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千手观音佛 2010-10-13

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课题组

执笔人   王臻廉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是我校申报的省陶研会立项课题。自20059月至今,已经过了两年多的历程。我校坚持在实践中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以培养我校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目标,积极探索并创建符合校情的“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德育工作机制和特色的模式,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效。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运用以及持续变革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从未像今天这样地激烈。这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其说是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还不如说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而归根到底人才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质量规格,从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基本要求来看,对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这样一些方面:一是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二是对个性化人才的需求,三是对创造性卓越人才的需求,四是对国际性人才的需求。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这是摆在当前各国教育面前的艰巨使命。为应对21世纪的国际竞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国家战略,通过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以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这一切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同样不例外。教育大计,德育为先。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德育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更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着较高的德育认知水平,也有着较强的道德思维能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高标准的道德行为。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原因不外乎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基本停留在封闭式概念化的单向训练阶段,片面追求道德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身省悟和亲身实践。再者德育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内容空泛,仅凭学校空泛的道德说教,既不能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缺乏鲜活的生动教育内容,因而难以激发学生强烈的道德内需,更谈不上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而德育教育最终的目的在于人的道德品质的完善,人格情操的升华,要实现此目的,就必须以提高每个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从而达到综合素养的提升。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道:“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学校一定要养成学生共同自治的能力。”玉祁高级中学作为一所年轻的省四星级普通高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中陶会中学专委会理事学校”,长期坚持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为目标。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为了促进学校的和谐与持续发展,我校进一步树立“为成功人生奠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办学理念,以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要实现这一既定的育人目标,学校德育工作肩负着艰巨的使命和不容推卸的责任。同时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作为一所全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于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个体德育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管理及德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所以我们惟有在继承玉中德育工作优良传统的同时,努力创建“自主、开放、疏导”的德育工作机制,在德育教育上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力争创出“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玉中德育的鲜明特色,以积累新经验,再创德育新业绩,以适应学校持续、和谐发展的需要,更适应时代和社会对高素质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现代德育理论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现代德育理论认为,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化的循环经验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能形成,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并发挥受教育者自治自理的主体作用。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从学校方面来说,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可见“学生的自治,不是自由行为,乃是共同治理;不是取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

陶行知先生的自治自理、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及苏联心理学家科恩《自我论》等理论,为我们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构建了主干理论框架,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我们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实践和创新陶行知自治自理理论,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自我治理、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操作体系。

(二)研究方法:

   我们的实验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文献分析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力量为学校德育部门、团委、学生会以及一批骨干班主任教师,采取边学习、边培训,边研讨、边实施,边总结、边推广的方式和总体设计、分项实施、系统研究的策略及步骤。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引领下,通过班集体建设、学生社团等多方面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发展学生自治自理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评价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创建具有玉中特色的学生自我治理、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策略体系。

(三)研究内容:

1)教师、学生关于学生在德育管理中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价值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2)促进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一般策略研究与具体策略研究

3)在寄宿生管理中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4)在班集体建设中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5)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如何渗透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

6)在学校、班集体主题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玉中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科学界定“自治自理能力”的内涵,构建完整的可供操作评估的“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

2)优化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操作策略和教育模式;

3)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德育工作机制,有效促进本校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和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措施及实施:

(一)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059月)

    为了便于开展研究工作和研究实效,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课题组进行了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课题可行性分析。尤其是课题组在学校德育分管校长、德育处等部门的具体领导下,明确了研究内容,确定了研究方法,并制订了研究方案。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59月——200810月)

 1、研究任务:

确定各项研究机制(包括①定期理论学习辅导制;②定期研讨制;③阶段反思总结制;④定期培训制;⑤定期成果评价制);

进行三项研究内容的探索(包括寄宿生管理、班集体建设、学生社团);

教师课题研究的定期培训;

组织阶段汇报,接受定期评估;

适时组织有效材料的积累。

2、课题研究过程:

