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红人谱:周星驰做有争议的老板 不做龙套

 猎人狼 2010-10-19

十年红人谱:周星驰做有争议的老板 不做龙套


 


 


对公众来说这十年发生在周星驰身上的大致两件事:一是电影上自我封神后的渐行渐远;二是生活上众叛亲离后的泰然自得。


 “死跑龙套“有个老板梦


不知何故,人们总把那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强加到周星驰身上,并众口铄金地成为了他的人生座右铭。工作就是用来赚钱“揾食”的,没任何形而上的意义,不由想起他当年以后现代解构主义先锋之身份去北大演讲的事,这件事本身才是真正的无厘头、后现代。前几天张曼玉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说会演戏没有“会煮饭、会算账”来得实在,很多香港演员再德艺双馨,也懒得把这一职业从谋生这一层面拔到多高去,周星驰之所以这十年来拍片少,首要的——甚或说唯一的理由就是,他的星辉公司在房产投资方面赚的钱远远超过了当下不景气的电影市场可能带给他的收益,换句话说,当演戏从“揾食”这一层面脱身出去,终于可以成为某种“被赡养”的“艺术爱好”时,他就随即变成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另外,这十年里他出品的三部影片都把商业目的毫不掩饰地摆在最前面,一点艺术家都不装:口碑好的前两部仅仅票房就赚够了;从毛皮玩具到动画片,《长江七号》则几乎促成了一条产业链。


将电影做成生意 成功不是一团和睦


关于最近两年来他被反复提及的众叛亲离之事,我们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周星驰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你从他那里得到过并希望继续得到的东西首先是什么——我想大家的答案应跟我一样:电影。那么,他遭到众叛亲离会不会如去年文隽所声明的那样“周星驰,你的时代结束了”呢?也就是说,那些离他而去的人对他的电影的质量起到如何大的作用呢?我认为作用真的不大。从《少林足球》到《功夫》,周星驰整批整批地换新演员新面孔,却一点都没有伤害到影片的质量,没有了吴孟达、李力持、罗家英的周星驰一点问题都没有,反而更有新鲜感。


这些都说明他真是一个非常非常“独”的人——一个人活着不但没有问题,反而是一种享受——这种人从不以为自己要依靠别人才能取得成功,却会认为别人都是因寄生在他身上才得以存活,想想在他身边那些混出来的人,他这个想法还真没什么错。基于此,他可以得罪光身边的人,却也不会因此受到伤害,因为他明白渴望寄生在他身上的人必将前仆后继、源源不绝。这种想法确实挺混蛋的——被所有人称为混蛋的人八九不离十就是混蛋,好在这个混蛋混蛋得很直率,并很不在乎别人称之为混蛋——在银幕里那么好笑的人,在台下怎么可以这么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