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年级品社下学期教学计划,下册教学方案大全

 昵称1705697 2010-10-13

单元

次序

单元内容

(教材篇目)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我能为你做什么

1在公共汽车上

1初步体会各种公共秩序的双重作用,初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初步体会各种公共秩序的双重作用。

1初步体会各种公共秩序的双重作用。

学生调查

 

2想想他们的难处

2感受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可贵品质,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帮助他们。

感受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可贵品质,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2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帮助他们。

图片

 

3伸出我的手

3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体验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的快乐。

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体验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的快乐。

能做到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做好事。

 

 

4我们赢了

4引导学生知道个人是一员,是集体的主人,能做到积极、主动的为集体做好事,认真完成集体交的任务,团结协作为集体服务。

能做到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做好事。

 

 

二我的家乡在变化

5绿色小卫士

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感知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

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感知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

图片

 

6我们的民风民俗

了解民风民俗的影响,知道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自豪感。

知道家乡的民风民俗。

破除迷信,移风易俗。

资料积累。

 

7家乡的变化

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调查、访问和参观,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调查访问。

第三单元我与外界的联系

8怎样到达目的地

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工具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运输方式的巨大变化,体会人们付出的艰辛劳动,关注交通不便的现实问题。

了解交通工具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运输方式的巨大变化。

体会人们付出的艰辛劳动,关注交通不便的现实问题。

图片

 

9媒体连着我和你

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会利用媒体安全、有效的获取信息。增强健康闲暇的本领和闲暇道德观。

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会利用媒体安全、有效的获取信息。

增强健康闲暇的本领和闲暇道德观。

图片

 

10办一张自己的报纸

体会报刊与人们的关系,会利用媒体安全、有效的获取信息,了解办报基本方法,会合作办小报。

了解办报基本方法,会合作办小报。

会合作办小报。

图片

 

11怎样和他联系

知道现代通讯的种类和方式,回常用通讯方式,感受通信与生活的关系,会选择适当的通讯方式,与亲友通讯。

知道现代通讯的种类和方式,会选择适当的通讯方式,与亲友通讯。

会选择适当的通讯方式,与亲友通讯。

图片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54名学生,孩子们的年龄大多在十岁左右,思维非常活跃,好奇心较强,见识较广,对综合性、活动性较强的品德与社会课颇有兴趣。通过多年的学习与生活,他们已经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生活常识,也了解了一些社会现象,但实际操作与现实表现还有待加强。

四年级学生虽然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有些综合应用、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知道的比较少,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在过去的教学中只知道在课堂中学品社,没有让学生真正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感受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克服。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强化德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各种现实和生活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体验合作的快乐。

4.让学生了解祖国新时代的新面貌,树立为祖国自豪、为祖国骄傲的情感。

5.培养孩子们的和平意识,号召他们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共分三个单元,生活中讲规则、健康的生活、交通连着你我他。每个单元下设3个学习主题。涉及到 “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等五大模块的内容,寓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之中。

(一)、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

第二单元:健康地生活

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

(二)、教材的设计思路及特点

1.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探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学习方式的一种,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册教科书注重学生的探究问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自己分析、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如:第三单元第一个主题活动中的“古人出行靠什么?”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2.学习活动方式强调学生的理解、体验和创造等不同方式的结合

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多样化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教科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调活动和体验,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活动,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死板的接受性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新知,在体验中感悟,不断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如:第三单元“我做交通设计师”,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为师生的教与学留有较大空间

本册教科书开放性强,学习活动以范例的形式呈现,注重过程性、方法性的指导,使“教科书”变“学材”,不是为了单纯的“教”,而是注重引导学生的“学”。内容设计上,给学生和老师留有弹性空间,给师生以启发和引导。如教科书在每个单元的学习活动中设计了“我的研究发现”“我的资料卡”“我的调查”等栏目,发挥教科书的互动性,使学生融入探究学习之中,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4.学习内容的综合性

教科书重视学科知识的融合,而不是知识的“拼盘”。本册教科书设计中既有学生喜欢的生活知识教学,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健康的生活”这一单元的内容,既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分析和引导,又告诫学生远离不健康东西的“诱惑”。

四、教学措施:

1.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体现主题学习的综合性,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在亲历中感悟和提高。

3.注重从学生的认知和感悟中寻找品德教育的触发点。

4.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上的趣味较浓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在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教育。

5.善于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6.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要给予来自外地农村的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7.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扩充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积极推广市教科院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今年的课堂教学在继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市教科院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品德教育类、习惯养成类、社会常识类。品德教育类又分为活动性、明理性两类,社会常识类又可分为生活社会常识、科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等四类。教学中认真学习市教科院编写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读本第129页至143页。在教学中运用六种课堂的教学流程。

五、教学进度:

第1——5周      第一单元  生活中讲规则

第6——10周     第二单元  健康的生活

第11——15周    第三单元  交通连着你我他

第16——19周    复习期末质量检测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由于是大班额拆班来的,学生的思想行为各不相同,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下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以通信方式、通信的历史演变、未来通信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将文明通信,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合理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养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五、教学进度安排

                                        

2              1、《我们的合作》

3                       2、《真正的友谊》

4                       3、《为你高兴,与你分担》

5           国庆放假

6                 《为你高兴,与你分担》

7                 《面对欺负和威胁》

8                 《我要攀登》

9                 《抄袭害了谁》

10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11                《擦亮眼睛》

12               《逛商场》

13               《衣食的来源》

14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

15               《从一滴水说起》

16               复习考查

17               复习考查

18               复习考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