1)深化了对课题的界定:

    针对当前我校实行全寄宿制管理制度,学生全天候生活在学校、学习在学校的客观实际,在缺乏优越的家庭条件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在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前提下,唤醒学生的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从而为以后升入高校和踏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认为学生自治自理是指在学校的组织和支持下,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全体学生创造多种条件、预设各种机会,以学生应该负责的事由为限,在学校范围内,使学生自我组织起来,养成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进而为“成功人生奠基”。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觉与自律,这一切莫不是从自我责任意识、实现意识的形成开始的。

2)选择切合学校实际的研究方向,确立了子课题

子课题:

①在寄宿生管理中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②在班集体建设中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③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课题研究进展: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作为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从需要层次理论出发,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他们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以及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和自我自治自理能力的发挥,一切都将是空谈。因此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把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在寄宿生管理、班集体建设及社团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身影。

在寄宿生管理方面,学校舍务办管理人员稀缺,要负责一千多位学生的日常生活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舍务管理中来,发挥他们的自治自理能力就是必然的选择。每学期初,学校舍务办就积极发动学生成立学生自我管理的相应组织,由他们负责各项检查、督导和评比工作。晚上有学生就寝督查小组分工负责,早操时有专门的检查小组负责,还有专门的小组负责寝舍文化的建设和检查评比。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治能力的体现,学校一千多人的寄宿生管理井然有序,为他们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使学校的舍务管理水平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学生社团活动方面,学校针对学生全天候在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一方面锻炼及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缓解学生因长时间的学习所造成的疲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学校组织了行知学院学生师陶班、心理社团、知向棋社等等学生社团,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此外在活动中学生得到了积极的休息和调整,非但没有影响他们的学业,反而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在班集体建设中,学校各级主管部门积极创设条件,课题组成员积极投入到研究中来,并将研究的点滴收获与体会进一步运用到再实践中去,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资质自理能力的实践策略。鼓励学生参与到自修课、夜自修、德育校本课程活动中来,并结合学校开展的校园艺术节等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活动展示青春的活力与风采。在市区组织的一些活动和竞赛中,我校的学生先后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事实证明,只要能够尊重我们的学生,唤醒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意识,进而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激励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创造精神,他们完全能够成就未来,同时这也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欣喜。

在06年、07年的高考中,我校的学生发挥了巨大的潜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既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光荣。2007年9月22日,我校高琳珠同学作为无锡市两名学生代表之一,出席了江苏省第八届学生联合大会。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学生们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意识的觉醒,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念,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始终,尽最大的努力,开创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创建我校的德育工作新机制和新特色。

(3)研究中遵循的原则:

为了确保研究有收获和有实效,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注重:

 ①巧组织——多元化灵活分组、根据需要组建各种学生小组及每个成员的任务。

 ②重能力——个体及团体独立开展各项工作的能力。

 ③抓关键——展示学生个体及团体活动的重要环节,突出重点。

④善调控——针对各个组织的具体工作进行适度调控,让学生的自主管理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4)构建学生自治自理团队,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针对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向,提出在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中必须突出“五性”:

全体性:动用各种方式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智力、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地位。

差异性: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第一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不均衡性,让学生的能力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同起点上获得充分发展。第二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不苛求学生,而是尽可能开发每个人的潜能,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发展个性。

合作性:在表达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学会合作,促进学生彼此关注、倾听和主动互助,努力构建学生自我合作、自治自理的模范团队。

成功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促进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体验成功,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能力的发展。

反思性:反思是提升学生个体素养的有效策略。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治自理能力。

5)实施激励性评价,力求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通过评价引导和激励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建构能力。实施激励性评论可以激起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驱力,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去追求成功。在实施激励性评价中注意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情知结合。在评价内容方面既评价学生的组织能力,也评价学生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在评价的方式上注重过程评价、定性评价等。

   为此我们提出并遵循了了以下的评价原则:

