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畲族与徐国的关系

 山川唐 2010-10-16

论畲族与徐国的关系

唐善纯(南京理工大学)

内容提要:在东方南方沿海汉语的方言中,有一个古越语底层,徐、取虑、宿预、舒、畲等组成的一个词族就是一个例子。它们的含义用汉语无法探明,在壮侗语中却能获得圆满的解释。

关键词   徐国 淮夷 徐偃王 虎方 取虑 宿预 群舒  

 

     在《百家姓》中,徐姓是一个大姓。追溯其来历,徐姓是以国名为姓,他们的祖先应是五帝之一的少昊。在夏禹时代,少昊的后裔大业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舜帝恩赐给他的儿子伯益姓赢。伯益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大廉,一个叫若木。夏后氏把徐地即山东中部、南部,郯城一带封给若木。这就是徐国的创始若木是徐姓氏族的第一代祖宗。山东泗水的汉舒村有徐国第五代国君徐豹墓。

到了商末,特别是周朝,徐国力量比较强盛,一直是周的抗衡者,所以周对徐频频征伐。徐国败退,南迁到现在的淮河、泗水交界处及洪泽湖沿岸泗洪、盱胎一带。西周早期以东夷概称东方诸部落与方国,淮夷包括其中。周公东征以后,今山东省境内的东夷一蹶不振,而淮夷却在淮河地区兴起,徐国是夷中一个较强大的诸侯国,被称为“徐戎”,并成为统辖淮、泗流域的东方盟主,曾多次联合淮夷反抗周王朝。《尚书·费誓》记载,“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 正义:“鲁侯伯禽於成王即政元年始就封於鲁,居曲阜之地。于时徐州之戎、淮浦之夷并起,为寇於鲁,东郊之门不敢开辟。鲁侯时为方伯,率诸侯征之,至费地而誓戒士众。史录其誓辞,作《费誓》。” 

西周的中后期,徐偃王执政,国力不断增强,来朝贡者日益增多。《博物志》提到:“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之间,得朱弓矢,以得天瑞,自称徐偃王。江淮诸侯,从者三十六国。周王闻之,遣使至楚,令伐之。偃王爱民不斗,遂为楚败。”当时徐国“地方五百里”,范围涉及到淮河、泗水流域的苏、鲁、豫、皖的部分地区。徐偃王无视宗周的规定,首先“僭越”称王,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当时,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围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在今泗洪县太平乡境内,废皇城遗址尚在。

周穆王时,犬戎活动频繁,穆王向西巡狩,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正在这时,他听到西南徐偃王叛乱的消息,立刻命造父(赵的祖先)驾车,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赶快回来,举兵讨伐。徐偃王行仁义,不忍心杀其民,公元前963年便弃国北走,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随迁的百姓数万。所谓的武原县东山即在今天邳州西北,东山后来被称为徐山。由于徐偃王的仁义备受称赞,周在击败徐偃王后,又封徐偃王的次子宝宗于彭城,继续治理徐国。邳州梁王城(含九女墩、鹅鸭城等遗址),出土19枚宫廷器乐青铜编钟,并镌刻徐王子孙永保之用铭文。可以确定此处为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古徐国后期都城。

春秋时,徐国再度南迁到淮南、江北苏皖接壤的淮泗地区。那时徐国已经国力弱小,夹在大国之间,小心翼翼生活。

有学者指出,甲骨文、金文等皆无徐字,它们的本字都是“余”(董楚平《涂山氏后裔考》)。到西周金文中,始写作“徐”,但读若“涂”。《山海经·海内南经》:“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郝懿行注:《太平御览》六三九卷作‘孟余’或‘孟徐’。秦嘉谟辑补《世本》于“徐”姓下注:“《氏族略》四引《国语》作‘余’”。余、涂、徐本是同源字。

李修松在《徐夷迁徙考》一文中考证说,涂山氏”即后来的徐夷,涂山为徐人崇拜的祖山。徐夷的始祖为夏代的皋陶,即涂山氏的首领;而皋陶是少昊氏曾孙,被舜封于今山东曲阜,其后裔居淮北者以徐夷为主。笔者发现,《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淮水出馀山,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入海,淮浦北。” 秦代曾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北置取虑县,泗县东北置僮县。《史记·货殖列传》有“徐、僮、取虑,则清刻,矜己诺”的记载,说徐、僮、取虑三地风俗相同。李白凤认为“取虑”当是“徐”字之分读,故亦属徐(《东夷杂考》)。与此相关的是东晋义熙中在江苏宿迁设置的宿预县,当亦是的缓读。

