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节前大堵车,节后也大堵车;雨天雾天堵车,晴天也照堵不误;大城市堵车,二线城市也开始步其后尘;拥堵路段越来越多,堵的时间越来越长,……当堵车这种本该偶然发生的行为慢慢演变为一种出行常态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原因让一条条城市道路变成了停车场?大堵车折射出了城市发展中的哪些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北京堵车画面截图。
今天,你“堵”了吗?
“首都”变“首堵” 京城大堵车背后的思考
9月7日北京市交管局宣布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50万辆之后,9月17日的一场小雨就让这个城市的交通“瘫痪”——晚高峰拥堵路段峰值超140条,打破今年年初因大雪造成90余条拥堵路段峰值的纪录,其情形堪比2001年“12·7”雪后大堵塞。
专家:中国15座城市因拥堵每天损失近10亿
“城市要和谐,交通问题很重要,交通拥堵不仅消耗能源巨大,还影响了人们出行心平气和的状态,老堵在路上,会心平气和吗?这对和谐不利。”牛文元说,交通拥堵是现代城市病中最严重的。
北京首个节后工作日大堵车 下周一拥堵或加重
面临“交通失调期”:西安堵车大扫描
广陕高速棋盘关15公里堵5000辆车 五小时挪20里
济南节前上演"疯狂"堵车 高架桥变"停车场"
南宁长假客流再创历史新高 市区逢节必堵车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