打消了另娶心意的故事。可叹「得黄金」、「多异心」是许多贪欢男子的通病,也是痴情女子共有的不幸命迟。虽然有人考证这首〈白头吟〉并不是卓文君的作品,然而,铿锵的语言,爽朗性格,潇洒作风,就算不是文君,也是文君之流的女性,她门对真情的付出无怨无海 ,她们对自己的看重不让须眉。

故事:

  他来赴约,停好车,看见玻璃窗里的她。他们已经结婚了好几年。他不知道她为什么约他在这么豪华高尚的餐厅吃饭,她一向是简约惯了的,今天也不是他们的纪念日。

  她点了最贵的套餐,还开了一瓶1961年的红葡萄酒,并且告诉他那一年的葡萄酒最醇,价值最高。为了木种特殊而隐微的秘密,他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们愉快的进餐,餐后还跳舞,在一圈又一圈的斿转中,他感觉到浪漫的喜悦,情不自禁的说:「如果常常可以这样就好了。」他的妻子松开手臂说:「我可不奉陪了,你和她商量吧。」越过舞池里的人,他看见那个隐微的秘密||他的外遇女人,正惴惴不定,局促地坐在他们的位子上。

  妻子约了丈夫与第三者,在餐厅里谈确婚,她甚至不要听丈夫的解释,也不暑望背叛之后的改过自新,她只是将条列下来的离婚协议一项一项念给他们听,直到年轻的外遇女人掩着脸哭起来。

  然后,妻子将一张律师的名片交给丈夫,她亭亭地站起来,像个闪亮的名伶,没有留恋不舍,也没有研痛悲伤,再度向丈夫颔首,风情万种的走出餐厅,走出他的生命。

  他忽然感觉惊惶绝望,因为发现自己还在爱她,更惨的是,比过去更爱。

  今日摆起最丰盛的酒宴,与你尽情酣饮,共同享用我们的人生欢筵。而到了明日便要决绝分离,如同御沟中的流水,各自东西,再无瓜葛。这是投入全部心灵真挚爱过之后,却被辜负的潇洒作为。还能将最后的时刻以欢愉的气氛度过,留给彼此难以取代的回忆。这样的美好时光并不为了取悦或乞怜,而是让自己更有尊严,更果决明快。

  当我们失去爱情之后,至少能够不背叛自己。

 

节妇吟'-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你知道我是一个有夫之妇,已然心有所属,却仍送给我一双贵重的明珠。我因妳的缠绵心意而感动,便将它系在红色的衣裳外面。然而,看着它的时候,心中也有了起伏,我家的宅院一幢接一幢的建起来,都是因为丈夫在前线捍卫国家,他冒着生命的危险,让我过安定富裕的生活。我明白你对我的用情之深,宛如明月恒常璀璨,可是,我与丈夫的情感也是如此深笃,我们有过同生共死的誓言,这誓言我仍不愿背弃。因此,我解下明珠还给你,也把你的情感奉还,不舍和忧伤的泪水滚滚落下,只因我们相遇太晚,为什么在我还没婚嫁时,没能和你相逢?

 

  张籍(约七六六--约八三○),字文昌,他有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乐府诗作。这首著名的〈节妇吟〉,其实是寓意之作,诗题之下注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势可炙手的藩镇,用各种手段拉拢、勾结中央官吏与失意文人。张籍的立场一贯是主张统一,反对割据****的,大约是李师道向他频频示好,他才有了这首比兴诗的创作。原来这首看似研婉缠绵的情诗,竟是一首政治诗。

  

    诗中故事性颇强,且具鲜明的画面感,情感一波三折,很能令情海浮沉的痴情儿女感同身受。尤其是「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两句,将无可奈何的情绪准确传递,已成典型。清末民初的情僧苏曼殊,曾作〈本事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也是用这样的手法和情感。

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见过壮阔广百的沧海,便很难看见令自己震动的水域了;曾经见识过缭绕巫了的缠绵云雾,就很难轻易被云雾所迷惑了。如今我从争奇斗艳的花丛间走过,却连回头一顾的兴致也没有,一半是因为潜心静修的缘故,别一半实在是为了妳啊。

  元稹(七七九--八三一),字微之,中唐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世称「元白」。青年时期的诗人元稹,仕宦之途并不顺利,因为他不畏权势 与宦官疾色抗争,于是遭到贬官的命运。然而诗人并不孤寂,在艺术的园林中,他获得了白居易这样的知交,他们的创作理念相通,一岣写下许多讽喻诗,成就了唐诗中的「长庆体」。在人生的道途上,即使行走在坎坷暗沉的河谷底,仍有一双盈盈的眼眸在专注粉望,因为爱恋的缘故,像永不熄灭的长明灯,那光源是他的元配妻子,宰相之女韦丛。

