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生家庭教育研究报告

 昵称936669 2011-12-21

中学生家庭教育研究报告

1 中学生家庭教育研究报告
 
     问题的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就把目光投向了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大家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在新世纪的地位和价值,研究21世纪对本国家庭教育的挑战。我国政府与教育理论界对此也十分关注,研究并强调指出,新世纪的家庭教育应注重为孩子创设宽松、民主、和 谐的家庭氛围,教会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自从1980年我国正式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中国家庭正在由“多子女家庭”向“独生子女家庭”转变。到1995年,中国独生子女增至5400万,在2.7亿个家庭中,有20%为独生子女家庭。由于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许多年轻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愈加强烈,他们不惜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特别是到中学阶段更是如此。迫切希望学生能考上一所重点中学,直至考上一个好大学,然而却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这又以思想教育的削弱最为突出。这种只注重“一半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没有责任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承受挫折的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缺乏与别人交往的技巧,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不懂得与他人分享;对别人缺乏同情心;任性;胆小、退缩、缺乏自信心等等。到中学阶段又主要表现有:自私、虚荣、嫉妒心强、迷恋网络、出走、心理封闭、迷恋武侠或言情小说、早恋、逆反心理严重、自卑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家庭教育研究,特别是德育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意义:家庭教育是我们生活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现代家庭与家庭教育,随着现代社会变迁,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家庭德育又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庭德育研究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从社会性来看,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和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最微小的细胞。家庭,既是个人最早接触的社会化单位,也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石。中学生是成人的前期,不久的将来他们将走向社会,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个人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的高低将决定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的发展进步。

     从现实来看,对中学生来说,中学阶段是身心发育发生较大变化,思想处于转型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的重要时期。家庭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将起到重要作用,且这种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因此,很有必要对家庭教育进行研究,特别是德育方面的研究,从而给学校教育以启发和辅助,互相帮助,相互协调,共同培养他们成人成材。
研究方案:

⑴调查学生:作为中学生,他们是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的,他们也认识到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指导。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学生都是受教育的主体。家长或者是教育工作者,都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心理状况,了解他们需求。了解他们需要指导的方面,这样才能使教育有的放矢。

⑵调查家长:通过对家长的调查,了解家长在对学生的教育时的方法和措施;了解他们成功的教育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增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补性。调查方式:个别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

⑶查阅资料:通过资料的查阅,了解目前家庭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指导我们的研究。

⑷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阶段主要是研究家庭德育的规律;原则;内容;方法。中学生家庭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⑸信息反馈与阶段小结: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在后一阶段,加以补充和完善。

⑹总结报告:在经过前面的过程后,对研究的成果形成总结报告。

  家庭德育的策略: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有着自身的规律、原则、内容和方法。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规律。

中学生家庭教育研究报告2

  中学生也是未成人的人。中学生的问题,大多数也是中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主要还得由作为家长的成人来帮助解决。家长的职责,就是解决中学生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解决中学生的问题呢?为此,做家长的常常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殊不知,寻求方法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解决中学生的问题,也应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规律。

    ⑴发现问题。对中学生的问题,同样要及时发现,若不及时发现,小问题可能会变成大问题,小错会酿成大错。对中学生第一次流露出不良思想,第一次对异性好奇,第一次进游戏房,第一次对家长流露反感……做家长的如能敏锐地察觉到每一个“第一次”,后面的事情也许就好办多了。因为,纠正不良行为和培养良好习惯一样,“第一次”是关键。

    ⑵分析问题。分析中学生的问题,也要像医生治病,诊断准确,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产生在中学生身上的问题,原因大多不是单一的。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心灵和思想。其实,中学生的许多问题,往往可在家长身上或其他方面找到原因。俗语说的“有其子必有其父”。若一味追究学生的责任,往往会陷入与事无补的窘境。

    ⑶解决问题。问题的原因找准了,解决起来就能做到有针对性。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家庭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人人适用、一用就灵的绝招。因为,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家长的情况(身体、心理、个性、思维等)都是有差异的。即使是一种好方法,不同的家长用于不同的学生身上,至少也要做一点因人而异的变动才能奏效。

    1.处理好教育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原则。中学生的身心以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虽还未完全成熟,但他们已接近成年人,有了一定的思想和认识水平。因此,应该明确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家长是教育的客体。家庭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家长起主导作用,引导和帮助中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内在的动力,进一步完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完成德育赋予家长的任务。