郭沫若首倡徐是甲骨文中的虎方,虎方是商代淮河流域的一个方国。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说:“虎方亦见于卜辞,此属南国,当即徐方,徐、虎一音之转。”他举周成王时器《中方鼎》铭文为证:“佳王令南宫伐反虎方之年,王令中先省南国。”此说得到李白凤、李世源的赞同。李白凤说:“徐夷在商代亦称为虎方,郭沫若以为‘徐、虎一音之转’甚确。但郭氏说得太笼统,我以为‘虎’是其本称,而‘徐’则是周人对他的讹称”(《东夷杂考》);李世源在《古徐国小史》中重复了郭沫若、李白凤的意见后指出:“虎方即徐方似已定论。”但蒋赞初在给《古徐国小史》作序时却说:“作者论证的‘虎方’ 即‘徐方’说,徐夷、淮夷联盟说,以及徐的疆域与国都等等,均颇有创见,但未必即是定论”。

蒋赞初的谨慎态度是有道理的。首先,虎方是否使用汉语是值得怀疑的,《说文》:“虎,山兽之君。”虎字是象形字,在甲骨文、金文中,都象巨口利齿、纹身长尾之兽。关于虎的本义,《本草纲目》曰“虎,象其声也”,认为“虎”的读音来源于虎啸时发出的声音。楚人却谓虎为“乌菟”,而不是“虎”;郭沫若以虎方属南国,断虎方当即徐方。但从《左传·定公四年》“分鲁公以殷民六族,条氏、徐氏……”来看,徐氏在商末即留居于鲁,而鲁并非“南国”;江淮诸侯,从者三十六国”,南国并非只有“虎方”或“徐方”,焉知跟从徐国反周的三十六国中,就没有一个叫虎方”的?吴其昌认为,《中方鼎》中的“反虎方”即“反荆方”,因崇虎的巴人是荆地最大之土著,“荆”与“虎方”可以相代(《金文历朔疏证》)。

1989年,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出土了青铜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139件。大洋洲遗存是继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四川广汉三星堆之后商代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大发现,体现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赣江流域文明的有机融合,特别是其虎形装饰青铜器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学者们主张此即虎方文化。但从甲骨文中 “虎方其涉河”、“令望乘众舆途虎方” 记载来看,虎方是商的近邻,不可能远至今江西中部。《方言》卷八:“虎,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或谓之乌菟。”笔者认为,“虎方”当即今之江苏省“盱眙”,“盱眙”秦代作“盱台”,西汉始改“盱眙”。以上古音读之,“盱台”、“盱眙”同音,都是“乌菟”的译音。故由此推论,甲骨文中记载的“虎方”在今盱眙一带。传世的商周青铜器《鱼父乙鼎》有一图案,上部为“余”,下部为反向的两虎。其潜在的信息可能正是徐对虎方的支配地位。如果是这样,则说明此时的“虎方”已被“徐方”所取代。结合大洋洲遗址的发现,可以设想,虎方”被“徐方”取代后,远迁到赣江流域去了。

 徐”字的本义是什么呢?过去对徐人为什么被称为“徐戎”,一直缺乏合理的解释,现在看来是由于大禹与涂山氏”结合的结果。大禹曾被称为“戎禹”;而在阿尔泰语中,盐的读音与古越语近似。比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tuz(盐),乌孜别克语t?z(盐),蒙古语dabs(盐),锡伯语davsun/dabsun(盐),女真语dab-sun(盐),朝鲜语sokum(盐)。这与越人称盐曰“馀”正好对应。一般地说,东夷近海,海中产盐,阿尔泰语中盐的读音是从古越语中借用过去的。这种借用,可能是通过夏人与越人的联姻实现的。

畲族自称活聂h?²²ne?³,意思是山人。目前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省。195612月畲族作为单一民族被确认。畲族人以经营山地作物为主,如毛竹、茶叶、靛青、杉木之类。数年一迁,不在一地久居,与安土重迁的汉族不同。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部分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接近于瑶族布努语的炯奈话,居住于广东省博罗、增城、海丰等地约1000余人使用这种语言;另一部分畲语是古畲语与当地汉语方言,特别是客家方言的融合,居住于闽东、浙南、粤东、赣东、皖南广大地区的畲族使用这种语言。据悉,台港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有畲族约10万人。

字作为族称,始于宋代,如南宋莆田人刘克庄《漳州谕畲》、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等文中已言及。《漳州谕畲》一文提到漳州、汀州、潮州、梅州和赣州是畲民的聚居地。福建畲族在宋元时期是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元代,他们占据了漳州、汀州的大部分区域,动辄掀起几千万人的大起义,元廷为镇压汀漳畲族起义,曾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至迟在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以广东省潮州凤凰山为中心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广阔的空间已有比较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他们就是畲族先民。汉文献称之为南蛮峒蛮峒僚百越山越等。两宋时期,福建闽越人已大都溶入汉民族之中,成为汉民族的重要来源。在汉越族群互动中,旧的族称消失,新的族称出现,福建已出现畲族和疍族两个新民族。关于福建的畲族,一般认为来源于广东省潮州凤凰山,但也有人认为,畲族可能是由闽越人演变而来傅衣凌《福建畲姓考》云:在福建特种部族中,畲与蜒(疍)实推巨擘,此两族其先盖同出于越…,以其有居山、居水之异,爰分为二,实则为一也。