  诗人三十岁那一年,韦丛病逝了。纵使他的官运已然好转,那条青云路直达皇阶,元稹仍清楚听见自己被扯裂的声音,一种不能想象的疼痛劈面而来,才正要开始。那裂缝不只是失去了妻子、情人、亲侣,还有生命的见证,日以继夜地,无法弥补。他写下一首又一首悼亡诗,成为后代传唱的经典。「曾经向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便是其中一首,题为《离思》的诗。

息夫人'-唐.王维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时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别以为今时今日的荣宠,就会让人轻易遇忘往日的恩情密爱。看那楚王宫中被掳掠而来的息夫人啊,她每每看着春日繁花盛放,便忍不住落下泪来,却终身都不肯开口对楚王说一句话,只为了心中痴执的往昔深情。

  王维(七○一--七六一),字摩诘。他从十五岁开始始作诗,是早慧的诗人,并有音乐与绘画的艺术天份,一富「雪中芭蕉图」开启了中国绘画浪漫派画风。他成名甚早,年轻时即因为高洁的人格与丰议,成为薛王、宁王的座上客。这首〈息夫人〉便是在宁王府中宴会上所赋得的诗。

  宁王是唐明皇的兄长,贵盛一时,曾将邻居卖饼人美貌妍白的妻子据为己有,宠爱有加。有一回宁王问卖饼妻:「还想念卖饼师吗?」她沉默不语,宁王于是召来卖饼人,夫妻相视不能一语,唯有相对垂泪而已。当时王维正在王府作客,便以「息夫人」的典故吟诵此诗。春秋时代楚灭息国,并占美貌的息夫人为妻,她在楚宫中生了两个孩子,却终身不对楚王说一句话。王维此诗打动宁王,立即将妻子归还卖饼师,使得他们夫妻团圆。

  王维是深刻体会人情之细微与艰难的,他同情弱者的苟活,也赞扬坚守初心的执着。他在妻子死后,孤居三十年而不另娶,或许也是另一种实践。

雨中看牡丹'-唐.窦梁宾

东风未放晓泥干,红药花开不耐寒。

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可携手雨中看。

  春天的暖风仍未吹起,前夜虽下了一阵微雨,天亮时泥士也干了,又名芍药的红色牡丹花开放了,却不耐天地中的寒气。倘若有心看花就要趁早,否则等到天晴,花儿都淍谢了,不如牵着手,冒雨欣赏牡丹的姿容,也共享甜蜜的美好时光。

  窦梁宾(生卒年不详),是唐朝女诗人,就像历史上许多有才华或是有抱负的女子一样,她们的生平都被隐没了,除非,她是某个有名的男人的妻妾、女儿或姐妹。 窦梁宾卢东表的妾,她的丈夫既没有特别的名望,她的数据自然更不易寻。在收录唐朝诗人与诗作的《全唐诗》中,可以见到她两首诚,已经是很难得的好成绩了。值得注意的是,女诚人的诚作,并没有流露出自伤自怜的闺怨情调。

  在这首〈雨中赏牡丹〉的诗中,积极乐观的审美态度,是很健康的。另一首描写丈夫进士及第的诗,欢喜雀跃,充满细微的动作与声音,全是掩抑不住的自然本色,一个慧黠活泼的好女儿宛然纸上。见其诗想见其人,女诗人以短诗完成了她自己的图象,千百年后仍引人遐想。

  认识她的时候,被她脸上无忧无虑的笑容深深打动,他觉得她就是那种看一辈子仍兴不减的女人。他喜欢讲笑话给她听,看着她笑得弯下腰去,看见她因笑而闪动泪花。他们愈来愈接近,他想要拥有她的意念愈来愈强烈,才猛然想自己。他没有固定的工作,他没有积蓄,他一无所成,那种想要爱她又不能认同自己的情绪,日以继夜折磨着他。

  有一天,在夏日的莲花池畔,她笑得把埋在长裙里,久久,抬起头,眼眸清清亮亮地,她问:「等我们都老的时候,你还会说笑话给我听吗?」

    「我是个浪子,老了不知道在哪里。」他是这样回答她的。他认定了满己不能爱她,不能给她幸福,所以也不给承诺。从那一刻起,他真的成了一个浪子,浪迹天涯。不管飘泊到哪里,她的笑容都挥之不去,像心上的胎记。许多年后他发达了,回到故乡去,看见了她和她的丈夫,他们在夜市里摊子卖盗版CD。

  他和她一照面,看见她的眼睛的时候,像知道她不快乐,她再也不会有令他魂牵梦萦的那种笑容了。他慕然感觉到嚎叫不出的疼痛,知道自己失去了今生最好的部分。

  一直等待着欣赏花开的好时机,如生命中最繁盛的一场飨宴,想要与所爱共享,在晴日碧空的灿阳之下。然而,好容易等到天晴,却发现美丽的花已然淍谢。早知道美好难留存,就该牵着情人的手冒雨观赏,把握瞬间的珍贵。话虽如些,在爱恋中我们总免不了许多莫名的顾忌,总误以为有一大把时间可供挥难,总因为信心不够而告诉自己,这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将来有一天……却没想过「将来」存在着多少变量。