    2.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性原则。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我们的孩子能否在明天的较量中取胜,取决于今天的教育。社会在发展进步,教育也在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观念都在发生变革,三者在中学生德育过程中的关系也在调整。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家庭作为孩子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又该如何与学校协调一致呢? 教育是培养人的。但有家长在培养方向及怎样培养上存在着一些误区。首先是教育观念上的误区:一些家长也以为作业做得越多,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越好,结果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其次是成才观念上的误区:将分数作为惟一的尺子衡量孩子的学业,把考上大学当作成才的惟一出路,这在中学阶段,学生家长都面临着升学压力而表现得更突出。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是教育孩子的主体,而家庭只是起“配合”学校教好孩子的作用。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不太懂得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认知规律,不注重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有的还不理解学校所采用的教育手段的意义,只是一味盲目地“望子成龙”。有的家长甚至连自身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常常把孩子往学校一扔了事,学校有什么“吩咐”就照做,认为这样就算当好了家长。事实上,教好孩子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家长应该认识到,家长也是教育的主体,这在德育方面更为突出。因此家庭德育要与学校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3.把握家庭德育适度原则。凡事都有一个度。所谓度,就是界限,就是限度,就是俗话所说的分寸。做每一件事,都必须遵循这件事情的规律。遵循了规律,做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才会成功;不遵循规律,无论做得过头还是不到位,不是画蛇添足就是吃力不讨好,都是好心办坏事,都不会如愿,只会适得其反。家庭德育这件事同样如此。为人父母者也应认真严格地把握住家庭德育的度。怎样才能把握家庭教育的度呢?有几点需要注意。
 
  教育目标不宜过高。目标是做一件事预期达到的标准。家长对学生教育的目标定得过高,学生做不到,家长在指导时恐怕也难胜任。目标过高,必然强人所难,强人所难必然产生逼迫与逆反的矛盾冲突,学生被逼肯定不高兴,家长也会把自己逼得焦躁不安,甚至发狂,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了!对学生的适度期望是必要的。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同样,揠苗助长也不会丰收。适度的家庭教育目标,一定是孩子跳一跳可以够得到的,也一定是家长自身的条件能胜任的。

   家长还应注意教养态度不宜过分,过严过溺都会有弊病;教育方法不宜过旧,一味地命令、灌输不利于亲子之间(教学之间)的沟通融洽,也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4.坚持实效性原则。教育要讲究实效,家庭德育也是如此。一味的说教,空洞的理论是难以有实效的。现在的中学生,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比较注重实际效果,所以,家庭德育既要有大道理,又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能让学生有实际感受,这样效果会好些。

5.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德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有着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只有按照有关的规律办事,取得实效才有可能。家庭德育有哪些“序”可以遵循呢?一是针对性,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不致对牛弹琴,隔靴搔痒。二是适切性,不要生搬硬套,枯燥说教。三是层次性。中学生也有年龄高低,根据认识能力的强弱,家庭德育内容有各不相同的侧面,因而家庭德育在各个时期要有不同的层次,切忌一刀切。四是持续性。人的认识总是由渐变到突变,呈螺旋形上升的走向,有时甚至会出现反复,企望毕其功于一役,想起来就进行,或时断时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零敲碎打,东一榔头西一棒,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形象性、多样性、随机性等等,也都是家庭德育所应当注意的“序”。

中学生家庭德育的内容

人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个家庭,就像有机体上的一个个的小细胞。把家庭比作社会的细胞,有两层主要含义。一是强调没有家庭就没有社会。因为任何有机体,如果没有组成它们的细胞,那么这个有机体就无生命可言了。所以,家庭虽然只是组成社会的最小的组织,但家庭却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组织。由于家庭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家庭德育的内容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为规范教育。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体现。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小学的延续,因此,行为规范教育是家庭德育的内容之一。

  2.个性品质教育。家庭教育更注重个性化。新世纪家庭教育以道德为核心,重在培养人的创造性,同时,更加关注中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强调生存交往能力是人获得成功的关键。中学生即将进入大学,走向社会,更要学会生存、共处和做人能力,其中,以培养做人能力为核心。

  3.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内涵为“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从传统来看,主要包括传统美德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而新世纪的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比,在体系、内容上都应有所突破,培养健康心理,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成为题中要义。