  畲”字汉意是“刀耕火种”,光绪《龙泉县志》曰:“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有人认为,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农耕方式的缘故,畲族才被称为“畲”。但我们也可以提出反证:正因为畲族刀耕火种,所以畲”这个族称字,才被引申为“刀耕火种”的意思。

畲”又写作“畬”,这个词跟舒、徐、涂很接近,看来是个音译词,在古越语中,是“盐”的意思。吕思勉说,舒畲同音,犹茶荼本一字,今之畲民,或古之群舒(《中国民族史》)。在苗瑶语族中,“盐”的读音分别为?i³(黔东苗语)、d??³?(湘西苗语)、dzau³(勉瑶语)、dza³(标敏瑶语)、tsa³(畲语莲花方言)、tsa³(畲语罗浮方言),与古越语“盐”的读音极为近似畲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很有可能,畲族就是古代的“涂山氏”,后来写作“

徐中舒遗稿《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指出:《书·大传》奄君蒲姑谓禄父曰,蒲姑,《史记》及《大传》均作薄姑,蒲、薄字形同,双声通用,蒲姑为国名,故亦可名其君。奄为蒲姑之都,故蒲姑亦称徐奄。《逸周书·作雒篇》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徐奄并称,又见《左传》。《在传》昭元年,赵盂数四代之叛国曰:虞有三苗 ,夏有观扈,商有邳,周有徐奄。徐即奄也。单言之则曰徐,曰奄,累言之则曰徐奄。《世本》奄嬴姓,徐奄并嬴姓,不当以为二国。徐迁于奄,遂以奄为国名,犹之商迁于殷,遂以殷为国名也。徐奄并称,犹之殷商并称也。《孟子· 滕文公下》周公相武王伐奄,三年讨其君。此称奄而不称徐者,单言之也。周公东征,徐奄而外,其余小国尚多,皆徐奄之族也。《逸周书·作雒篇》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徐,嬴姓,《汉志》作盈,嬴、盈通用。徐称夷,东夷、九夷亦嬴姓之属。此诸嬴皆微,故徐奄之名独著也。

 所属诸部落称群舒。《左传·文公十二年》杜注:群舒,偃姓,舒庸、舒鸠之属。孔疏引《世本》云: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以其非一,故言属以包之。此外属偃姓者,还有英氏(今安徽金寨、霍山间)、皖、六(今安徽六安北)、舒(今安徽庐江西)、宗(今安徽舒城、庐江间)、巢等。殷周之际,管、蔡与武庚同时叛乱,今山东泰山到沿海一带的东夷部落纷纷响应。其中有熊、盈、徐、奄诸姓。周公东征,灭国五十,徐人四处逃亡,有的向江淮流域逃,在今安徽庐江舒城之间的称舒,其部落繁多,有舒蓼(今安徽霍丘、河南固始间)、舒庸(今安徽霍山、桐城)、舒鸠(今安徽舒城境)、舒龙、舒鲍、舒龚等,总称为群舒。《世本》中的《氏姓篇》记载: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舒蓼,偃姓,皋陶之后。认为群舒皆为皋陶之后,姓为偃。

徐旭生提出:“‘二字,古不只同音,实即一字。群舒就是群徐群舒的小部落全是从徐方分出来的支部《说文》云:“余,舍之省”,与舒“从舍”正合。“予”,可能就是从“邑”之误。以郜、郑、……诸字例之,其本字从邑。今出土彝器,凡徐字,皆从邑。经典作徐者,乃讹变之体。《春秋经》僖公三年,“徐人伐舒”,《玉篇》引作“徐人伐徐”,则是舒作徐之证。此舒之本字,从邑不从予。但是我们不能读作“徐人伐徐”,只能是说徐已分为二族,即徐和舒了。旧说徐,嬴姓:舒,偃姓。赢、偃,一声之转,也可证明其为同族的分化。《春秋·昭公十二年》楚子伐徐,《史记·诸侯年表》作“楚伐舒”,又昭公三十年吴灭徐,《史记·吴世家》谓阖闾三年拔舒,又《左传·哀公十四年》陈恒执公于舒州,《史记·齐世家》舒作徐,舒、徐通用。古从邑诸字,其偏旁邑多属后增者。徐、舒二字,本皆从邑,其偏旁、予,古亦不当有。《易》困九四来徐徐,《释文》:子夏作荼荼,王肃作余余,茶即余之繁文。

