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及预防

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及预防 我顶

中学生离家出走,是各学校及家长最为担心的事情,虽然中学生离家出走一般在外时间不长,找回来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却也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个别的还会变坏,给家长增加烦恼,给学校带来教育的困难,给社会增添不安定因素。如果能对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加以正确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是可以防止或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的。

  一、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

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多而复杂,由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逃避惩罚。青少年自尊心很强,最怕在同学面前丢面子,“掉价”。有的学生一旦在校犯了错误,如果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方法不当,学生害怕学校处分又不敢告诉家长,当精神压力超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时,便会产生离家出走,到外边暂避风头的行为。有的老师当众打骂、侮辱学生,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羞辱感,觉得无脸见人,也会导致离家出走行为的发生。

  (2)赌气逞能。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成人感增强,他们愿意用自己的行为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能力也有本领管理自己,不愿听家长和老师喋喋不休的唠叨,尤其不愿意别人当面挖苦自己,赌气到外面闯荡,梦想有一天混出个样子来给家长或给周围的人看,想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耐。

  (3)寻师求艺。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还很差,他们往往良莠不分,不健康的东西最容易感染他们,使他们执迷不悟,做出许多蠢事来。有的中学生由于受某些电影、电视或武侠小说的影响,一心想学武练功,于是离家出走,外出寻师求艺。

  (4)哥儿们义气。中学生最容易讲义气,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宁肯不服从父母和老师,也不愿违背伙伴的意见。有的学生本人并不想离家出走,可是好朋友犯错误要出走,为了表示够朋友义气,也就陪着走一遭。

  (5)厌学寻乐。有些学生自制能力很差,又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厌烦读书,学不会也不想学,有时便几个人一起出走,到处游山玩水瞎逛一圈。这样的学生,多半是基础差,年龄大,家里有钱,家长管教不力,本人胆大。

  (6)威胁家长。有的学生由于某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对家长逼迫学习过紧而产生反感;有的对教师批评不满,对老师有意见,为了恐吓或威胁家长和老师而出走。有的学生直接跟家长讲:“你在老是批评我,我就出走”以此威胁家长。有的学生并不真正出走,只是在同学家住几天,制造一种紧张气氛,使家长和老师屈服。

  (7)消极逃避。有的学生在家得不到家长的关心爱护,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得不到同学的信任,便会产生悲观情绪,产生消极逃避的思想而离家出走。

  (8)厌恶家庭。家庭不合,父母争吵、分居、离婚会使孩子感到难堪、屈辱和痛苦,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他们为了弥补在家庭中失去的温暖,解除心中的烦闷,满足内心的需要就会到相似环境的同伴中去寻求温暖和爱。他们有共同的心理、共同的感受、共同的语言,他们常会在一起计划离家出走独立生活来改善处境,他们在这种心理的触动下,在某件不顺心的事件的触发下就会离家出走,以摆脱不利环境。

  二、怎样预防中学生离家出走

  尽管离家出走的学生是极少数,可是影响却很大,而且有增加的趋势。学校、家长、教师都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预防学生出走事件的发生。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关爱每一个学生

  学校或教师教育方法不当是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之一。如果一个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态度生硬,方法简单粗暴,对学生讽刺挖苦,或者赶出教室、停课检查,或者打骂学生,或者借助家长的威力来慑服学生,强制转学或退学……这些做法都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老师的不满和不信任。对于年幼、缺乏生活经验、在家得不到温暖、在学校受到歧视的初中生来说,是很难承受这样的压力的,摆脱这种环境是这类孩子普遍的心理要求,采取离家出走的行动即是他们对环境的反抗。

  每位教师都应转变观念,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主动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心理医生。马克思说:“爱就是阳光”。教师对学生要有深切的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关心体贴,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全面分析,耐心说服,融化他们心中的冰霜,这样就会让那些在家庭中缺乏温暖的学生产生温暖,就会将学生吸引到教师周围,教师的教育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家长要转变家教观念,关注孩子的心灵

  家长要给孩子创设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而且也是最长久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子女性格、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不良,家教方法简单粗暴也是学生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之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和谐协调是幸福的象征,抚育子女是父母的义务,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应互敬互爱互助互谅。家长要关心子女的内心世界,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只有父母深切的爱,才能使孩子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优良个性得以形成。夫妻争吵、分居、离异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每个家长都应慎重对待这个问题,即使无法生活在一起,也要安排好子女的生活,决不能放弃教育,更不能迁怒于子女身上。

  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重要作用,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做好对子女的教育工作,首先家长本身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要懂得怎样才是爱子女,怎样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怎样才是严格要求等等。打骂子女、强制子女服从自己的意志都会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都会让孩子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而产生离家出走的念头。

  学校要承担起指导培训家长的义务,教师要有计划地家访。学校不仅有教育学生的责任,还有培训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家教的义务,学校应该重视家长学校的工作,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开发家长资源中的作用,让每位家长都学会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家校形成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还要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家访,教师的家访是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是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家访还要注意不要告状,家长要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不能施行“棍棒”教育。

  (三)教师、家长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没有兴趣,是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另一主要原因。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生活,其优劣又是决定他们在家庭和学校的地位、受赏罚的重要条件。离家出走的学生往往学习不好,不仅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普遍厌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除了他们原来基础就较差以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激不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又由于中学课程的增多,学习成了他们沉重的负担。他们往往认为学习太苦了,是出力不讨好的差事,是招家长打骂、老师批评、同学看不起的根源。正如有的学生说的:“听又听不懂,坐在教室里真受罪,不如到外面玩几天,回来顶多被家长训一顿,反正学习不好也经常挨训。”因此,离家出走就成了他们逃避学习的一种手段。家长、教师都应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家长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要求,不能勉强孩子或提出一些自己的孩子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学法指导,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厌学变乐学,教师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帮助学生补齐知识的欠缺,逐步提高成绩,树立起学好功课的信心。学校还应努力丰富校园生活,搞好课外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个学生在学校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天地,使他们感到学校可亲可爱,让学校产生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学生不愿意离开学校这个集体。

  四、要努力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

  让学生正确理解家长、老师的意图,明白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期望,运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遇事冷静思考,不要义气用事等。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正确处理问题,预防离家出走这类事件的发生。

对学生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家应该携起手来,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