    家庭德育的方法


  1. 家庭环境熏陶法。家庭是社会的天然细胞,家庭环境是中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生活的家庭对他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心理上、思想上的或是在直接的学习上,家庭的环境对他们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效应。作为家长应该营造一个良好家庭育人环境,要求学生做到的家长更应该带头做到;家庭成员处于平等地位,家庭的重大决策也让学生参与……。这样就会产生一个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若对自己、对学生有两套不同的行为标准:晚上回家,学生必须做功课,而自己则以看电视、打麻将为主;孩子绝不可以撒谎、骂人,而自己则可以天马行空、出口成“脏”……。或是独断专行,学生在家庭仅处于服从,等待。然而,影响学生的不仅仅是父母直接对学生的谆谆教导,更重要的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和自然流露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通常,我们刻意地、有意识地要求、培养孩子的种种努力,会被自己不经意间的自我放纵而轻易抹去。因而,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人生态度所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是极其深刻而久远的。
 
  2.言传(教)与身教法。在家庭教育中,言传(言教)就是通过语言对子女进行教育。它是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言传(教)有很多具体的形式,如:聊天或谈心、说服孩子做某事、口头布置任务、同孩子通信、留言、立家规等。身教,就是家长为子女做出榜样和示范来教育孩子、带动孩子的教育方法。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做到,并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引导孩子。

 3.聆听与沟通法。言传(言教)时,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比学生了解的更多的事实,知道更多的道理,为了学生好嘛,理应说得多一些,家里变成了家长的“一言堂”,不管学生的感觉和想法。但当学生出现了问题时,则手足无措,老是问学生“你怎么啦?”“为什么不舒服?”"等问题。结果呢,家长抱怨学生不听话,学生埋怨家长不理解自己。 问题出在家长没有掌握聆听与沟通的技巧。

    积极聆听,所谓积极聆听,是由家长主动地反馈自己所听到的信息,让学生明白不仅家长听到了,而且真正理解了学生的谈话内容,所表达的真正意思。当学生向家长诉说自己遇到的困难或挫折时,家长要积极地聆听,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以此为契机,与学生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

  4. 鼓励(表扬)与惩罚(引导)法。中学生都是有了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这是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重视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是家庭教育的最重要的方法和前提。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坚持鼓励、正面教育为主,批评与惩罚为辅。坚持以鼓励、正面教育为主,就是要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特别是在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时,哪怕一点点,都应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应给予适当的奖励。正面引导,就是引导他们用积极向上的一面去克服其消极面,减少缺点和错误。对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要给予及时的、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完整的、正确的表扬应包括三个部分:(a)学生的行为、(b)家长的感受、(c)该行为对家长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一个完整的表述包含三个部分,(a)描述不可接受的行为或缺点;(b)表明家长的感受(c)学生的行为对家长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或是结果)。

    惩罚引导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不可滥用。它主要是当学生出现不良言行时运用。但这种方法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而是要把批评惩罚和教育引导相结合。同时,适度的惩罚也让学生明白失误的代价,这更能磨炼学生,增加对人生的认识。

 5.说服教育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帮助他们分辨是非,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认知。这种方法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更为适用。

 6.暗示提醒法。这种方法对预防中学生出现过错失误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往往通过暗示提醒,使他们对可能发生的失误有所预见,能起到教育作用。

 7.榜样影响法。就是用伟人的事迹或是身边成功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当然,家庭教育方法无穷,家庭教育也无定法,方法也无好坏、优劣之分,贵在得法、有效。


现代中学生存在的代表性问题的研究

    1、嫉妒心理
    心理学认为,嫉妒是一种不服、不悦、自惭与怨恨交织的复合情绪,它埋在心里折磨自身,表现出来贻害他人。工作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将他人的学习笔记扔掉、损坏他人的书籍、当他人考得比较好的成绩时讽刺挖苦等事实时有发生。因此,帮助克服嫉妒心理的同时,引导他们发展正向情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⑴提高认识嫉妒的危害,不做损人害己的蠢事。当他们第一次暴露出嫉妒他人现象的时候,要针对具体的现象帮助孩子分析这种心态的危害。如①对己来说,嫉妒憎恨别人又无法启齿,只会让自己在痛苦中煎熬。②对别人来说,被嫉妒者往往因挫折反而勇敢进取更显优秀。比如扔掉、损坏他人的书籍既不能提高自己的成绩也不能阻止别人进步,反倒让自己背上品德不好的思想包袱,可见嫉妒无损他人而折磨自己。③嫉妒是丑陋的。从近处说它破坏友谊。集体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正气多么令人愉快,而嫉妒者不顾同学之情,朋友之谊,为发泄憎恨而干损人不利己的蠢事,结果只能被集体嘲笑和孤立。从远处说,一旦道德堕落,干出伤天害理之事,还将受到社会谴责、法律惩处。

