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母难作吗

 O字路口 2010-10-15

继母难作吗

标签:明朝  杨继盛  继母  美国总统  林肯  母爱  
分类:个案分析
 


在明朝有一个官员叫杨继盛,他以死谏奸臣严嵩而闻名于世。所谓死谏,就是以死相谏,再进一步说,就是一旦打不倒你,我也
必死。于是,他在写好奏折后,三天斋戒,也就是做好了死的准备。

果然,奏折送上去后他就被关入兆狱,一年后被处死。

有人评价他是位勇士,也有人说他是二杆子,因为他明知不可为却为之,历来,我们的民族不缺乏这种义士。然而,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希望你的儿子将来成为他吗?

杨继盛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母亲早逝,父亲又娶了位妻子,这位继母对杨继盛非常不好,连念书都不行,后来在小杨继盛的一再争取下,才赢得了一个旁听的机会。可他非常用功,不久之后就考取了秀才,并在几年后考入翰林,成为边修,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院士”,那么他的前途是远大的,再奋斗几年,便有可能再往上爬,还有可能入阁。

可他偏偏视自己的远大前程于不顾,好不容易考取的功名,却非要去换取一个说法不可,这,又何苦呢?

其实在生活中,无论古今中外,都不乏这种人,按心理学的说法,一个人的性格,早在童年时就奠定了。那么杨继盛的性格呢?

在一个男孩子的认知当中,父亲就是权威,母亲就是生存的保障。那么,当母亲死后,杨继盛还活着吗?

是的,他这个人还活着,但他如果有林肯总统那样的命运,继母仍然对他非常好,那么他就极有可能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继母没有延续生母的爱,于是,给幼小的杨继盛留下一个经验:只有赶走继母,过去的美好家庭才能够回来。

明白了,只要赶走奸臣,国家才会强大。

另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子就是君臣(本质上相通),所以,要赶走奸臣(继母),必须通过父亲的认可,让父亲知道她有多坏,这,就是死谏。

 

刚才还提到林肯,他是全世界公认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因为,他解放了黑奴。

小林肯也幼年丧母(九岁),不同的是,他的继母把他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生活没有变化,教育方面,还优于生母。小林肯爱读书,可父亲不同意,父亲认为,只要干活就能够活着,读书是无用的,可继母在小林肯生日时为他买下一本他最想得到的书,还为他讲解《圣经》中那些博爱的故事,于是,小林肯终于从内心发出了一声亲切的呼唤:“妈妈,谢谢,我爱你!”

这是什么?是弱者得到爱之后的感恩,是坚信爱一定存在于世上的信条,是失去母亲之后的重生,是人人有权读书,有权得到爱的家庭经验。于是,他把这份经验延伸至长大成人——

当他看到南方的黑奴失去人权时,就像被父亲禁止读书一样,当他遇到挑战时,继母赋予的勇气也让他无所畏惧,他知道,儿子不可以没有母亲,就像黑奴一样有权得到关爱,人人平等,来自继母对他的教育,这种家庭变故,以及继母的伟大,使他即使感到国家变故时,也要延伸这种伟大。他解放的是黑奴,同时,也是延续着他自己的成长经历。

 

有人说,继母难作。上述两位伟人的故事,还让我们感觉得到这种“难作”吗?继母一亲拥有伟大的使命,而且,所谓的骨肉亲情,有时候并无法为一个人带来光鲜的未来,可母爱是永恒的,就算是继母,怎么了?一样能成就伟人,也一样能杀死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