  一定要等到等待都成空,才能明白时光的无情与自己的怯懦。 

 少年游'-北宋.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词场曼话:

  周邦彦(公元1057--1121年),年轻时他的放浪任性,博得浪子之名,很被乡里人轻视。然而,他既有才华又能博览百家之书,竟成为北宋末年最重要的婉约派词家。他填词的态度相当严谨,字斟句酌,务必要符合音韵节奏,并且有着唯美的倾向。如「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瑞龙吟〉;「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往事,似梦里、泪暗滴」〈兰陵王〉;「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写情深挚,写景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周邦彦的才学很受到当代君主的赏识,他的风流韵事也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应该就是与汴京名妓李师师的情事了,这才貌双全的女子同时也是徽宗皇帝的情人。徽宗因为迷恋师师,从宫中凿出秘密通道,以便时时幽会,周邦彦与李师师的交往自然产生不少阻碍,传说中〈少年游〉这睽词便是邦彦与师师约会时徽宗忽然到来,携来一只刚刚进贡的新橙与师师分享,邦彦只好暂时隐蔽躲藏,耳闻目见而后创作出来的。这传闻虽然增加不少趣味性,研究者却因设想词人的窘迫而替他辩解,说明种种绝不可能的原因。不论词人创作的灵感从何而来,他确实相当生动的将闺中旖旎风光描摹得极其浓艳,是很成功的作品。

  桌上一棺利刃,发出水一般锐亮的光芒;还有一碟精细的盐,似乎比雪花还要皎白。纤细的手指持着刀,正轻轻地破开一枚橘黄色的橙子。纤锦的床褥保持着刚刚好的温度,兽形香炉秀出的香味沵漫在空间中,两人面对面坐着,弹奏着动听的乐。琴声里听见女子轻声问道:「今夜要去哪里安歇呢?霜雪铺地的暗夜,马儿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的,路上的行人很少,你不如就不要回去了吧?」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真是少人行」,这三句为整阕词的精神主旨,有情人共同经历如此甜蜜的约会,怎舍得乍然分离?然而,挽留者却不直接说出自己的心意,又说天冷路滑,又说路上行人少,句句都在留人,竟又如此含蓄,果然是更添加了柔情蜜意。便是铁石心肠的人,面对这样的挽留,怕也插翅难飞了吧。 

 

丑奴儿'-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词场曼话:

  辛弃疾(公元1140--1207年),生于北宋末年,经历靖康之难,二十一岁时投入农民抗金起义军耿京糜下,为他掌书记。弃疾二十三岁时,奉耿京之命朝见南宋高宗,而其部将张安国被金人收买,将耿京阴谋杀害,解散起义军,并劫持一部分降金,被派为济州知州。弃疾从南方归来,闻听消息,随即组织五十名忠义军士直奔济州,于五万人中活捉张安国,绑缚马上。当场号召上万士兵往南方急马,不饮不食,不眠不休,直到渡过淮水。高宗颇为赞叹,封弃疾官职,却解散了那些胸怀壮志的起义军,让他们各自率种。尽管弃疾三十岁时便发下豪语「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却从那时便已知道,收复失土的希望注定要落空了。他传奇的一生,除了气节与功名,除了郁郁不得志,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词章,是继苏东坡之后最重要的豪放派词人。气魄极雄大,豪中更见精致,被称为词中之龙。

  这阕〈丑奴儿〉是许多不识辛弃疾的人,也能朗朗上口的名作,将人生的武味说得如此精确,而又如此通明。年少时候的我们,总是喜欢攀到更高的地方。攀到更的楼层去,只是为了作诗填词时的情调,那时虽没经历过人生,却总要将愁啊恨啊这样的词汇挂在嘴边,彷佛生命也就添加了深度。等到经历了岁月,明白了人生的悲喜与无奈,许多话想说却又不必说了。那些想说而又不需要说出来的,正是大家都了然于心的吧,于是,只淡淡地说着,这样的凉风与气候,真是怡人的秋天啊。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是典型的中年心情了。并不是无话可说,也不是没有感受,而是那些经历与体会,都变成自己的珍藏。过去的稠怅或者失望,痛苦或者飘泊,不就是人生的常态吗?何必还要絮絮叨叨呢?过得去的,都已经过去了,人生行到此处,有了更多包容,也有了更多的勇气。于是,将眼光望向自然,这始终不改变的四季流转,正是不可忽略的好时光啊。

 

浣溪沙'-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西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场曼话:

  晏殊(公元991--1055年)七岁便能为文,以神童身分被推荐给宋真宗,与千余名进士一同参加考试,小晏殊毫不畏怯疑惧,援笔立成。皇帝大为赏识,赐同进士出身,后来官至宰相。他的文采赡丽,闲雅有情思,为北宋初期重要词家。晏殊为官时期,有一次途经扬州前往杭州,在大明寺里落脚歇息。当时寺中粉壁设有诗板,以供文人吟诗遣兴,晏殊发现了江都县尉王琪的诗作,精妙可人「便召来共餐,并对他说:「我习惯将想出来的句子写在墙壁上,但有些句子已经想了好久,都想不出好的对句,像『无可奈何花落去』这句就是。」王琪随口应答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了大为欢喜,他后来填了这阙〈浣溪沙〉,用了这两句,又在诗作〈示张寺丞王校勘〉中再用一次,真是欲罢不能。王琪也因此被请进晏殊幕府,得以帮官晋爵,成为一段佳话。

  晏殊一生可谓荣贵平顺,并未经历太多坎坷波折,他的词作便现出悠游从容的雍雅风度。听一首新諩成的歌曲,饮一盅浓醇的好酒,在这样的美好生活中,却引起了对于往事的怀念,说是在去年的这个时节,同样的不热不冷的暮春天气,连眼前的亭台楼阁都是一样的,但,确实有什么是不一样的了。就像那夕阳沉落之后,到哪里去了呢?想要找回去年的夕阳,根本是不可能的啊。花的凋零、春的消逝、时光的无声流离,都是不能抗拒的自然法则。然而那翩翩飞来的燕子,却像是旧时相识的啊,只不过,也就是彷佛相识鯠了。小园落英缤纷的花道上,行走时犹能扬起的香气里,孤单的一个人徘徊着,怀想那一切已经失去与注定要失去的美好时光。

  「无可奈何花落去,仅曾相识燕归来」,这不仅是对仗工整而优美的两句词,也是人生道途中常会遇见的风景。我们总免不了要为那些已经远去的幸福感到稠怅,却又不是彻底的失望,因为那些熟悉的美好感觉偶尔仍会回来,敲醒我们喜悦与期待。只是这样的安慰中又有着另一种怅惘,即使是似曾相识,却再也不是当日的情境了。有些人低下头看见了花落去,有些人抬起头望见了燕归来,词人在香径上独步徘徊,思索的不也就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吗?你的选择会是什么呢?

 

卜算子'-北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词场曼话:

  李之仪(公元1037--1117年),他曾任苏东坡的幕僚,并以****之礼事东坡,然而,他的词作却没有受到东坡的影响,反而是更接近于柳永的市井趣味与缠绵情思。像是〈谢池春〉中的:「不见又相思,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便将相思之中难以扭脱的苦楚,形容得入木三分。有趣的是苏东坡对于****们学习柳永的词风,一向不以为然,却对李之仪的诗词表现出赞赏之意。他曾在一个宁静之夜,读了李之仪的百多首诗,直到深夜,欲罢不能,并写出了「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的句子。或许因为东坡了解这样的作品,正真实的呈现出作家的性格与禀赋吧。像是〈卜算子〉这阕词,便更接近于民歌的精神,复迭回环,深婉含蕴,吟咏之时,如此亲切有味。

  这阕词是模拟一个年轻女子的口吻而作的,可以听见女子的深情思,也可以感受到对于分离的了然于心:我住在长江的上游,隔着如此漫浩的距离啊,我的不能收束的情意,就这样汤汤如江水般,向你淌流而去。每日每夜我思念着你却不能相见,然而,我们所饮用的同样是这条长江的流水。这江水要流到哪一天才停止?我俩分离的遗憾要到哪一天才能终止?只盼望你的执着也能如同我的坚心,那么,我们都不会辜负了彼此深切的相思与情意的。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是最被人称道的绝妙好词,好在它既不艰涩,又相当口语化。思念之情不管再炙热熬煎,都是无形的,难以描摹,共饮长江水的意象,却将这种连系,变得具体可见了。这种共在一个天宇之下,共在一场雨里,共在风吹阳光的感觉,便是不得不分离的有情人们,最妥贴的安慰了。如此一来,思念的情绪也就获得了提升与净化。

 

喜欢三毛后来改编的一句“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伤”

苏轼《南乡子》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东武望余杭,

云海天涯两杳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

还乡,

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

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

河塘,

堕泪羊公却姓杨。

 一串疯话

 好比这树丁香,几枝山红杏,

相信我的心里留着有一串话,

绕着许多叶子,青青的沉静,

风露日夜,只盼五月来开开花!

如果你是五月,八百里为我吹开

蓝空上霞彩,那样子来了春天,

忘掉腼腆,我定要转过脸来,

把一串疯话全说在你的面前!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