5 中学生家庭教育研究报告 
 
    ⑵教育他们胸怀开阔些,目光放远些,嫉妒就无处藏“心”。嫉妒的根源是自私,只想自己,不为他人或集体考虑。症结是胸襟狭窄,容不得他人好。因此,要让孩子躲开嫉妒毒果,要从帮她改正自私开始的,道理很简单,谁不想成功,谁不为自己的成功和优秀而高兴?而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怎么可能你一人处处都长,他人处处都短呢?说到底,矫正嫉妒心理,实际上就是抑制以自我为中心的奢欲。

    ⑶父母的爱和榜样是化解嫉妒的良药。当孩子嫉妒别人时,肯定是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嫉妒腐蚀了他的自信心。因此,医治嫉妒的良药是父母对他的爱。不吝惜对孩子的鼓励和称赞,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样,就不容易被别人的好运所打动,反而会自信地发展自己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爱,还能让孩子拥有难能可贵的品格―大度和热情。而大度和热情最终是对嫉妒最好的抵抗剂。

   ⑷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化嫉妒为进取。当一个人产生嫉妒时内心会隐隐作痛,憎恨情绪不能控制。所以要告诉孩子嫉妒心理是很痛苦的,心里憎恨别人,又无法说出真正原因,靠讽刺、背后说坏话来发泄,既不会减轻妒意又不能阻碍人家进步,不过是自欺欺人。易生嫉妒之人,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又无信心赶上别人。所以只要自信,就能化嫉妒为进取。另一方面要扬长避短,发扬自己的长处,当你看到他人优越而产生淡淡的酸楚时,只要想到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就能克服嫉妒,不断进取。这样有利于孩子消弱的嫉妒心理,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此外,父母把握孩子的嫉妒心,更要把握好自己可能流露的嫉妒心,当邻居搬了新居、当同事得到晋级等等,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嫉妒,这时,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自卑或对他人的讽刺、攻击是至关重要的。

    2、中学生离家出走的问题

   ⑴中学生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

   中学生究竟缘何离家出走?从总体上说,这是由于他们尚处身心未成熟期,无法正确对待挫折、无法正确把握自己、企图逃避过失责任或身心压力所致。它的发生,既有社会特别是家庭、学校等的外部影响,又有自身心理缺损、个性偏执、人格障碍等内部原因。具体归纳起来,主要原因如下。
    ①家庭溺爱。家庭溺爱极易使孩子形成自私自负性格,产生“唯我独尊”的畸形心理,非但有碍于独立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一旦遇上正常的挫折和失败,就难免心理失衡,行为偏激,以至离家出走。

    ②缺乏沟通。由于目前不少父母忙于工作,对学生的关怀大都局限于饮食起居,最多也只是带他们在外面逛上一圈。有的则习惯于以物质的给予或剥夺来体现所有褒奖和贬罚,特别是中学生在家时间短与父母沟通少,导致两代人之间冲突不断,形成所谓的“代沟”,这在离异或单亲家庭中表现得更为严重。

    ③过度体罚。体罚是相对于溺爱的另一个极端。很多父母的头脑中“打是亲骂是爱”、“棒打出孝子”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体罚是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惩罚手段,学生一有过失,动辄责骂,惯于动手。

    ④人际关系失常。中学生由于升学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同学之间竟争激烈,易产生心理焦虑和心理抑郁,表现为孤僻、不合群或一定程度的攻击欲。若在家庭和学校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引导和疏解,也会有诱发离家出走的可能。 `

    ⑤传媒影响。由于电视、录像、光碟、报刊等媒体不健康内容的误导和污染,也使得未成年人产生对所谓“自由自在”生活的畸形追求心理,从而产生出走冒险的念头。

    ⑥他人唆使。如今,由于未成年人接触社会的渠道正在增多,一些不法之徒诱导教唆孩子离家出走的案件屡有发生。除了以前的“交笔友”、“介绍工作”为名进行欺骗之外,利用电脑网络唆使孩子离家出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⑵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老师。可以这么说,遏制中学生离家出走,不让中学生成为离家的孤雁,最重要的环节正是父母。作为父母,在平常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特别是当你发现若干苗头,必须有效地防止他们离家出走时,你应该积极、主动、耐心地给予关爱、引导和疏解。