激励为主的原则,在活动中不吝惜对学生的积极反馈,运用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学会用正强化,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如表扬奖励,以表示对学生自我组织能力和方式的初步认可和肯定,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各种自主活动的积极性。

发展为先的原则,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尽量了解学生,对学生能力的发展状况做出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

因人而异的原则,不用统一不变的尺度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从每个学生的特长出发,关注每个人的努力程度,要求学生自我前后比较,从而激励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持续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使评价成为学生主体意识形成、自主建构能力提高、促进自我完善的活动,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承担责任,并努力改进自己的能力。使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五.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我们从理论上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的有了一个清楚地认识,增强了课题研究的意识,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自觉性,初步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与策略,找到了适合学生自治自理能力提高和发展的途径,总结出了一套行动研究的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体性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及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课题研究成果:

    1、成员荣誉方面: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课题组的教师能够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研究,他们敬业、求实、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们感动,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了所在学校领导的一致认可,获得了较高的荣誉。如吴剑萍副校长、朱永康副主任先后被评为省、市2006年度学陶先进个人;薛云霞副校长被评为玉祁镇“三八”红旗手;学校被评为无锡市05年学陶先进集体,在中陶会中学教育专委会05年组织的教育实践成果奖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先进集体,学校教工团支部、陈宇峰等多名教师被市陶研会评为首批“行知式青年教师集体”和“行知式青年教师”。

    2、论文发表方面: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手段。我们在课题研究中,不断鼓励教师进行论文写作,把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及时进行整理和记录,形成文字。学校学陶师陶研陶的经验在区、市、省多次作过介绍,还有专题文章在《无锡日报》、《成才导报》、《创新与发展》等报刊书籍上发表。朱永康老师的《浅谈“小先生”在高中物理探究实验中的作用》;张国栋老师的《送你一轮明月》;吴剑萍老师的《实践陶行知思想,办人民满意学校》;陈桂芳老师的《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重建课堂师生互动》;李良老师的《学生满意,我们才能问心无愧》等一批文章先后获奖,以及谢敏、梁俊等多位老师在中陶会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奖。这些都是课题组教师及时反思、不断探索的最好见证。

六.研究反思

     在持续两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凝聚着课题组所有成员的心血。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课题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教师素质发展不均。在课题组成员中,大多数的教师能积极进行课题研究,主动寻求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新模式,不断用课程改革“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积极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但也有一些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在课题研究中常处于被动的地位,科研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

2、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还跟不上研究实践的需要,影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并加强理论学习,重视现代教育理论的普及与运用,从而使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题研究中来。

3、子课题研究进度不一。在总课题的指引下,我们先后成立3个相关的子课题进行研究。在这些子课题的研究中,个别子课题的研究状况与进度相对落后,这与子课题成员的个人思想意识和主观努力有关,也与子课题人员的搭配有着一定的关系。

4、课题研究方向过窄。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课题研究的重点和主要方向不能很好的把握,导致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关注不够,存在着包办代替的现象。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在研究活动中促进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发展的策略和方法还缺少一定的有效办法,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提升。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针对以上课题研究中的一些现状,提出今后课题研究的大致设想:

1、积极发展课题组成员的素质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更为积极主动地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全体课题组成员能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来,通过自身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促进教师思想深层次地转变,变被动为主动,促使课题研究朝着积极主动的方向健康发展。

2、积极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要在原有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带领课题组成员对自己的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自己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适当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使自己子课题的研究目标更加明朗化,充分认识进行子课题研究的意图和目标,从而为课题研究的再深入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努力提升学生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意识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将对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的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寻求并突破制约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发展学生的自我建构、自我实现的能力,对课题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课题研究的基础做起,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努力建构我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新模式和新机制,着力整体提升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成功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困难总是难免的,挑战就意味着应战,我们没有理由退缩。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变压力为动力,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坚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致力于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我们就一定能更好地培养社会与时代发展所需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