西周时期,他们被称为东南夷或者东国、南国。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西周及齐、晋等国的反抗斗争。文献记载缺略,但《鲁颂·闽宫》里还提到“荆舒是惩”的话,铜器中如《小臣》、《班》、《善鼎》都有关于征伐东南夷的记载。《鲁颂》以荆舒并称,可见他们尚相距不远。后来荆楚更向西南迁徙。周昭王“南征不复”,死于汉水,也与征伐徐楚有关。当时的战线由长江下游延伸到了汉、淮流域。齐桓公称霸时,江南楚国也逐渐强大,楚穆王、楚庄王时,它的势力已经伸入江淮流域。《春秋·僖公三年》记载:“徐人取舒”。徐所以伐其同族,正说明徐有兼并群舒而成为大国的企图。据它书记载,这时朝见徐国者有三十六国,所以徐旭生认为徐偃王应在此时,而不应在西周穆王时。

《左传·鲁僖公五年》载:“楚斗谷于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弦子侍之而不事楚,又不设备,故亡”。齐为了防范楚的东侵,显然有拉拢徐、舒等国及散布于河南东部的小国的企图,因而徐、舒就成为齐、楚争夺的对象。弦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北,息县南。它灭亡的原因是它依赖齐国并跟江(嬴姓,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有故江城)、黄(嬴姓,今河南光县西)、道(今河南确山县)、柏(今河南舞阳县有柏亭)等小国有婚姻关系,而不防备。楚之灭弦,则是楚、齐争霸的结果。

周代后期中原战争频发,原在淮河流域一带活动的徐,受政治、军事协迫而失败。自弦被灭之后,江、黄等国都被楚灭掉。后来楚国又灭六(今安徽六安)、蓼(今安徽霍邱县)。这样已经逼近了群舒的范围。公元前615年,群舒叛楚。次年,楚伐群舒,灭之。当楚国的势力正向江淮流域发展时,长江下游吴、越相继兴起。前549年,吴召舒鸠人,煽动它们叛楚。楚责备舒鸠人,舒鸠人遂与楚结盟。不久,吴又来救,楚大败吴,并灭舒鸠(今安徽舒城县)。在吴楚争夺群舒的斗争中,徐都没有参与,它只能自保而已。

徐、舒是春秋时期江淮之间的小国,南北接通的枢纽。它在沟通南北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族属上看,它应是三苗之一部,即后来之畲族。费孝通曾引述潘光旦的意见说,从徐、舒、畲一系列的地名和族名中推想出一条民族迁移的路线,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东夷中靠西南的一支的族名就是徐。他们生活在黄河和淮河之间。从这一时期的文献中可以看到这块地区居民被称作舒。畲字和徐是同音,徐人和舒人可能即是畲人的先人。他又以瑶畲都有盘瓠传说,这个传说联系到了徐偃王的记载,认为瑶人《过山榜》有它的历史根据,只是后来加以神话化罢了。这一批人后来向长江流域移动,进入南岭山脉的那一部分可能就是瑶,而从南岭山脉向东,在江西、福建、浙江的山区里和汉族结合的那一部分可能是畲。另外有一部分曾定居在洞庭湖一带,后来进入湘西和贵州的可能就是苗(《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畲族与徐国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都以犬为图腾。畲族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称始祖为盘瓠。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40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代代相传,称为“祖图”。畲族民间还有“高皇歌”,记述盘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畲族每年还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悬挂祖图,是早期原始社会中图腾崇拜的残迹。这些在徐偃王故事中已见端倪。《史记·赵世家》正义引《博物志》云:“徐君宮人娠,生卵,以为不祥,弃於水滨。孤独母有犬名鹄仓,衔所弃卵以归,覆煖之,遂成小儿,生偃王。故宮人闻之,更收养之。及长,袭为徐君。后鹄仓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黃龙也。鹄仓或名后仓也。”。刘成国《徐州地理志》云:“徐偃王之异言,徐君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于水滨。孤独母有犬,名曰鹄仓,猎于水侧,得弃卵,衔以来归,孤独母以为异,覆暖之,遂成儿,生时偃,故以为名。徐君宫中闻之,乃更录取,长而仁智,袭君徐国。后鹄仓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偃王葬之徐中,今见有狗垄焉。”

徐国传说中的“鹄仓”或“后仓”,就是畲族始祖盘瓠。

 

作者简介:唐善纯(1944-),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出版过《中国的神秘文化》、《华夏探秘》等学术专著,曾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本文为其新作《语言学视野里的古代中国》之一部分。遗憾的是,网络页面在显示国际音标时,会出现乱码。这个问题将待此书正式出版时解决。

通讯地址:210017  南京市建邺区云河湾花园5幢二单元12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