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龙门二十品>的书法艺术研究(一)

 higuard 2010-10-13

《龙门二十品》的形成

 

清代学者黄易最先收拓龙门造像题记四品,即:《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简称:慧成(旧称始平公。为规范起见,均以发愿者命名,引文原不规范者加傍注。)、孙秋生、魏灵藏、杨大眼。

清同治九年(1870年)河南太守德林(字砚香、收藏家、工篆隶。)选拓龙门造像记中上乘者十品,即:《北海王国太妃高为孙保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贺兰汗造成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造像记》、《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安定王元燮造像记》、《比丘道匠造像记》、《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像记》、《高树、解伯都卅二人造像记》、《北海王元详造像记》、《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母等造像记》。简称:高太妃、前侯太妃(旧称贺兰汗,景明三年刻。侯太妃有二品造像记,为加以区别,又便于行文,依发愿者及年份先后命名。)、后侯太妃(景明四年刻)、慈香、元燮、道匠、尉迟、高树、元详、郑长猷。为《龙门十品》。

后在上述基础上又增加了六品,即:《一弗为亡夫张元祖造像记》、《比丘惠感为亡父母造像记》、《韩曳云司徒端造像记》、《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齐郡王元祐造像记》、《司马解伯达造像记》。简称:一弗、惠感、韩曳云(旧称优填王)、法生、元祐、解伯达。遂成为现行的《二十品》。

另外,韩曳云被清代学者方若断定为唐刻(参见方若《校碑随笔》)。中国书店版本收了韩曳云,不收《马振拜造像记》,简称马振拜。而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的本子则收了马振拜,不收韩曳云。可见现行的《二十品》是依方氏的看法以马振拜替代了韩曳云。至于《平乾虎造像记》则本不在《二十品》之内,由于太靠近《后侯太妃》而拓工并拓所致。以上两版本都有并拓这一情况。这里以文物版《龙门二十品》为依据,不涉及韩曳云、平乾虎。

龙门二十品为:(以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排列为次序)

尉迟  一弗  慧成 元详  解伯达  高太妃  郑长猷  孙秋生 高树 惠感  前侯太妃  马振拜  后侯太妃  法生  杨大眼 元燮  元祐  慈香  道匠  魏灵藏

 

北魏<龙门二十品>的书法艺术研究(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