    6 中学生家庭教育研究报告 

    ①用自己健康的心态、良好的素质熏陶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意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始终起着导向、楷模作用。鲁迅也说过,“即使是父母之间的对话,其实也是做给孩子们看的”。因此,在家庭这个孩子最重要的学校里,作为教师的父母首先应以自己健康的心态,譬如自信、宽容、谦和、乐观等,以及正直、民主、守法、敬业的良好素质,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来熏陶和引导孩子,让他能在日积月累中不由自主地仿效着父母,并形成心理定势,直至自觉做到。一个动辄弃家离去的父母,却要求孩子忠实地守家,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徒劳的。

    ②用自己成熟的人生、丰富的阅历影响孩子。中学生正处渐趋成熟的时期,父母若以一个已在社会上获得充分磨练、能驾驭世事,特别是拥有丰富阅历的“成熟者”的形象出现,既能使他们将父母引为榜样和知己,更能促使孩子自觉争取成熟。父母不必讳言曾经的失败,这可以作为丰富阅历的一部分,对他们实施间接的"挫折教育",父母也不必回避正进行着的努力,作为展示自己成熟的一面来影响、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在他们面前表现出自暴自弃、绝望厌世。父母的形象一旦在孩子心目中坍塌,他对家的留恋已经打了折扣,冒出离家出走的念头当不无可能。

    ③用自己平等的态度、诚恳的言行尊重孩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指出:“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但在中国的传统中,不认为儿童与成年人一样拥有同样的权利。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中,作为家长的父母无疑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孩子只有言听计从,很难达到平等,极难做到真正的互相尊重。实际上只有用平等的态度、诚恳的言行,让孩子获得尊重,孩子才会与你沟通心灵,才会将心里的烦恼痛苦告诉你,才能让父母获得解除孩子苦恼的机会,诚恳劝说,从而打消孩子离家出走的念头。

   ④用自己细心的观察、周详的分析关注孩子。表面上看,中学生的离家出走是突然间发生的,其实不然,它还是有一些先兆的,比如偏激的言行、忽变的情绪等。对此,父母应以及时地了解孩子,细心的关注予以洞察,并周详、准确地分析其偏激言行的根源,做到早期预防。一般说来,母亲的观察较细,父亲的分析比较准确,因此,双亲应及时互通情况,切不可因双方意见不一而放松警惕,更不可因“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而疏于关注和分析,导致孩子在某一偶发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走。

 ⑤用自己适度的评判、恰当的约束教育孩子。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时因各种因素染上一些坏习惯,如偷懒、撒谎、欺侮弱小、结伙逃课等。父母对此应有明确的评判,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郑重其事、一清二楚地告诉他们,并给予恰当的约束,如禁止、批评、承认错误等,不该模棱两可,甚至有意无意地撺掇怂恿。他们的自觉性一般较差,未予应有管束,难免言行走偏乃至性格缺陷、心理畸变,离家出走正是其品行障碍的一种具体表现。有的父母为了不让他们“受委屈”,过度宠爱,百般放任,致使他们良莠不分,无法无天,反而导致他们在遇到必须承担责任、面临一定压力的时候退避三舍,离家出走。

    ⑥用自己足够的耐心、科学的帮教矫治孩子。一旦他们已有种种偏激言行、反常表现时,父母应在及时洞察的前提下,以足够的耐心、对症下药式的科学方法,帮教矫治他们,如促膝长谈、真心理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针对他们目前所处困境和性格弱点,帮其梳理分析,探讨改正途径,循序渐进,逐步纠偏,切不可随意地“打、骂、关”。越是简单粗暴的做法,就越使孩子走极端,一有机会,反而出走。有些曾经离家出走的孩子在自动回家后,竟遭到父母的横加责难、严厉体罚,产生惧怕和绝望的孩子便趁父母不备,再度出走,从此踪影全无。

    ⑦用自己及时的阻止、坚决的行动挽救孩子。当父母发觉一时糊涂、一时义愤的孩子将要或已经冲动地离家出走时,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坚决阻止、及时寻找,绝不可与孩子赌气,任其离家。


    以上对家庭德育的意义、策略、原则、内容、方法、某些突出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对于家庭德育的复杂性;家庭德育观念变革性与传统性;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特点;家庭德育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家庭德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与传统化等诸方面,还有待于后一阶段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