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当好校长的几点体会

 高歌1 2010-10-19

我当好校长的几点体会

                                                                                              [信息来源:通城县北门小学] [信息作者:瞿林农]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个好的校长能办一所好的学校,但一所好学校一定要有一个角色定位准确的好校长。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总结,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好校长,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有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优秀品格,是学习型学校的构建者,更新教学观念的引导者,学校改革的设计者。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首先要有人格魅力,要全体教师和你在一起愉快的生活着和工作着,追求着共同的教育理想。形成一个平等、公正和谐的大家庭,酝酿一种崇尚改革锐意进取的学校文化,形成一种催人奋进,互相学习,力争上游的教育生态。其次要有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优秀品格,善于学习,把自己的生涯当作品牌来经营。

         一、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要让所有的教师都觉得自己很重要,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大胆地说,放手去干,做的好是你的成绩,做的不好算我的责任。

   1、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理顺关系,搞好团结是当好校长的关键。校长的能力再强,教师的水平再高,但如果不善于搞好团结,那也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首先应理顺关系:

   ①建立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当今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无疑使校长摆脱了其它不应有的干涉,增强了校长的工作主动性。然而,作为校长不可事事插手,但也不可事事不问。一所学校有副校长、教导处、政教处、办公室、总务处等,校长必须理顺与这些行政人员的关系,并协调各条线之间的关系。明确规定各自的责任、工作目标以及职权范围,使他们在学校总体目标指引下,尽职尽责,相互协调,达到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②建立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组矛盾,这组矛盾处理得妥当,全体人员会同心同德,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尽力完成工作任务。如果这组矛盾处理不好,或者僵化,就会造成离心离德,关系紧张,工作被动,甚至产生逆反效应,即使被制度的威严制服,也还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怎样理顺这层关系呢?我认为应注意:

   第一,尊重教师的人格,以理服人。无论是安排工作,还是处理日常事务,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要量材使用,客观条件要基本适合其施展才能,主观上其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然后面授任务,阐明理由,使其心悦诚服,乐于接受,尽力完成。即使教师违了章,也要以理服人,说明原委,使他接受批评,服于处理。作为校长要使老师们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礼贤下士,尊重大家。

   第二,作教师的知心朋友。校长要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身体健康和其它一些事情。经常和教师谈心,了解他们工作中的问题,征求他们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了解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关心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安心工作。要使教师们对自己有话敢说,有话愿说,有话可说,使教师把校长当作工作上的领班人,生活中的知心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肯干,干得乐意,校长才能有凝聚力,不忧政令不通。以心换心,以爱换爱,工作上信任,生活上关心,以诚相待,以友相处,一视同仁,不偏不向,不忧工作不顺利。理顺人际关系,就是校长与同志们心心相融,心心相印的过程。

   第三,着力为全体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要向老师们布置工作任务,提出具体要求,而且还要主动为老师们完成工作任务,获得事业成功提供和创造有利和必要的条件。校长是服务者。学校管理者的服务既要面向每一位教职员工,又要根据学校的阶段性工作中心,突出服务重点,确保某一阶段内的中心工作能出色完成,特别是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竞赛、展示之类的活动,学校管理者更应全力以赴。然而,当教师完成工作任务,获得事业成功时,作为学校管理者只能是以服务者的身份为老师的成功高兴,为老师的成功喝彩。因此,学校管理者又要具有甘为绿叶的心胸、愿作铺路石的情怀。我校教师每次到省、市竞赛我都要亲自陪同,让他们感到学校领导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

   2、建立非教学因素与学校的关系。学校除理顺校内的一切关系外,还应理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本校的关系;理顺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关系;理顺所在周围的其它组织与学校的关系;理顺教师家属与学校的关系等等。理顺这些关系,取得领导、社会力量的支持,才能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我除和上级各部门有良好的关系外,我每学期都要和全体家长交心谈心一次,取得他们对学校的理解与支持。

        二、善于学习,不断提高

   教育工作是进行精神生产,要求有高度的自觉性、科学性。校长的指挥影响着成百上千的大脑的活动,他的工作的精密性理应超过物质生产。他需要精密地观察,测量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像海上风云,瞬息万变。校长要驾驭这个过程,掌握其进程,没有精细的头脑、开阔的眼界、广博的学识是不行的。校长获得这些素质和才能,惟一的途径是学习。好的校长是善于学习的校长。在使用中学,向教师学,向学生学,向书本学。这是校长工作的精髓。

   1、向教师和学生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真诚地聆听老师和学生的心声,并了解他们所要传达的信息,是身为一个好校长必须具备的条件。倾听,可以使校长从事件的缘由中发现问题,并寻找出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一个好校长懂得如何分享老师教学的经验和心情,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建议。在倾听的同时,校长必须抱以诚恳的态度,去体会诉说者的心情。认真地倾听,往往可以建立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一旦学生老师对校长产生信赖,他们会更愿意向校长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校长所要推动的各项计划,也就容易取得老师的支持以及学生的参与。

   听课,是校长向教师学习,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极好方式,是最生动而真实的现场调查,也是深入教学的必要手段。因此,校长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听课。听课的方式随听课的目的而定。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鉴定性听课。这是对新教师进行了解,对其教学水平进行鉴定而进行的。可以连续听几节、听几种类型的课,以获得初步的完整印象、能做出初步鉴定为准。二是研究实验性听课。主要是领导有某种设想,校长和教师研究合作,请教师进行实验,领导去听课。三是一般检查性听课。校长听课的立足点在于学习和实验。在这个前提下,可提些参考性意见,切忌向教师发出应该如何如何的指令性意见。但听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总结,提出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2、向优秀教育者学习,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不善于学习的校长不是好校长。这是我始终认为的观点。校长必须懂学习、善学习、会学习。教师也是如此。管理是一种向被管理者学习的过程。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教学本身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只有懂得学之能辛苦、学之规律的校长才能正确地指导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我自身的学习提高过程,从学历层次的提高到教学经验的提高,都是自身刻苦学习取得的,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另外,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除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外,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作为校长对电脑、网络、课件等不掌握好的话,就很难在学校管理中有指挥权。因此,学校要在管理上追求卓越,必须向先进管理者学习经验,作为校长的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的机会,使自己在不断学习中进步。

        三、经营自我,创建品牌

   优秀的品牌,良好的形象,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接受。成功决不可能在虚无幻想、消极等待中到来,它需要从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积累而来。平时的敬业、忠诚、毅力、勤奋、好学,赢得了他人对自己的信誉,打造自己的“人生品牌”,所以别人才放心和你好好交谈。

   作为一名校长,从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应该一点一滴,从小事做起,时时刻刻、全心全意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始终保持求知、创新的热情,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把工作做好,积累自己的良好信誉,打造出人生成功的品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